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大黄资料
药用大黄(Rheumofficinale)来自于蓼科,大黄属。
高大草本,根及根状茎粗壮,内部黄色。茎粗壮,中空。基生叶大型,叶片近圆形,掌状浅裂;托叶鞘宽大,初时抱茎,后开裂,内面光滑无毛,外面密被短毛。
大型圆锥花序,分枝开展,花4-10朵成簇互生,绿色到黄白色;花期5-6月,果期8-9月。
产陕西、四川、湖北、贵州、云南等省及河南西南部与湖北交界处。生于海拔-米山沟或林下。多有栽培。
本种粗大的根状茎及根供药用。
开头文中的药用大黄是在杭州植物园遇见的,大黄是我们常用的中药,我们来看关于大黄的知识点吧。
基源大黄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大黄属的植物在世界范围内有60种,我国作为大黄的分布中心,有41种及4种变种。
按照药典记载,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药用大黄可以进行人工栽培,为正品大黄。
人工栽培的大黄有稳定的产量,现代药用大黄多为人工栽培,由于品质上乘,也曾向国外出口,除了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药用大黄外,其余的品种都为野生大黄。
掌叶大黄的叶片裂片形似三角形,叶片中1/3到3/4为裂片;唐古特大黄的叶片分裂程度较大,接近叶片基部,裂片的形状类似针形;药用大黄的叶片裂片也似三角形,但是叶片浅裂程度较浅,只达1/5到1/4。
除药典上指定的大黄外,其他的大黄也有泻下功能,但是药效较弱,这种差异可能与大黄的生长环境有关,不同地区植物体内化学成分含量不同。
除了泻下功能之外,其他的野生大黄也具有一定的消炎止血功能,在我国民间也有一定范围的应用,有些大黄的药用成分与正品大黄十分相似。
如心叶大黄中大黄酚的含量约为8%,与正品大黄的大黄酚含量十分相似,部分野生大黄在降血脂方面有明显作用,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应用,这些特殊的品种为大黄的后续研究提供了借鉴。
有些地区将野生大黄当作正品大黄使用,虽然药效有所差异,但野生大黄为大黄的品种研究提供了参考。
药用大黄性味苦寒,其作用可以归纳为两清、两泻、一活血,能够清热解毒、清解湿热、泻火解毒、泻下攻积、活血化瘀。
苦味能泄能燥,与寒相配具有沉降之性,具有强烈的泻下作用,可以单独使用或与其他药物进行配伍。
与芒硝相须为用能够泻下软坚,增强芒硝咸味的功能,与行气药配合使用能够增强大黄泻下攻积的作用。
与补血益气药配合使用能够治疗热结便秘和气血不足,在发挥泻下功能的同时保证患者的气血,不会因为大黄的药性过于峻烈使患者失其气血。
与养阴生津的药物配伍能够治疗热结便秘而伤阴津者,与驱虫药配伍能够治疗肠道中的寄生虫病,治疗由于虫积在腹部导致的疼痛,将虫排出体外。
大黄与消食药配伍能够治疗食物机制在肠胃中导致的肠胃疾病。
大黄由于具有强烈的泄下功能,具有沉降趋势,能够与多种药物配伍治疗各种便秘。
大部分的肠胃机制病症都可以使用大黄,达到通利肠胃的效果,并通过与其他药物配伍提高疗效补益人体的损失。
大黄性味苦寒,能够清泻脏腑之火,又因其泻下功能能够导热下行,治疗高热神昏,热火上行导致的头痛目赤、牙龈上火肿痛等疾病。
大黄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而且能够清除淤血造成的热证,能够治疗多种淤血证,也常常与活血化瘀的药物配伍治疗血滞经闭、下腹疼痛,同时还能够治疗因跌打损伤导致的瘀血。
大黄因其具有泻下功能可以将体内湿热从大便中导出,能够治疗湿热在体内积聚的病症,常常与退湿热黄疸的药物茵陈配伍使用,与利尿通淋药物配伍使用时能够治疗湿热淋证。
大黄的炮制中药炮制是我国特有的一种药材处理方法,经过正确的炮制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如果炮制不当反而可能增强其毒性。
大黄一般采用火制的方法进行炮制,是指直接将药物用火加热或者与辅料一起拌炒的加工方法。
李时珍曾经说过“升者饮之以咸寒,则沉而直达下焦,沉者引之以酒,则浮而上至巅顶。”。
酒制则升,姜炒则散,醋炒收敛,盐炒下行。大黄属于沉降药,经过酒炒之后可以上升,能够治疗上焦火热、头痛、目赤和牙龈肿痛的病症。
大黄药性剧烈,容易伤脾胃之气,一般用于治疗实症,作为药性剧烈的药物,如果直接用,即使用量安全,也可能产生一些有害副作用,如果不是实症就不宜使用大黄。
医生在使用大黄的时候一般都会十分小心,会根据病人的病情开出不同的药方,而且药方中对于大黄有特殊的标志,脾胃虚弱的人及处于特殊状况的妇女,要禁用或慎用。
大黄发挥泄下功能的有效成分是蒽醌苷,其中主要是番泻苷,酒制或醋制大黄不影响大黄的泻下成分,蒽醌苷和番泻苷的含量不受影响。
炒制大黄为了降低生大黄的药效和毒性,缓和大黄的药性,大黄炭中的大黄酚含量会增多,能够发挥大黄的止血功能。
炒大黄制炭后大黄酚的含量会明显增加,尤其是大黄素-6-甲醚的含量,这两种物质能够大大缩短止血时间。
非药用部位的开发利用大黄地上部分也含有根及根茎类似的活性成分,大黄的叶片生物量占总资源的20%。
药用大黄叶片及叶柄具有与药用大黄根及根茎相似的泻下作用,对实热模型小鼠有明显的致泻作用。
叶片中大黄素的含量为根中的5倍,此外,叶片含有的芦荟大黄素和大黄酸约为根中的20%和50%。
大黄的花和果实中也含有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和大黄酚。
大黄叶片在保健食品领域也有应用,也可制成大黄叶茶,具有健胃消食、润肠通便的功能。
结尾药用大黄的介绍就到这里啦,有时候发现好像只要把一种植物用好了,从他的叶子,茎秆,根,从上到下,都有特别的用途,还能通过不同的炮制方法达到不同的药性。
同时也发现,大黄属种类十分多,除了被药典承认的几种大黄外,其余大黄也不能说不如药典上那几种大黄,或许还有更好的。但因为使用的少,也就有更多的风险,对于他们的副作用了解的也就更少。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