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在中医里面是属于乳癖。其特点是单侧或双侧乳腺疼痛并出现肿块,乳痛和肿块与月经周期及情志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乳腺肿块大小不等,形态不一,边界不清,质地不硬,活动度好。本病好发于25-45岁的中青年妇女,其发病率占乳腺疾病的75%,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乳房疾病。多数都是因为肝郁所引起的,根据病例资料研究发现,此病有一定的癌变危险,尤其对伴有乳癌家族史的患者,更应引起重视。
二、病因病机
1、由于情志不遂,忧郁不解,或受到精神刺激,急躁恼怒,可导致肝气郁结、气机阻滞,蕴结于乳房胃络,乳络经脉阻塞不通,不通则痛,进而引起乳房疼痛,肝气郁久化热,热灼津液为痰,气滞痰凝血瘀即可形成乳房肿块。
2、因冲任失调,使气血瘀滞,或阳虚痰湿内结,经脉阻塞,而致乳腺结块,疼痛,月经不调。
三、疾病与体质的关系
因每个人的体质不同,采取的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对症下药才能发挥最好的疗效,以下是五种体质的特点与对应的调理方法:
1、阴虚体质主要表现为体型多数略瘦,性格急躁,五心烦热,手、足心、胸中发热,口渴,爱吃冷饮,口臭,口腔溃疡;皮肤干,眼睛干涩,红血丝多,睡眠差,睡眠时间短,常伴有眩晕耳鸣,盗汗等。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用甘梅饮和佛手饮进行调理,每次各两袋,每日两次冲服。甘梅饮——滋阴清热,润燥除烦。
2、气郁体质一般表现面色发黄,没有光泽,经常爱生气,善叹气,睡眠不好,心慌头晕,偏头痛,胸痛和肋间神经痛,主要以胀痛为主。大便干燥,慢性咽炎,爱发脾气,郁闷,性格内向,少言寡语,敏感多疑,情绪低沉且不稳定。舌形尖,瘦长,舌周及舌尖红,对称的粘腻线,有白苔,并铺满整个舌头。这种情况下,用佛手饮进行调理,每次两袋,每日两次。佛手饮——疏肝行气,开郁散结。
3、痰湿体质主要有胸闷,头晕脑胀,恶心,呕吐,两肋胀痛,大便粘滞不爽且异味大,舌中有沟,苔白厚腻,齿痕明显。这种情况用轻燕饮和佛手饮调理,每次各两袋,每日两次。
4、血瘀体质表现有皮肤发暗发青,疼痛,干燥,瘙痒,出现小包块,面色晦暗,黄褐色斑块,健忘,脱发,记忆力下降,肝气不舒展,心烦易怒。舌质暗,舌根部两边小静脉怒张。这种情况用桃红饮和佛手饮调理,每次各两袋,每日两次。
5、湿热体质主要表现易生粉刺,疮疖,口苦,口臭,大便燥结或粘滞不爽,小便黄,容易压抑,焦虑多急燥易怒。舌质偏红,苔黄腻,舌头两侧或有草莓状小颗粒。这种情况用竹叶饮和佛手饮调理,每次各两袋,每日两次。竹叶饮——清热利湿,泻火解毒。
四、乳腺病除了体质调理外,中医的外治法在乳腺疾病治疗上也非常有效。
例如:急性期乳腺炎局部红、肿、热、痛用贴敷治疗,效果非常显著。
1、非哺乳期消肿止痛贴+大黄,芒硝各0.3克贴局部。
2、哺乳期消肿止痛贴+大黄,黄连各0.3克贴局部。急性期局部冷敷。大黄功效泻热通肠,凉血解毒。芒硝功效清热泻火,消肿,软坚散结。黄连的功效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乳腺增生用消肿止痛贴+莪术、浙贝、皂角刺各0.3克消炎痛mg贴敷局部。慢性期局部热敷。莪术的功效有行气破血,消积止痛。浙贝功效清热化痰,散结解毒。皂角刺功效消肿排脓,消毒透脓。服用九和饮及贴敷时要注意,不能吃肥甘厚腻,辛辣刺激的食物,要控制好情绪,适当运动,才能发挥出药的最佳效果,使疾痊愈。
⊙版权声明:文章以及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温馨提示:由于很多人可能是多种体质兼夹的情况,所以上述调养方法仅供参考,具体调理方式要谨遵医嘱。如需自测自己体质,扫描或识别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