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河名人传说之二凡仙传奇

上接:凡仙传奇(一)

原来凡仙毒杀匪首后,心知就是那些喽罗们不折返报复,狼狈为奸的官府衙门也饶不过自己,所以脚底摸油,偷偷渡江溜去了夹河关亲戚家。

当时县独立团正在郧阳老鸨庙一带被国军剿总严子龙部死缠乱打围追堵截,好不容易突出重围,逃到夹河堵岭子,已是死伤过半,弹尽粮绝。团长冯贞左腿骨折,三十多个伤兵疼痛号嚎。说来也巧,凡仙投靠的亲戚正好是接应伤兵的地下党。医者父母心,听到伤员疼痛难忍的呻吟,凡仙再也坐不住了,他取出随身携带的针灸包,先给伤员刺穴镇疼,接着爬山淌河找草药,硬是在亲戚家的地窖里治好了伤兵(据当事人王某讲,因缺医少药,三十多个伤兵只救活了二十一个,另十四个因伤势过重,创口溃烂牺牲)。

部队医务人员奇缺,凡仙凭针灸草药治好了冯团长和一些战士的伤,冯贞大喜,就把凡仙留在了军营。后来李先念挥兵汉江,独立团又随大军打了回来,解放了白河县。

解放大军一走,国民党军队和地方还乡团又杀了回来,白河县再次陷入国民党的魔掌,县大队(原独立团)也被打散,凡仙又潜回故居茅坪胡家沟,行走乡里,悬壶济世。

仙凡名宗凡,字惠世,生道光五年,历经大清,民国,新中国三朝。他打小个子瘦且矮,却很聪颖好学。五岁师从柴门,与白河三山(王鸟山,吕颜山,吴香山交游最笃。少时他最喜欢读葛洪的《神仙传》和《黄帝内经》,每日研读,废寝忘食。从此便立下了修身养性济世度人的志向。后又师承白河名儒谢伯南,与杏坛圣手谢荣华,黄道恒等研习医易经。及长,虽个子矮了些却生得眉清目秀,很有些仙风道骨的样子。因习学奇术,他长期食素,不沾荤腥,不近女色,也不娶妻生子。他的学识十分渊博,上知天文,下识地理,中通医命,至于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因不慕功名,虽是上榜秀才,却不授花翎顶带,纵情山水,仗义抒困,卜勘行医,游历四方。不到20岁,就成了白河乃至汉江的杏林妙手,勘舆名师。

某年盛夏,白河遭遇蝗虫,田地颗粒无收,农人饥饿不已,只有背井离乡,四处乞讨为生,不少婴儿饿死襁褓。这天奚凡仙被河口陈家庄吝啬的陈大财主请到家中,原来五六天前陈财主的儿子嫌天气太过炎热,就独自一人来到后花园荷花池边乘凉,躺着躺着,不知不觉睡了过去。一觉醒来,便觉得周身奇痒难忍,浑身上下火烧火燎,触碰生痛,连衣服也穿不得。陈老财遍请名医皆治不对症,病人号嚎不休。后偶听行人谈说奚凡仙如何如何神通,便派了软轿不远百里溯白石河慕名相请。凡仙一进陈府,顾不上喝茶,就仔细地诊视起一丝不挂的病人,发现周身不红不肿,不寒不热,脸色如常,饮食照旧,脉象平和,除了喊疼叫痛,全然不像是有有病的样子。于是他来到公子乘凉的地方,但见池中荷花点点,微波荡漾;池边碧柳成荫;很是清爽。凡仙仔细地看了柳树和地面,心中似有所悟,旋即回到房中为财主儿子开了药方。财主接过一看,只见方中写道:“白糯米三石,洗净蒸熟,做成饭团,连做三天。”三石白糯米,且连做三天,陈财主心疼得险些晕倒。凡仙风状,附耳过去解释说:“公子之病,乃是撞见了游魂,需用大饭团方可驱逐。驱邪之法,在通往卡子竹山和南区的三岔口设摊发放饭团三天,凡衣衫褴褛者,每人发放四钵。如饭团份量不足,邪魔难除!”陈财主一听,有如剜心般疼痛,可为了宝贝儿子,也只好照办。

凡仙监督着向饥民放饭三日后,抻手从烧箕中拿了两个糯米饭团来到财主儿子的卧室,用糯米饭团在他肚腹背脊上、胳膊上、腿上来回碾滚。说也奇怪,不一会儿,刚才还躺在床上哭爹喊娘周身痛苦的财主儿子,从床榻上一跃而起,用手在身上这摸摸那捏捏,全然没了烧灼刺痛之感,高兴地喊着:“饭团能治病,真它妈的神了!”

奚凡仙饭团巧治怪病的事就在家乡传扬开了,有人说凡仙是念在灾民可怜,施法给财主儿子治病的同时,乘机也给饥民们弄点救命粮。有人说凡仙治病从不收受病家的馈赠,他把陈财主给他的药酬糯米做成饭团施舍周济了穷人。有一回凡仙在发小王胖子家喝酒喝大了,胖子乘机相询,凡仙不紧不慢地说:“陈公子的病说怪不怪,关键是要审病求因,我在他乘凉的树上看见有许多杨辣子(一种浑身带刺长毛的毛毛虫)被太阳暴晒,就会脱落下不少刺毛。由于刺毛很小,所以肉眼看不见,落在身上自己也不知道。但是一碰身上,刺毛就刺人,火烧火燎地疼痛难忍。陈财主的儿子身上就是沾上了这些细毛刺,所以才这般痛苦。找到了病因,只要把这些刺毛设法除掉就成了,所以我利用糯米团的粘性把他们粘干净,病也就好了。

凡仙回到南区(今茅坪镇),当时人烟稀少,不是天旱就是雨涝,农作物收成欠佳,加上蝗虫成灾,畸瘢(一种长在耳后、颈下、腋下,胯沿的瘤子,时人也叫作信岩子,现在医学称为淋巴结)肆虐,乡村缺医少药,不少老人小孩因之殒命。

凡仙看在眼里,便生侧隐济世之心,他彻夜研习令牌法术(一种可以用口诀治病的方法),在六六三十六个晨钟暮鼓的辟谷修炼下,他终于独创了一种神功,并将这种神功用口诀的方式传承给四里八乡。

一时间,白石河乃至汉江一线上身长有畸瘢的男女老少,都会用刀划地,口中默念:“划么事啊划畸瘢,划好没,划好了!”。下身长有畸瘢的人,就在地上随意拣拾起一块石头用绳子绑好,吊放在厕所的横梁下,边吊边念:“吊么事啊吊畸瘢,吊好冇,吊好了!”。就这么一划一吊一念,一觉醒来,致命的畸瘢竟然杳然无踪,不治而愈!凡生在四五十年代的人此事大多记得。后来,凡仙又修练成针眼(眼睛长瘤子)妈花(乳房疼痛)法诀传给乡亲梓里,不知造福了多少父老乡亲!

磨子坪伍家大院有个刚满一岁三代单传的小宝宝。这天母亲帮丈夫木匠做活儿,孩子吵得不行,就随手拿起一枚小圆钉给儿子玩。小孩以为可食,就塞入口中,吞到喉间是上不能上下不能下又取不出来。父母见状大惊,忙倒提小孩两足,欲倒出铁钉,哪知小孩一用力,鼻孔喷血不止,情况十分危急。孩子的父母连呼救命。

恰好凡仙上磨子坪去会老友方扁路过这里,见状急命其母将小儿抱正,小儿“哇”地一声哭开了.凡仙断定铁钉已入肠胃,小儿父母早吓得六神无主,迭声哀求凡仙想想办法。

凡仙想起《神农本草经》上有“铁畏朴硝”一语,想出一个治疗方案。他取来活磁石一钱,朴硝二钱,研为细末,然后用熟猪油、蜂蜜调好,让小儿服下。不久,小儿腹响如鼓,一个大屁,拉下一个润滑无棱的疙瘩,拨开一看,药物护其表面,里面正包裹着误吞下的那枚铁钉。小儿父母感激不已,请教其中的奥秘。

凡仙解释说:使用的芒硝、磁石、猪油、蜜糖四药,互有联系,缺一不可。芒硝若没有吸铁的磁石就不能跗在铁钉上;磁石若没有泻下的芒硝就不能拉下铁钉。猪油与蜂蜜主要润滑肠道,使铁钉易于排出——蜂蜜还是小儿喜欢吃的调味剂。以上四药同功合力,裹护铁钉从肠道中排出来。

小儿父母听完这番话,若有所悟地说:“难怪中医用药讲究配伍,原来各味药在方剂中各自起着这么重要的作用!如不是先生学识渊博,灵活应用,犬子小命可能不保了!”小儿父母奉上医资,凡仙坚辞不收。凡仙一生治愈不少疑难重证,救活不少富户穷人,但他从不收人钱财,深受乡邻敬爱。

火石沟有个孙银匠,一生兢兢业业,好不容易集攒了一些银元,藏在枕头底下,还是被盗贼偷了去,因而一病不起。延医无数,两年不见好转,家人愁眉不展,束手无策。凡仙听闻,说此病为心病,心病还需心药医。就叫家人借了几块银元偷偷藏在了孙银匠的枕下,原后笑着说:“孙银匠,你枕头底下是什么?”孙银匠习贯地用手一探,立即翻身坐起,大笑道:“明明银元就在枕下,却害我找了几年!”长吁了一口气,病竟然全好了!

纸业有位不喜嘈杂吵闹的曹老学究,孤身一人寄居在黄土凸上。盗贼以为学究居室有钱,就几次三番想入室行窃,不料老先生将门窗把得很紧,一直无从得手,恨得盗贼用刀把门窗拍得山响。老学究一生胆小,那受得了如此惊骇?便一病不起,被妻儿接回家中疗治,晴天白日,常以被蒙头惊呼有贼,子女送郧阳医治经年不愈。后闻凡仙擅医疑难杂症,便将他请入府中。凡仙问了病因原由,知道老学究是胆气伤败,惊骇惧声。便谴人不分昼夜叩门敲窗。起初老先生鬼哭惊叫,久而久之,习以为常,病也就不治自愈了。

那个时代,妇女最是遭罪,好多疾苦不是因了家穷无钱医治,就是羞于启齿,因延误病情而被病魔夺走生命。南岔沟有一程姓贫农,其妻产时用力太过,加之产后失养,致“子宫脱垂”,不能坐更不能走,日不能动,夜不能睡,坐卧不适,痛苦异常,邻居们非常同情她。大家为她请来一个妇科医生。这医生简单地看了看说:“你这病治起来并不难,吃个百十服‘补中益气汤’就好了!”贫农一听,面露难色,说:“我家日无隔宿之粮,夜无御寒之被,哪有钱吃这么多药啊!看来只好听天由命了。”病妇无奈地淌着辛酸的眼泪。

凡仙与南岔名儒马卓余素来交好,时有联对相戏。这天应马卓余之邀来访,凑巧从程家门前路过,他无意间听到妇女的病情,十分同情,径直走进了病人家——那时请一位医生的出诊费高得吓人。凡仙详细问过了病人病状,叹了口气对那位妇科医生说:“病人穷得连锅盖都揭不开,哪有钱吃百多服补中益气汤啊?中国医学博大精深,医生应该首先替病人着想,从简从权,千方百计减轻患者的负担,这就有了济世医人的《肘后备急方》。再说这位妇女的病并不是单纯气虚引起,纵喝百十服人参汤药也是治标不治本,而〈备急方〉中一个不花钱的单方就可能治好这个病,为什么不让他试试呢?”那个妇科医生脸红耳赤灰溜溜地走了。

程家久仰凡仙大名,见他主动上门治病,分文不取,破涕为笑,忙请他开处方。凡仙让他从地里割来二斤韭菜。煎取浓汁倒入盆中,再搞来一块二斤重的生石灰,投入盆中,待石灰溶解时发出“咝咝”声便滤去灰渣,让病妇乘热坐到盆上,先熏后洗,并用韭菜揉搽患部。坚持三日,农妇的病便慢慢好起来了。

乡邻得知农妇恢复得这么快,都非常佩服凡仙的高明医术和高尚的医德,找到马卓余,请他给凡仙送了一块大红匾,上书“歧黄妙手,菩提心肠”。

南区有个农家子弟叫谢家声,自幼勤奋好学,头一年考上了秀才,第二年乡试,又中了举人,第三年会试,又进士及第,喜讯传来,望子成龙务农的父亲,高兴得合不拢嘴,逢人便夸,每夸必笑,每笑不止,久而久之,不能自主,成了狂笑病。谢家当时也出了一位名医谢荣华,经他反复诊治,却没有丝毫效果。家声此时在县衙就职,经谢医师推介,便着衙役快马请凡仙为父治病。凡仙到了县衙,思考良久说:“病可以治,不过有失敬之处,还请多加原谅。”谢答:“即请尊医,必尊医嘱!”

凡仙便派人到谢家声的家乡报丧,给他父亲说:“你的儿子因患急病,不幸去世了。”家声的父亲听到噩耗后,当即哭得死去活来,由于悲痛过度,狂笑症状也就止住了。过了半个月,凡仙又派人告诉谢的父亲说:“你儿死时,幸遇神医妙手回春被救活了。”谢父听了正想大笑,又恐是来人假传喜讯安抚于他,便忍下了。第二天谢家声归家省亲,其父始才相信,而历时十年之久的狂笑病竟然了无影踪了。

柴家坡的柴半仙和水田河私塾何先生,都善吟诗作对,与凡仙意趣相投,很是要好。凡仙每次下茅坪都必到柴何两家茗茶品酒,研易修文。

这天他与何先生谈兴正浓,耳畔传来揪心的哭嚎声。他俩循声而去,哭声自山脚下一破烂小屋中传出。他俩进去一看,原来这家唯一的儿子因高烧不退,正面红耳赤,昏迷不醒,气若游丝,看看不保。夫妻送儿医治已倾尽家资,不见好转,一筹莫展之下,忍不住哭出声来。

见此情状,何先生看了看凡仙,凡仙知道何先生的意思,便走上前去为孩子诊脉后说;"好险哪,还有一口气在,快去挖地三尺,取一碗泥浆水来!"孩子父母听说孩子有救,不敢怠慢,立即提锄挖泥取水。而凡仙忙取出随身针灸,在少商、天突、命关穴上施以针刺。十多分钟后,几天不哭不动的孩子突然大哭起来。凡仙长吁了一口气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孩子心脉差点烧坏了,需以地浆水滋润调养,你夫妻好生侍服,早晚饮用,不出一周即好!”

果然那孩子喝了地浆水,不出一周就活蹦乱跳地上学了,据说长大了很是出息了。

从何先生处转上柴家坡,柴半仙见了,便留他住一晚。晚上恰好遇到半仙的幼子回来。凡仙一看,只见半仙小儿两眼通红,眼眵堆集,眼泪不时下淌,小儿不断地用手去揩,显露出十分忧虑的神情。

凡仙见状,详细地询问病情,然后郑重地告诉他说:“依我看,你的眼病并不要紧,只需吃上几帖药便会痊愈。严重的是你的两只脚底七天后会长出恶疮,那倒是一个麻烦事儿,弄不好有生命危险!”

半仙和小儿一听,大惊失色,赶忙说:“奚先生,既然红眼病不关紧要,那就无需花费心思去治它了。请你快告诉我们有什么办法度过这个难关?”

凡仙思索良久,正色说道:“办法倒有一个,就怕你不能坚持。”事关生死,小儿那敢掉以轻心,便拍着胸脯保证。于是凡仙给他介绍了一个奇特的治疗方案:每天用左手摸右脚底三百六十次,再用右手摸左脚底三百六十次,一次不少。如此坚持方能度过难关。

小儿半信半疑,但想到这是名医的治法,便老老实实地照着做,七天后果然脚底没长出毒疮。更令他惊异的是:红眼病竟也不知不觉地痊愈了。

他高兴地向凡仙道谢,凡仙哈哈大笑,向他和盘托底,说道:“实话告诉你吧,脚底长毒疮是骗你的,我见你忧心忡忡,老是惦记着眼病,而你的眼疾恰恰与精神因素的关系很大,于是我想出按摩足经络协助治疗眼疾的办法,将你的注意力分散转移到别处。除掉心病,眼疾便慢慢好了。”

半仙和小儿听完,惊奇不已,连声赞叹凡仙医术高明。(未完待续将附先生神奇妙方三十则,敬请







































初期白癜风能治愈吗
白癜风为何复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ngxiaoa.com/mxhy/12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