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群友腰间盘突出详尽方案

应群友要求,讲解下腰间盘突出。今天,他来的!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腰4~5、腰5~骶1发病率最高,约占95%。

先从个短视频,以现代医学来了解下腰间盘突出吧!

看完了有些了解了,那我们继续~

西医看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俗称“腰突症”,是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因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或刺激神经根、马尾神经,而引起以腰腿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内因:1.椎间盘先天发育异常。2.椎间盘退变髓核含水量减少,弹性和抗负荷能力减退。

外因:1.一次较重的外伤。2.反复多次轻度外伤,积累性损伤。3.寒冷刺激。

症状与体征:

1.腰痛与放射性腿痛特点:根性放射痛;疼痛与腹压有关;疼痛与活动、体位有明显关系。

2.跛行:患肢不能正常迈步及负重,常需扶拐行走。

3.腰肌痉挛、脊柱畸形和活动受限。

4.棘突间旁侧压痛与放射痛。

5.神经功能损害。

运动:受累神经所支配的肌肉发生萎缩。

感觉:受累神经根分布区可出现感觉过敏、减退或消失。

反射:L4一5胫后肌L5一S1跟腱L3一4膝。

中医看法

本病属偏痹,腰痹,骨痹,腰腿痛范畴。

中医学认为:气血、经络与脏腑功能的失调和腰痛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引发本病的原因,一是外伤;二是劳损;三是肾气不足、精气衰微、筋脉失养;四为风、寒、湿、热之邪流注经络,使经络困阻,气滞血瘀,不通则痛。

《灵枢?百病始生》:“是故虚邪之中人也……留而不去则传舍于输,在输之时,六经不通,四肢则肢节痛腰脊乃强。”

《诸病源候论.腰脚疼痛候》:“肾气不足,受风邪之所为也,劳伤则肾虚,虚则受于风冷,风冷与正气交争,故腰脚痛。”

《素问·刺腰痛篇》中说:"衡络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俯仰,仰则恐仆,得之举重伤腰",又云:"肉里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咳,咳则筋缩急。"

《医学心悟》也说:"腰痛拘急,牵引腿足"。

以上均说明,本病可由外伤引起,咳嗽加重,表现为腰痛合并下肢痛。所以中医可以说是治疗腰间盘突出的鼻祖了!

西医治疗方案

1.打封闭针,麻醉药,激素类药物,加速血液循环,局部冻结,换取止痛效果。

2.西药治疗,抗炎和止痛,环节局部疼痛。

3.手术治疗,高费用,创伤大,恢复期漫长,易复发。

4.等等

异国治疗方案

1.牵引治疗。

2.美脊处理。

3.物理复健包括:手法复健,功能训练,家庭练习。

4.还有激光手术啥的。

5.还有些国家,突出,直接给你敲回去!

腰间盘突出的中医辩证与治疗方法

1.气滞血瘀型

原因:多数因腰部扭伤引起。

症状:腰痛症状明显,脊柱侧弯,腰4-5间有明显压痛点,向下肢放射,患者在咳嗽、大笑时症状加重,疾病晚期可见患者肌肉萎缩,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强迫体位,脉弦数或细涩。舌质暗紫。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方药:身痛逐瘀汤加减:秦艽15g,川芎15g,桃仁10g,菟丝子10g,补骨脂10g,红花9g,独活12g,没药10g,五灵脂9g,香附子20g,牛膝12g,土元15g,地龙10g,当归20g,杜仲20g,甘草6g。水煎服,每日3次。

2.寒湿阻络型

原因:无明显外伤史,天气湿潮加重病情。

症状:患者腰腿疼痛有沉重感,自觉四肢湿冷,症状随天气变化,脊柱侧弯、椎旁压痛或放射痛,患者喜暖恶寒,脉沉迟,舌苔白腻。

治法:温经散寒,化湿通络。

方药:独活寄生汤加减:独活15g,桑寄生15g,秦艽10g,防风10g,细辛6g,当归8g,芍药15g,川芎8g,熟地黄15g,杜仲15g,牛膝15g,人参6g,茯苓15g,土元15g,炙甘草5g,肉桂心4g。水煎服,每日三次。

3.湿热下阻型

原因:无明显诱因,遇热症状加重。

症状:腰腿疼痛,肢体无力,疼痛处有热感,遇热或者雨天疼痛加重,患者恶热口渴,小便短赤,脉弦数或濡数,舌苔黄腻。

治法:清热祛湿、宣通经络。

方药:宣痹汤合四妙汤加减。防己15g,杏仁15g,滑石15g,连翘9g,山栀9g,薏苡15g,半夏(醋炒)9g,土元15g,晚蚕沙9g,赤小豆9克,鸡血藤30g,黄柏12g,苍术10g,怀牛膝12g。

4.肝肾两虚型

原因:患病时间长而不愈。症状腰腿疼痛久治不愈,症状反复发作,患者筋骨萎软,按压疼痛处症状有所缓解,劳累后症状明显加重,侧卧时症状减轻,有时腿部发麻时伴有耳鸣耳聋,脉弦细尺脉弱,舌淡苔白。

治法:补益肝肾。

方药:六味地黄丸加减。肝肾亏虚证的阴虚者还应滋补肾阴,中药方用左归丸加减。肾阳虚者应温补肾阳,药方用青娥丸或右归丸加味。

左归丸加减:鹿角片12g、熟地12g、炙龟版12g、杞子12g,净萸肉12g、菟丝子12g、淮山药12g、淮牛膝9g、狗脊15g,骨碎补15g、川杜仲9g、桑寄生9g。

右归丸加减:熟地黄20g,菟丝子10g,怀山药10g,枸杞子10g,山萸肉10g,骨碎补15g,狗脊15g,仙灵脾10g,全当归12g,鹿角胶(烊冲)6g,上肉桂4g,熟附片3g,杜仲12g。

青娥丸加味:补骨脂(盐炒)15g,核桃仁20g,巴戟天(制)15g,肉苁蓉(酒炙)15g,盐杜仲15g,元胡15g,乳香(醋炙)10g,没药(醋炙)10g。

***以上药方,要根据自己的症状对号入座!

以下为通用方法***

5.外敷方

方药:生川乌30g、生草乌30g、木瓜30g、透骨草30g、千斤拔30g、红花20g、两面针30g、鸡血藤30g、十大功劳30g、元胡30g、生大黄30g、川断30g、樟脑10g;

用法:每天1剂,4周为一个疗程,急性期或较严重者配合静滴甘露醇加激素和手法推拿。

将中药加工共研成粉末,用锅炒热加少许消肿止痛精,装入小布袋,热敷腰部,每天外敷2次,每次1~2小时,中途将中药加热再敷。

6.热敷剂

方药:制川乌、五加皮、独活、川营、红花、透骨草、乳香、没药、白芷、三棱、获术、木瓜、赤芍,各20g;

用法:共研细末,调匀,加食盐和黄酒适量,炒成糊状,然后装入两个棉布袋内,置锅内加热至42一45℃,再入冰片1g调匀后敷患处,以患者能够承受为度。两袋交替使用,每次30分钟左右,早晚各1次,2周为1个疗程。药物袋可使用数次。

7.酒方

方药:马钱子、川乌、草乌、威灵仙、三七、姜黄、水蛙、乌蛇、冰片等适量。

用法:以上药材切成粗粒,用75%酒精适量,浸泡7天备用。涂擦腰椎部,每日4次,连续用1个月。

8.热敷

方药:炙川乌10克,红花30克,补骨脂20克,乳香、没药各20克,透骨草40克,细辛10克,桂枝10克,仙灵脾10克,延胡索30克,伸筋草30克,秦艽15克,苍术15克,甘草15克等。

功能:透穴温阳通痹,舒筋活血止痛。

用法:上药装入布袋,用醋浸湿诸药,放入蒸锅蒸40分钟,然后置于腰部热敷,每日2次。

9.膏药法

方药:生马钱子60g,青风藤90g,杜仲90g,骨碎补90g,白芷90g,肉桂60g,赤芍60g,地龙60g,土鳖60g,乳香40g,没药40g,升川乌60g,生草乌60g,麝香0.5g,血竭20g,香油g,广丹g。

制作方法:除广丹,麝香,血竭外,其他药煎枯去渣,再加广丹搅匀为膏,再入麝香,血竭,最后摊布上,成为膏药。

功能:本方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腰疼,对腰间盘突出有奇效!

10.秘方法

方药:夏枯草克、川楝子克、红花50克、芒硝克、麦麸子克、酒糟克、白酒一斤、当归克。

用法:用夏枯草、川楝子、红花、芒硝、当归水煎。煎渣加麦麸子、酒糟、白酒盖上布,睡在上面加温,发大汗为止,避风12小时。用本方药连3天温患处。1—3次即愈。有15年—20年可不复发。

功能:本方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腰疼,对腰间盘突出也是奇效!

11.针灸法

取穴:肾俞穴、白环俞穴、环跳穴、殷门穴、阳陵泉、夹脊穴、承扶穴、委中穴、承山穴、命门穴、阿是穴;

方法:每次选用3~5个穴位,用泻法。选穴以常用穴为主,根据其疼痛可加夹脊穴、阿是穴及循经取穴。

附:

耳针常用穴:坐骨、肾上腺、臀、神门、腰椎、骶椎。

方法:用中强刺激,留针10~20分钟。针刺疗法取肾俞、环跳、委中等穴,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12.放血疗法

取穴:委中、阳陵泉、悬钟、阳辅、环跳、命门、腰阳关、秩边

操作:以三棱针(或采血针)在委中等前四穴中任选一穴,刺取血脉,出黑血20~50毫升,血色变红乃止,若色不变,针后拔罐。腰臀部穴位可以用梅花针或滚筒叩刺,使其出血,然后拔火罐,如在针刺治疗后再加施本法,疗效更好,本法对急性期尤宜。

后话

关于腰间盘突出,以上经过反复研究,拿出的都是验方奉送给大家,有此病患的可根据以上方法,自行选取进行自我救赎。至于复杂的锻炼方法与各种科普注意事项,我就不多讲了。在此,给大家最后一个行而有效的锻炼方法吧。不是搞笑,是很严肃的!我坚信爬行动物是没有腰间盘突出的!

爬行训练一:四肢呈爬行状,先后做弓腰、沉腰动作。然后侧身左(右)手摸左(右)足,扬手转身等动作,最后将双手着地,作爬行动作,每天坚持30分钟。

爬行训练二:爬行与膝触肘双膝及上肢撑起俯卧,腰部放松慢慢下沉,重复10次后,一侧下肢伸直,屈膝使其尽量触及双侧肘关节,重复15次。

觉得不好意思?谁要你这么突出!

你就当是“朝圣”吧!

注意事项:

爬行多久?每天坚持米至0米!坚持就是胜利!

此种锻炼方法需要注意的是饭后1小时内不可进行。

注意对手和腕关节的保护,锻炼时可以带上护腕,手上也可以套上一双鞋。

爬行走要先慢后快,才容易不喘也不累,爬行后别立即起身。严重高血压、心脏病、肺心病、腰部骨质疏松等患者不宜做此运动。

最后,祝你不再突出!健康如初!拜拜!

END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许珺

您的打赏是对原创最大的支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ngxiaoa.com/mxhy/70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