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诊中,每有老年患者求诊,风烛残年,老病侵寻,或精力不支,或惧残畏疾。每听见朋辈零落,不胜唏嘘之余,联想自身更不堪忧烦。家人包括自己都以为应当找个中医给调治调治。虽知不能希冀长生不老之道,也希望有一个却病延年之方。儒家学说也主张“五十非肉不饱,六十非帛不暖”。传统中医也主张老年人多气血衰败,应多吃点血肉之品以补充营养,保持身体健康,增强抗病能力。临诊时常有病人要求补益之剂,或泡茶、或泡酒、或配膏丹丸散以备床前枕边早晚进补之需。顺意疗法本身就是一个医生的临诊规范。善与人同也不是乡愿误人。老年人多正气亏虚,造成病人喜补,医生畏攻。两个巴掌,一拍即合。所以临床医生经常给病人开一些人参养荣丸、龟鹿二仙胶、河车大造丸,以及一些自拟的大补之方。圣人曰,上天有好生之德,未可厚责。但是,“老年人服食补药”是需要具体分析的。一般而言,是指在未病的时候调养,如若病中或病后你服用补药。用金代名医张子和的话就叫做“误人不见其迹”。张老先生还痛骂“纯补其虚,不敢治其实”的医生为“庸医!”这叫做“弯弓未审的,闭眼乱穿针”乔太守乱点鸳鸯谱。医者,“以草木之偏性,攻脏腑之偏胜”疾之所存,药之所至。不当补而补即关门留賊,医生即成祸首。当补而不补,那叫坐山观虎,见死不救,医生也得问一个围观不作为之罪。老年人患病,不一定非要用补法吃补药。辩证精当,大黄芒硝也是安邦定国的大补之药。误诊失治,人参、甘草也是祸己殃亲的毒药。清代学者莫文泉在《研经言·用药论二》中指出,凡药能补虚者,皆能留邪,······何必朋参芪而仇硝黄哉!徐大椿曰:“好服食者,必生奇疾,犹之好战胜者,必有奇殃”。所以,病人心中也不要梗着一个“补”字。误了你自己的病情,也误了医生的令名。君之熊掌,我之砒霜,补药虽好,但不是人人都可以合适。由于免疫力减低,老年人患病,确实比青壮年人的抗病力要差很多,所以副作用大容易损伤正气的峻攻之法一定要慎之又慎。但辩证施治,一切从实际出发,当攻则攻当补则补。一般情况下,疾病初起都属于实证,即便老年人虚证居多,也应攻法,只是比青壮年病人要多一些斟酌权衡。这叫“阴平阳秘,以平为期”。真理超过一步就是谬误。诸君斟酌。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哪里看白癜风的医院较好白癜风初期能治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