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咳法的临床配伍原则
对于以咳嗽为主要症状的疾病,临证时应根据病情、病因、病机的不同,施用不同的治法,去其致咳之因以达到止咳之目的。对于虚证咳嗽可酌情使用敛肺止咳之固涩法,对于实证咳嗽或邪恋未解者不可妄用酸涩收敛法,以免碍邪滞痰之弊。临证止咳的方法主要有制止咳嗽、去其致咳之因等作用,除审因论治、审机论治外,具体表现为以下九个方面:
一为宣肺止咳,采用汗法、理气法,常用药物有麻黄、杏仁、桔梗等,代表方剂有麻杏甘石汤、止嗽散、麻芩止咳糖浆等。
二为敛肺止咳,采用固涩法,常用药物有乌梅、罂粟壳、诃子、五味子等,代表方剂有九仙散、五味子汤、人参五味子汤、补肺汤等。
三为解痉止咳,采用息风法,常用药物有钩藤、地龙、全蝎、僵蚕等,代表方剂有小儿化痰丸、息风缓哮雾化吸入液、半夏白术天麻汤、升降散等。
四为舒肝止咳,采用理气法,常用药物有郁金、柴胡、青皮、白芍、薄荷等,代表方剂有牛黄散、止咳灵等。
五为通络止咳,采用活血法,常用药物有地龙、赤芍、莪术、川芎等,代表方剂有血府逐瘀汤等。
六为泻肝止咳,采用清法,常用药物有青黛、龙胆草、酒军、栀子等,代表方剂有清热宁嗽化痰定喘丸、青黛散等。
七为镇惊止咳,采用安神法,常用药物有龙骨、远志、茯神、朱砂等,代表方剂有桃花散、牛黄镇惊丸等。
八为化痰止咳,采用祛痰法,常用药物有陈皮、半夏、胆南星等,代表方剂有二陈汤、清金化痰汤等。
九为泻下止咳,采用下法,常用药物有大黄、芒硝、厚朴等,代表方剂有承气汤类方、千金牛黄散、牛黄散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