中医会是终结疫情的神秘力量吗

中科获品牌影响力 http://www.jk100f.com/
漫长的全民禁足,快要憋疯的等候,让人心慌的疫情数据终于迎来一个拐点:2月18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例,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例,这是全国新增治愈出院首次超过新增确诊。2月19日0—24时,新增确诊例,新增疑似例,而治愈人数例已经超过了新增确诊和疑似的总人数。这个消息让人振奋,连这么长时间从没笑过的钟南山院士都露出了笑脸。同时,还有一个并不显眼的消息,让人暗戳戳的有点高兴,那就是中医中药,正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2月19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紧急抽调河北省新冠肺炎中医药防控专家组常务副组长、河北省名中医、医院党委副书记梅建强教授驰援湖北。这不光是对河北自疫情以来突出防治效果的肯定,更预示着中医中药将在本次疫情阻击战中发挥更加关键的作用。

中医这个板凳队员成了本次疫情阻击战中的一支奇兵2月1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中医药局科技司司长李昱介绍说:对山西、河北、黑龙江、陕西四省使用中药复方“清肺排毒汤”治疗新冠肺炎的临床疗效进行临床观察和数据分析,总有效率达90%以上。中医已经成为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一支重要力量。专门收治重症患者反而成为“治愈率”医院就是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好例子。2月15日,医院院长张定宇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透露,该院累计治愈出院率已超过43%;而同一时间点,湖北全省治愈出院率刚上升到10%。湖北疫情防控指挥部在一份文件中承认:湖北新冠肺炎患者中医药使用比例只有30.2%,远低于全国87%的水平,中医药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影响了救治效果。之所以费力吧啦的列出这么多数据,主要是因为在疫情刚爆发之时,中医中药是被当成板凳队员,甚至是啦啦队队员来看待的。1月27日,就有一篇名为“应当制止中医在武汉肺炎疫情中添乱和捣乱行为”的帖子在网上流传,就算不信中医,疫情当前,传承几千年的中医中药被当成添乱和捣乱,还有不少人叫好,这实在让人有点痛心。对于中药是否能有效防治新型肺炎,数据其实已经挺说明问题。而今,社区、隔离点、医院、重症室等等,中医中药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中医的没落先天不足又遇上了一波“猪队友”中医的没落,可以说是屋漏偏逢连阴雨。1、经验主义,缺少数据实证是旧时中医的先天不足,再加上“风”、“热”、“邪”、“毒”、“清热凉血”、“解毒生津”等中医术语,被不少一知半解的庸医当成炫耀医术的话术,甚至被一些江湖骗子当成了换黑心钱的咒语口诀。因为在这个讲科学实证的时代,越是强调其中的玄妙,反而越是让理智者生疑。“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的或无意的骗子”——鲁迅的这句话被反对中医者引用得最多。“少年鲁迅的遭遇”这样的高考必考内容,大家想必都已经非常熟悉:他小的时候父亲病重,他每天都拿着家里的一些东西去当铺换钱,然后再去药铺换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把家当全都换成了“原配的小蟋蟀一对”这样有着离奇药引子的药,然后父死家破人在天涯,弄得好像那对蟋蟀对爱情的忠贞程度却要为他的家庭悲剧负责似的。任谁遇到这样魔幻的黑色幽默也笑不出来,有着鲁迅类似遭遇的人如果对中医有好感,那才叫活见了鬼。2、历代“败家子”庸医乱用虎狼药的一波操作,更是给中医雪上加霜。翻翻中国古代小说,几乎每本书里,都有一两个庸医。《红楼梦》里的尤二姐,《金瓶梅》中的李瓶儿,都是命丧于庸医的虎狼药,可见自古以来医患纠纷就是人间常态,绝不是什么新鲜事。在《笑林广记》中,甚至还有专门拿庸医开心的篇目。近代的很多借中医之名骗财害命的庸医,已经完全让人笑不出来了。比如当年全国皆知的胡万林案。年8月31日,参加胡万林养生培训班的受害者云旭阳喝下胡万林等人用咖啡、白糖、盐、生抽、陈醋以及大量芒硝兑水调成的“五味汤"后,出现了严重的呕吐、抽搐、休克等症状,并最终死亡。这样用调制鱼香肉丝调味汁的方法做出的“中药”,根本不属于医学的范围,甚至早就超出普通人对恶的想像,但结果却是中医中药躺枪。还有早些年间满电线杆的“老中医”,似乎只能跟“吹牛皮”押韵。中医被忽视,被误解,被调侃,劣币驱逐良币效应,在信息时代是被无限放大。

中医的优势老祖宗们其实还是有一套的其实,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中医也有着自身天生的优势,让西医西药望尘莫及。

1

比如,容易流传

在此次疫情阻击战中立下奇功的“清肺排毒汤”,是由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中的多个经典方剂优化组合而成,不仅可用于轻型、普通型、重型新冠肺炎患者,在危重症患者救治中也能用。更重要的是,只要有药方,医院大小,就算是最小的乡镇,只要有中药店,杏仁、白术、茯苓、柴胡、山药、陈皮……配一付药出来绝非难事,而砂锅差不多是家家都有的。疫情当下,一个药方,很可能救人一命。2

比如,相对便宜

自媒体作者“三甲传真”近日一篇“花了一百多块钱,我从新冠肺炎死里逃生!”的帖子被疯转。从1月22日发病到现在,家住武汉市硚口区的李先生经历了从吃药打针无效、医院无床位、气短胸闷的坎坷历程,2月9日,亲戚们通过联系武汉一家中药馆,按方抓药煎好清肺排毒汤快递派送给他,很快他的病情得以缓解、体温恢复正常。李先生的经历让人替他庆幸,而一个疗程(3天)的清肺排毒汤,3包才花了多块钱,就更让那些钱包有点松、手头有点紧的病人们感到庆幸了。3

比如,先进的防病理念

中医对于病的理解,其实是非常先进的。比如那个带有鸡汤味儿神医故事:被尊为“医祖”的“扁鹊”,有一次被魏文王问了一个尴尬的问题:“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结果,扁鹊的回答比黄渤还要黄渤:“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魏文王好死不死又追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于是就等着他问的扁鹊爆出了中国医生的金句:“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本乡里;而我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这虽然是个故事,真实性也不必考证,但中医注重调理,可以抢得先机,防病治病于发作之前的特质,却是大家有目共睹。在人类历史所经历的无数传染病当中,14世纪中叶爆发的黑死病让欧洲总人口的40%,近3千万人因此失去生命,但在中国,黑死病却没有像欧洲一般大规模的爆发。究其原因,中医自古以药物治疗传染病,并总结出了隔离检疫、消毒、保持良好的环境和个人卫生、“未病先防”等先进的防疫经验。“民疾疫者,空舍邸第,为置医药。”在西汉时,当时政府就为控制流行病而医院,并采取了隔离措施,这与现代的疫情控制方式基本相同。中医“以毒攻毒”的免疫学思想下,采用“人痘接种法”预防天花,更是启发了西医的医学家琴纳于年发明牛痘接种术。据《中国疫病史鉴》记载,从西汉到清末,中国至少发生过次大型瘟疫。中医的有效预防和治疗,在有限的地域和时间内控制住了疫情的蔓延。

中医西医咸豆腐脑其实不碍甜豆腐脑的事在人类对抗疾病的漫长岁月中,中医和西医各自为战,从病魔手里抢人,都为人类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在中西医之间,却绝非你死我活,有你没我的状态。西医可以治病,中医也救人无数;中医有庸医,西医也有。中医不可能包治百病,西医也不行。伟大的乔布斯也有医生治不了的病。只不过相对西医“精确的无能为力”中医“模糊的药到病除”有时就算治好了病,也因缺少数据加持而显得不那么理直气壮。不过让人欣喜的是,就像是电影《刮痧》中那样,早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认识到中医的作用,在日本韩国,中医更是早就源远流长。而随着科技的发展,中医也在快速补齐短板,屠呦呦获得诺奖的青蒿素研究成果,让人类免受疟疾之害;本次中医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的突出表现,更是就在眼前的实证。以往大家一说起中医不行,就会引用鲁迅那句“有意的或无意的骗子”,因为白纸黑字,也不容鲁迅他老人家说“这话我没说过”。不过,在鲁迅的《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一文中,他其实还说过一句被很多人忽视的话:“中国人或信中医或信西医,现在较大的城市中往往并有两种医,使他们各得其所。我以为这确是极好的事情。倘能推而广之,怨声还要少得多,或者天下竟可以臻于郅治。”毕竟,别信广告看疗效,能治好病就是好医生,几千年的中医,保了中华几千年健康平安,我们也该有底气文化自信一下。毕竟最重要的,还是让疫情早日结束。

来源:新精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ngxiaoa.com/mxxz/52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