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体表肌肉皮肤中循行的血液循环系统也是太阳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体依靠心脏鼓动血脉将血液运行宣发到五脏六腑和体表,在体表毛细血管中形成的营血系统起着滋养人体和保护人体、抵御外邪入侵的作用。同时,人体的太阳表系统是人体重要的水液代谢系统,在人体体表上循行的足太阳膀胱经犹如人体表面的河流,对人体的水循环和津液化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上篇讲到的《五苓散》是邪气入侵到太阳表系统导致出现了太阳蓄水的症状,同样的原理,邪气入侵水系统会破坏水系统的运行失常,邪气入侵到表系统的血液循环系统,通过血液回流进入人体脏腑也会导致出现所谓的“太阳蓄血”症状。
外邪入侵人体影响太阳系统的宣发宣散会化为内热,内热进入血液循环系统消耗津血也会形成淤血。淤血会进一步化为热,浊热和污血通过血液循环系统回流心脏会对人体的“心神”产生影响,产生类似“发狂”的精神类疾病。根据布朗运动的原理,热会导致分子运动剧烈,冷会让分子运动处于惰性,热邪在人体内如果超过正常范围攻击心脏系统就对导致躁动、情绪亢奋等症状。
《伤寒论》第条说:“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组方为:桃仁五十个(去皮尖)、大黄四两、桂枝二两、炙甘草二两、芒硝二两。
条文的意思是邪气入侵太阳表系统,热邪传递到膀胱,热入血脉会出现发狂的症状,如果淤血可以自动泻下疾病会恢复。由于淤血内结是一个实证,需要采取攻下的方式进行处理,根据仲景的治病先后原则,在采取攻下的方式前先要解表,解表后,少腹结血用桃核承气汤化淤血并清热。
桃核承气汤中主要起活血化瘀作用的是桃仁和桂枝的组合,大黄、芒硝和炙甘草三味药是调胃承气汤中出现的三味药,目的是用来清热和滋养津液,同时可以辅助活血。
桃仁,《神农本草经》说:“味苦平。主淤血,血闭瘕邪,杀小虫。”《本草纲目》说:“桃仁行血,宜连皮、尖生用。润燥活血,宜汤浸去皮、尖炒黄用。或麦麸同炒,或烧存性,各随本方。”桃仁的油性很大,中国人认为桃树有辟邪的特点,桃仁入血和油性润滑的特点用来活血化淤。
桂枝的作用之前已经介绍过,桂枝有沿着脉管“向外冲”的作用,其入血和宣发的作用也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另外,由于大黄、芒硝、桃仁的性质都偏于寒凉,所以张仲景在这里很巧妙地用了一味桂枝,桂枝通阳理气,和活血化瘀相辅相成,加桂枝,有利于活泼气机、有利于活血化瘀。
在桃核承气汤的服用方法上,仲景提到要“先食温服五合”,即要空腹喝,中医治疗淤血的疾病要遵守空腹服药的法则,这样活血的药进入胃以后可以通过静脉血管快速进入血脉系统,能较好的实现活血化瘀的目的。
桃核承气汤在实践中应用的范围还是比较广的。尤其是妇科类疾病,由于妇女月经的特殊生理特点,在月经期感冒很容易导致邪气进入血循环系统。常见的情况是瘀血郁结在少腹形成硬块,一到月经来就引发痛经。很多女性在月经来临前因为瘀血内结引发严重的疼痛,情绪也特别烦躁,严重时的确会引发如文中描述的“其人发狂”,很多情况下是桃核承气汤的适用证。
另外,外伤也会导致淤血内结在身体内,比如摔伤或者撞伤,每到变天,阴雨天、寒冷会导致血脉收缩而更加疼痛。这时候也可以用桃核承气汤来活血化瘀。
清代名医唐容川曾经说过:“淤血多怪病”,人体内产生积累了淤血,化热很容易导致西医所说的精神类疾病,通常伴有狂躁、心烦等症状。生活中常见很多人在头部遭受打击或者碰撞后出现精神类的疾病,很多是淤血内结身体导致的结果。
《伤寒论》第条到条也是太阳蓄血的三条辩证。
第条:“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组方是:熬水蛭、虻虫各三十个去翅足,桃仁二十个去皮尖,酒洗大黄三两。“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不下更服。”
第条:“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也,抵当汤主之。”
第条:“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不可余药,宜抵当丸。”组方为:熬水蛭二十个,熬虻虫二十个去翅足,桃仁二十五个去皮尖,大黄三两。四味,捣分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之,晬时当下血,若不下者,更服。
上述三条是比桃核承气汤更严重的淤血症状。人体的少腹可以结水,也可以结血,少腹硬满反应了有东西淤结在少腹的现象,如果小便通利,可以反过来推论是血结在下焦的缘故。当太阳表系统中的邪气传递到体内出现“少腹硬满,脉沉、发狂”,就是体内出现淤血的典型特征。第条提到的是“少腹急结”,第条说的是“少腹硬满”,从描述看,少腹的淤血更严重了。临床医生除了望闻问切外,还经常要使用腹诊,通过用手摸来区别胀满、心下满、绕脐痛、少腹硬满的差别。一般说来喜按通常是虚证,按揉本身有温暖舒缓血脉的作用,如果按揉疼痛部位可以缓解,说明是这个部位是由于气血不足导致的虚症。如果按揉会更加疼痛,说明是气血淤积导致的实症。
第条是强调湿邪郁结在人体内和淤血郁结在身体内的区别。湿邪和水邪淤结在少腹也水导致少腹硬满脉沉的情况,但会有明显的发黄和小便不利的情况。如果小便利,有情绪上的狂躁就是淤血郁结在少腹的病症。
第条描述的情况比条的情况要轻,可以服用剂量较小的抵挡丸来进行治疗。
抵挡汤和桃核承气汤的差别在于抵当汤证以逐血为主,桃核承气汤以逐热为主,二者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在临床两方的鉴别点是:热与血结而偏于热的,用桃核承气汤;热与血结而瘀血偏重,少腹硬满,其人如狂的,用抵当汤。
抵挡汤中的水蛭和虻虫有非常强的活血化瘀的作用。水蛭就是水稻田里常见的血吸虫,又叫做蚂蟥,吸血的能力非常强,药味偏咸,可以吸取多余的血,达到软坚而破血的作用。虻虫就是善于叮咬牛和马的牛虻,吸血能力也特别强,一旦叮咬到人,经常是很大的一个包,用药味道带苦,具有苦降破血的作用。
水蛭的咸和虻虫的苦降相配来活血逐瘀,再加上大黄、桃仁,大黄具有荡涤污血,推陈出新的作用,桃仁性质润滑油腻,有行血的瘀滞的特点。这四味药合在一起,破血逐瘀的力量非常峻猛。在使用水蛭和的虻虫时候,要经过炒和去刺。“不下再服”意思是已经泻下来了,就不要吃了。因为本方活血祛淤的能力特别强,所以过服会造成伤害。
汉代刘向在《新序》记载着一个有关水蛭祛淤血能力非常强的典故:春秋时楚惠王有一次吃凉拌菜,菜做的不干净有水蛭。楚惠王看到水蛭在饭菜里,若把这件事声张出去,这个做饭的庖人,就会因工作失职有杀戮之祸。所以他感觉不忍,就连着菜把水蛭吃了。到了晚上了,楚惠王大便排出了很多污血。楚惠王有一个老病根,就是有顽固的心腹痛,但从此就好了。汉代的王充在《论衡》里提到了这个故事。王充认为:水蛭性嗜血,楚惠王的心腹之疾,盖积血也,是瘀血导致,故嗜血之虫食,积血之病愈。
抵挡汤可以用来治疗很多看似非常“奇怪”和复杂的疾病。人体的器官组织里如果瘀结了瘀血可能会产生很多看起来非常奇怪的症状。瘀血导致的内热可以直接攻击心神产生类似精神类疾病的狂躁症以及精神分裂症,健忘症等等。瘀血内结在头部可导致三叉神经痛,间歇性头痛等。“肝开窍于目”,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藏血器官,眼睛能看得益于肝系统给予充足的供血,如果淤血内结在人体的血脉系统当中,还会引起视力减退等疾病。
笔者使用桃核承气汤的机会多一些,常见于很多痛经等妇科类疾病。使用抵挡汤的机会不是很多,但从各名家中医医案来看,抵挡汤可广泛的使用在各种淤血内结导致的很多看起来“奇奇怪怪”的疾病。辩证准确,经常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作者原创,如需引用,请注明出处。
yi
同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