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瘀热在里而上逆三方的鉴别运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治疗瘀热在里而上冲的三个方剂,包括奔豚气病的奔豚汤、妇人瘀血阻滞的桂枝茯苓丸和瘀血结于膀胱的桃核承气汤,都有瘀热上冲而到心胸、咽喉和头部的不同表现,因此需要比较其异同,以利临床运用。其条文包括:《金匮要略》,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奔豚汤主之。《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妇人宿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癥痼害。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下血者,后断三月衃也。所以血不止者,其症不去故也。当下其症,桂枝茯苓丸主之。《伤寒论》条: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桂枝茯苓丸和桃核承气汤都是瘀热在里,久而上逆,主要是瘀热积聚在中,见少腹急结,压痛;瘀热阻滞,气血郁积于下而见下肢冷、肿胀、疼痛、淤暗,皮肤干燥,甚至溃烂。瘀热上逆,上冲胸、咽、颜面和头部,奔豚汤见上冲胸部、腹痛;桂枝茯苓丸见颜面紫红淤暗;桃核承气汤见颜面发红发烫,上冲于脑则神志异常。因此,三个方的基本病机和临床表现类似,但轻重不同。

1.奔豚汤: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奔豚汤主之。这一条文中,首先,奔豚病:从少腹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皆从惊恐得之。从肚脐这边往上,表面上看是肚脐,病人就会告诉你,由肚脐下面直接往上冲,冲到心脏,正对着心脏来哦,那心动悸得非常厉害。凡肝郁化热,其气上逆之证自觉有气上冲咽喉,发作欲死,惊悸不宁,恶闻人声,或腹痛,喘逆,呕吐,烦渴,乍寒乍热,气还则止,常反复发作。脐右压痛,舌苔白或黄,脉弦数,阵发性胸闷心悸者合用。妇女月经前出现梦寐不安,梦中生气,口苦,大便不畅。常可与酸枣仁汤合用。另外,用药后,如果气往下走,颈肩舒适,全身、精神放松。根据圆运动理论,奔豚汤之上冲乃肝气郁结而上,肺胃之气不降,因此方中药物李根白皮、法半夏、黄芩、芍药等都是降,葛根、当归、川芎是升,全方以降肺胃之气为主,疏肝理气为辅,左升右降而气机运动正常。随着冲气上逆而出现的奔豚汤证,因此奔豚汤可以配合旋覆代赭汤,来帮助重镇降逆,方歌如下:气冲腹痛号奔豚,四两姜夏五葛根,归芎芩芍二两甘,李根白皮用一升。

从少腹上冲咽喉,是说上冲至胸部、甚至咽喉两个部位,心胸、咽喉,犹如小猪奔突之状。这个肚脐子跟前这一块儿,就鼓包,往上冲,一直到嗓子眼儿,就好像心脏要跳出来了,简直难以忍受,即心跳加快不说,就在咽喉处堵着,类似梅核气病同时发作,西医说梅核气是癔病球,发作时折腾得够呛,患者说好像活不了了,象患者说,“心脏就像要从嗓子眼儿里蹦出来了”:即原文的发作欲死。复还止:当这种冲气,迅速地从少腹上冲至心胸,有的到咽喉,但是很快地,或者经过治疗以后,冲气又返回到下面,包括脐下,或者少腹部位,这叫“复还止”,也是返回小腹之意。第二个意思,是个时间副词,立即。当这种冲气返回以后,立即就平静下来,冲气停止了,一如常人。是讲这种发作性疾患,当发作起来,病人极端痛苦,但是,当冲气恢复、平静下来的时候,一如常人;或者冲气回到小腹后,患者也平静下来,这是两种不同念法。

与此类似的,《伤寒论》中“发汗后,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至心,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主之。“发汗后,脐下悸者,欲作贲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这是中下焦阳虚,水饮上犯而见冲气上逆,即脏腑辨证的肾气奔豚,是以虚为主,不同于奔豚汤的实证为主。

其次,是腹痛症状,即肝气上冲时伴有右侧腹部为主的疼痛。因此,我们在腹部疼痛、腹腔瘀血的伤寒腹诊辨证时,如果发现患者右侧腹痛为主,伴有上冲或肝气郁结的表现,就要考虑奔豚病。另外,往来寒热,即上冲、腹痛的时候,可能伴有发热恶寒,则是奔豚病。如果寒热往来兼有恶心,就是小柴胡汤;如果往来寒热没有恶心,那病还在表,可以用桂枝麻黄各半汤。

奔豚汤的症状特点,第一,呈发作性,但是和精神刺激有关,没有什么固定时间,或者规律可循,他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就发作起来了。第二,典型症状,一定是从小腹开始的气上冲心胸或咽喉等自觉症状,但所有检查无客观阳性结果。第三,就是当他冲气返回小腹后,一如常人。第四,发作的时候,病势急重,发作欲死、心脏要从咽喉跳出来的那种难以忍受的痛苦情状,即难以忍受而“发作欲死”。

2.桂枝茯苓丸:桂枝茯苓丸是活血化瘀第一方,传统用来治疗子宫肌瘤、下死胎的,所以又称为“催生汤”,又叫“夺命丹”。要分清“桂枝茯苓丸体质”,黄煌教授概括为三大指征:第一个是面症,即桂枝茯苓丸的脸;特点是紫红偏暗,包括紫红色的痤疮或是紫红色的鼻子,嘴唇紫红,舌头暗红,有的还脱发,这都是由瘀热在上引起的。第二个是腹症:在脐周围两少腹部按压,往往有压痛,医生指间有抵抗感、充实感,甚至有的可以摸到一种条索状的东西,即仲景“少腹急结”,这是瘀热在中表现的一大特点,包括产后瘀血、子宫肌瘤等病可见。第三个是腿症:桂枝茯苓丸证的腿皮肤粗糙,脱屑,像鱼鳞一样,毛孔粗,皮肤颜色发暗,腿毛多,有的还会出现溃疡,下肢静脉曲张,脚上有很多鸡眼,脚底皮肤干糙、开裂,伴有腿痛,抽筋,腿发冷,间歇性颇行,且按之浮肿。这就是桂枝茯苓丸的脸、腹、腿。这三大指征也不是都出现的,有的偏于脸,有的偏于腿。当然还有一些全身症状,例如失眠,头痛,容易情绪激动等等,这些对于正确使用桂枝茯苓丸治疗瘀热在里(上、中、下)很有帮助。

瘀热在上,或上逆颜面,表现为痤疮,脸上像黄瓜带点刺的,有的脸上像波萝,还有脸上长着刺痘一样的东西,疮头发紫,疮体比较饱满,那是因为有囊泡、结节、疤痕、粉刺,粉头里面又有脓泡,即可用桂枝茯苓丸。女孩子吃了以后月经畅通,痛经没了,皮肤变滋润了,脸上痘痘也消了。男孩子也能吃,对于熊腰虎背,能喝酒能吃肉的男人,脸上又有痘痘,就可以和葛根汤合用。另外,瘀热在上而见肺纤维化,间质性肺炎,特征性表现为瘀血,嘴唇紫,舌底静脉显现,胸闷,肚子痛,让人置于死地的痛,现在看起来很像心绞痛,治疗上就是用桂枝茯苓丸加川芎,用川芎化胸中的瘀血。另外治疗过肺动脉高压,人消瘦,两眼发黑,眼圈就像“熊猫眼”一样,一走路就心慌,一动就气喘,一动就昏厥,走快了就会晕倒,用桂枝甘草汤加上桂枝茯苓丸,再加上大黄蟅虫丸。桂枝甘草汤治疗心悸,用桂枝茯苓丸除他的瘀血,大黄蟅虫丸就是治疗“两目暗黑”的,而且也能够消瘀血,尤其是血栓,效果很好。

瘀热在中,常见子宫内膜增生,月经来了20天滴沥不尽,子宫内膜增厚到两公分,用桂枝茯苓丸加大黄。张仲景治疗瘀血证有一个经典组合:大黄、桂枝、桃仁,这三味药组合使用下瘀血效果最好,桃核承气汤就有这个组合。男性也能用于前列腺增生、肥大,大便不通或干结可以加大黄,小便不利加牛膝。小便不畅通、点滴不爽加牛膝效果很好。

瘀热在下,在外,也可以用来治疗银屑病的“肌肤甲错”:皮肤像鱼鳞一样,尤其到了冬天就变得粗糙、干燥、脱屑。下肢深静脉的血栓时腿肿,不能走路,常服桂枝茯苓丸就有效。黄煌教授常常桂枝茯苓丸用来治疗糖尿病肾病,与黄芪桂枝五物汤合用,同时还要加上几味药,首乌,牛膝,石斛。首乌滋补肾精,牛膝能够引血下行,行下焦瘀血,腰痛、腿痛、癃闭古人都是用牛膝来治疗的。唐代的方子里面很多都用石斛来治疗下肢痿软,不能走路。治糖尿病肾病还常用到四味药,石斛,牛膝,赤芍,丹参,各30克。黄煌教授称之为“四味健步汤”,就是让他健步如飞的意思。桂枝茯苓丸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石斛、牛膝、丹参,是个好方子。

2.桃核承气汤:该方的体质特征是面色有光泽,面颊偏红。腹部充实,下腹部紧张,两少腹压痛,特别是左下腹部可触及索状物,并有抵抗与压痛。精神不安定、烦躁者,常伴有便秘、小便频数、脉实有力等症。临症应用时,关健在于抓住“淤”、“热”这两个辨证要点。人体不论哪一个器官和部位,凡因淤热互结,造成的气血运行受阻、脏腑机能失常,均可用此方活血化淤,清热泻实以治疗。

桃核承气汤是大黄类方的活血化瘀剂,具用通下瘀热的作用。原方是治疗伤寒邪在太阳不解,循经入腑化热,与血相搏,结于下焦之蓄血初成的轻证,瘀血轻,热势重而急迫,可见颜面发红发烫,酒渣鼻、肩凝症、鼻尖部以及环口布满鲜红疹子、牛皮癣、瘾疹、胬肉攀睛等在颜面或下肢的瘀热阻滞证,即太阳腑证的蓄血,与五苓散的太阳腑证之蓄水对应。1)治疗瘀血上冲而表现为颜面头部的红、热性疼痛:外伤性头痛:痛如锥刺,日轻夜重,记忆力减退,伴有眩晕、项背强硬疼痛,如脑震荡、脑挫伤者。三叉神经痛:面部抽痛,状如电窜,多发于左右两侧,疼痛为甚,伴有抽掣,脉象沉滑,舌苔黄,手足烦热,大便艰涩。2)或瘀血在下的精神病、经期发狂,小腹作痛:包括妇女痛经、产后恶露不下作痛、少腹瘀血作痛,兼有上冲急迫,心胸不安者。下焦蓄血兼小便涓滴不下:《类聚方广义》认为此主治打扑疼痛,不能转侧,二便闭涩者良。若淋家少腹急结,痛连腰腿,茎中疼痛,小便涓滴不通者,非利水剂所能治也(瘀血在于膀胱)。用此方则二便快利,苦痛立除。或瘀血在下的腰腿疼痛:痛而拘挛并兼少腹急结者。

条: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这就需要鉴别太阳腑证的蓄水证和蓄血证:①、邪入膀胱气分、气结水停的蓄水证:发热恶风,小便不利,消渴,水入则吐,脉浮数,方用五苓散证;②、邪入膀胱血分、热瘀互结的蓄血证:小腹急结或鞭满,如狂发狂,小便自利,身体发黄,脉沉结,方用桃核承气汤、抵挡汤。鉴别点:①、蓄水证,只有小便不利而无神志症状。②、蓄血证,只有神志症状而无小便不利。

条文中热结膀胱,此处膀胱代表下焦,热结膀胱为邪热与瘀血结于下焦。如狂是指精神错乱,似狂非狂,较发狂为轻者。其发病病机为下病及上,血热结于下上犯心神所致。当然了伤寒论里也有热入血室之如狂。血自下者,是指结热随血而去,其症可自愈。少腹急结,急为拘急不舒,自觉不宽畅,撑得慌。结为胀满,按之有抵抗感,但不硬满。简单地说就是下腹部拘急或硬痛。少腹急结是桃核承气汤的主证,由此才可以攻之。可攻:可用通腑泻热的祛邪疗法。因此,蓄血证辨证的依据包括:1.少腹急结或硬满。2.发热大便难(小便自利);3.神识异常(其人如狂);4.脉见沉涩。

这个方剂体现了寒温并用+辛开苦泄的用药特点,内经云:寒淫于内,治宜甘热。热淫于内,治宜咸寒。桃仁苦平,润燥滑肠,通经破瘀,蓄血发狂,苦以泻之、平以和之;大黄苦寒,通经逐瘀,血分实热,肠燥便秘,寒以导之;芒硝咸寒,实热积聚,软坚散结,疏通便秘,咸以软之;中药配伍规律:大黄得芒硝则润下。桂枝辛温,发汗解肌,温经活血,通阳化气,辛以散之,阳明之气下行,热自去,神自安。甘草甘平,调和诸药,炙补生泻,茎痛用梢,甘以缓之。本方由调胃承气汤减芒硝之量,再加桃仁、桂枝而成。《伤寒论》原治邪在太阳不解,化热随经传腑,与血相搏结于下焦之蓄血证。瘀热互结于下焦少腹部位,故少腹急结;病在血分,与气分无涉,膀胱气化未受影响,故小便自利;夜属阴,热在血分,故至夜发热;心主血脉而藏神,瘀热上扰,心神不宁,故烦躁谵语、如狂。证属瘀热互结下焦,治当因势利导,逐瘀泻热,以祛除下焦之蓄血。

学习网络知识

若有雷同或冒犯,敬请联系

唐文富

赞赏

长按







































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最专业
白癜风养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ngxiaoa.com/mxhy/33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