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皮治疗白癜 http://m.39.net/news/a_8052401.html大家都知道,中医治疗疾病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六经辨证、脏腑辨证、八纲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等辩证原则,结合中药药物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等特点处方用药。辩证论治、性味归经、升降沉浮是中医治疗疾病用药的基本理论,也是中医的精髓所在。四气是指寒、热、温、凉四种药性;五味,就是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滋味。升降浮沉是指药物作用于机体后的四种趋向。
归经就是药物发挥治疗作用的具体部位。某种药物治疗某脏腑经络的病,就要选择性味有归这个脏腑经络作用的药物来组成方剂。
四气四气即寒、凉、温、热四种药性中,温、热属于阳的性质,温的程度次于热;寒、凉属于阴的性质,凉的程度次于寒。笼统而言,凡能治疗寒凉证的药物则认为具有温热的性质;凡能治疗温热证的药物就具有寒凉的性质。比如说吃了黄连以后有下火的作用,就认定黄连是寒凉药。吃了干姜有温热的作用,就认定干姜是温热药。寒凉药药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的作用。温热药具有温中、助阳、散寒的作用。五味五味即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味道。是通过人体的味觉器官辨别出来的,或是根据临床经验归纳出来的一种理论。(1)辛:辛味药有发散、行气或润养的作用。比如说有发散外邪作用的解表药如麻黄、薄荷,治疗气机阻滞的药如木香、陈皮,以及部分有滋养作用的药如菟丝子等都是辛味。(2)甘:甘味药滋补、和中、缓急的作用。比如说治疗虚证的滋补药如党参、熟地,缓急止痛的调和药如饴糖、甘草都是甘甜味。此外,淡味药也附于甘味,具有渗湿利尿的做用,如茯苓、通草等淡而无味之品。(3)酸:酸味药有收敛固涩的作用。一般治疗虚汗、虚泻、滑精的药物如山芋、五味子、五倍子都是酸味。涩味有与酸味类似的作用。
(4)苦:苦味药有泻火、燥湿、泻下的作用。一般清热的药如黄连,燥湿的药物如苍术,降气平喘的药如苦杏仁都是苦味。(5)咸:咸味药有软坚、散积、润下的作用。一般治疗积块的药如瓦楞子、海浮石,治疗大便干燥的药如芒硝都是咸味。性味任何一种药既有“气”,也有“味”。
“气”和“味”应该结合起来分析才是全面的。比说紫苏辛温,也就是说紫苏味属辛而气属温,辛可发散,温可治寒,综合起来就可以发散寒邪,所以能治疗风寒感冒;
而薄荷辛凉,味属辛而气属凉,辛可发散,凉可治热,综合起来就可以发散热邪,所以可以治疗风热感冒。一般来说性味相同的药作用也大致相同,性味不同的药功效也不一样。升降浮沉升降浮沉是指药物作用于机体后的四种趋向。升即上升,升提举陷,趋向于上;降即下降、降逆,趋向于下;浮即轻浮、发散,趋向于表;沉即沉降,下行、泻利,趋向于里。升浮类药物主向上、向外,有发汗、解表、祛风散邪、催吐等作用。沉降类药物主向下、向内,有降气、平肝潜阳、利尿渗湿、收敛止血等作用。归经归经是指药物对于机体的选择性作用,即药物对某经某脏有明显的作用,医生配药要根据病情进行选择。药物的归经可因配伍的不同而改变。所谓“药引子”是指起引导归经作用的药物,不同的经络有不同的引经药。习惯上以为生姜、大枣就是“药引子”是错误的。中医学的药物“归经”,是历代医家长期用药实践的经验总结。药物“归经”涉及“经络”和脏腑,可以体现“经络”和脏腑组织器官的相互关系,也可以体现经络学说的作用。中医治疗疾病,就是在四气、五味、性味、归经、升降浮沉等中药基本理论指导下,根据每一种药物的作用特性,适当选用你所需要的产生相应作用的药物组成方剂,达到增强疗效,减低副作用的目的。处方依据药物的主次分君、臣、佐、使,相互作用,发挥最佳效果。而当今的一些中成药,按西医的理论去研究中药的使用,比如苦寒的药物能清热解毒,也就有“抗炎”作用而不分部位;辛凉的药物就能治疗“感冒”而不分寒热;辛凉解表方剂配伍石膏、大黄就能治疗“流感”高热等等;以为寒凉性的药物就可治疗一切热证,而不问脏腑、归经的不同;只要有清热作用,不用问或偏于清肺热,或偏于清肝火,或偏于清肠热,或清气分热,或清血分热,或清肠道结热的不同;同为滋补养阴的药物,也有补肺、养心、补脾胃和补肝肾的不同。同一归经的药物,还有温、清、补、泄的差异。完全背离了中医药辩证诊治的基本理论和药物性味归经的组方原则,这样使用中药制剂,就难免达不到中药治疗应有的作用,还会产生难以估量的毒副作用。胡齐鸣血液内分泌科
主任中医师擅治糖尿病及急慢性并发症、痛风、甲状腺疾病、垂体疾病、更年期症侯群等。坐诊时间:周二、三下午,周五上午(本院);周四下午(阳明)推荐阅读从胃炎到胃癌仅有四步!关键看你会不会刹车,快看看预防方法吧!
这种病越来越年轻化,患病率达15%!也许你已中招,赶紧看看怎么防治!
世界护肝日
总结的太好了!护肝记住这四个五,一辈子受用!
冬病夏治正当时!“三伏贴”治疗科室和咨询电话全在这里了!必须收藏!
喜欢本文的话,在下面点个赞再走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