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很浅显的话,叫做“是药三分毒”!原本这是一句混淆好坏、颠倒黑白的屁话。这句话只合用于西药,对中药,並不合用。为甚么只合用于西药?由于西药是不讲辨证的,只会晤炎消炎,见痛止痛,高压降压,出血止血,发烧退热,见鸩杀毒,根柢不认真病因的寒热底细,满是盲目用药……,怎能不统统治坏治死?怎不都成了杀人毒药?因此40多年前,西医行家杨国亮主编的《药物反映》一书,书中讲到,还没有觉察有一种西药,是没有副影响的,连打针维生素B,也有牺牲的病例。转载以下:
?中医用药,跟西医齐备不同:对万般疾病,必寻出病因,分清其寒热底细而治之。用药虽多,何毒之有?譬如对肠胃实热,虽用了大剂石膏知母,也急忙手到回春,何毒之有?要是是虚寒发烧,投大剂干姜附子,急忙热退,何毒之有?西医不讲发烧病因,只讲杀菌消炎,盲目退热,何非毒药?
固然,要是碰上庸医或假中医,治病不讲辨证,见便秘则一概的大黄芒硝,见小便不利则一概的车前滑石,这类医师,盲目用药,也会治死尸的。此时的中药,何止三分毒?特别毒也不只,也能很快治死尸的。
社会上有一种看法,叫“废医存药论”。以为中药能治病,有疗效,不能废弃;以为中医理论特意讲阴阳内外,讲寒热底细,属于迷信,属于哲学,也许废弃。持这类看法的人,看似聪慧,实则愚笨。用药如用兵,兵士虽多,没有统领,去怎样战争?刘邦戎马虽多,没有张良韩信,哪能制伏?项羽军多将广,不听犯增之言,总算自刎乌江。宝马日行千里,无人不能自往。中药功用再好,无医不能善用。中医的阴阳理论,才是指示用药的仅有原则,仅有指南。
不少人爱好去抄偏方,记秘方,事来临头,时常不能合用。原缘安在?不能辨证之故。指示辨证的最佳类型,是仲景之书。苟能把《伤寒论》《金匮要略》条则熟练于心,临床之时,自有面面俱到之乐。
宣扬中医,好事无穷。招待密友转发。
民间中医陈彩声记于.3.22.
手机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