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那些看客们一个白眼
一
看客最先出自鲁迅的《呐喊》自序,有深刻含义,指旁观者。
中国的看客,仅仅是麻木的围观,鲜有平息事态的援手。围观者双眼紧观事态发展,交头接耳更有甚者叫好鼓劲。“这热闹不看岂不亏了!”助涨施暴者的嚣张,削弱轻生者生存的信念。受害者无助,世态炎凉。
细谈看客缘由,乃专制压迫之胆怯,人本教育之匮乏。平民们练就一身事不关己的神功,又难驱好奇之心。借鉴网上有篇文章开头写道:中国的五千年历史文化绵绵流长,看客历史文化则非也,诚如林语堂所言,秦汉以前,国人血性凛然,大义浩然,多慷概悲歌之士;隋唐时代,气度恢宏,正气泱然,蝇营苟且之辈非时矣;然五代以降,宋明理学存天理灭人性,酱缸社会及人性,伪善是为世风矣;更有甚者:元清异族,专制统治,酷烈异常!为生存及利益计,由是汉奸辈出,看客文化亦发扬光大成为主要之国民性也。
二
梁启超在《呵旁观者文》中说:天下最可厌可憎可鄙之人,莫过于旁观者。
三
我和汪剑利头也没回走出了投影室,不带走半点云彩,也不带走一丝眷恋。
我们商量好要一起去普内科找朱方方,朱方方正忙得不亦乐乎,为病人测血压,测体重,抽血化验,打吊针.....我不仅感叹试要问我国人口最为密集的是那个地方?我会毫不犹医院。
医院里面的楼道里,走廊里,厕所里,病房里都塞满了病人以及陪同病人看病的亲朋好友。每个人脸上的表情都很诧异,都很惊慌,这都是不可质疑的事情。
看着朱方方穿着护士服,脸上挂着一副蓝色的近视眼睛,甚是可爱。看着她忙碌的身影,让我感觉她更像是一名白衣天使,我想还是朱方方的工作重要,悬壶济世嘛,我和汪剑利就没好意思打扰朱方方。
我们医院大门,感觉到秋天果真是秋高气爽,麻雀在树枝头上叽里呱啦的叫个不停,来往的车辆络绎不绝的塞满了整条公路,像是个怪兽一样冲撞着这座北方的首府城市。
医院的门口,商店,饭馆密密麻麻的占了一大排,生意也很兴隆,医院病人的光。就像是我上高中的时候,学校附近全都是商店,饭馆,网吧,澡堂。这些商店,饭馆,澡堂,还有网吧,其实都沾了我们学生的光。
汪剑利对我说:从嘉,你想想这两个小时咱们该怎么度过呀?我没有回答,我选择了沉默,我一直向前步行,一路向西。汪剑利也没有办法,只好跟在了我的身后。
四
白鸽在铁塔的周围来回飞翔,燕子在天空中浪迹天涯,电线杆上麻雀的瞳孔放大,在看着远处的的烟火。
我听到了轰的一声,有震耳欲聋之势,接着我看见在远处的一间房屋倒塌了,尘土飞扬在空中如同是原子弹爆炸后形成的蘑菇云,甚为壮观。
远处的麻雀疯狂的直插云霄,惊讶的蝙蝠成群结队的冲入了这灰白色的天空中,风筝断了线,随风飘扬。
好奇害死猫。好奇心促使汪剑利非要拉我跑过去看看,我便轻而易举的同意了,因为对任何事情我都是表示好奇的。跑过去一看,一群城管正在群殴一位老奶奶,旁边的看客,很多很多,黑压压一片,一个接壤着一个。形成一个圆圈,我称他为怪圈。这个怪圈围绕着老奶奶,然后每一个人都窃窃私语着。
确还是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说一句公道话,我称它为悲哀,此时此刻我感到一股冷风向我吹来,我感到寒冷,感到窒息,感到压抑。
忽然间恍惚回到了小时候。校园外车来车往,如同站在人生道路旁看着来来往往于自己人生路上的人,自己在这一刻仿佛成了自己人生中的看客,看着热闹路上的人流,很少有人去看脚下的自己,也很少有人看远在高空的梦想,只是一味的跟随着人流茫然地走着,时不时有人往路上扔点东西,又有人时不时的把那些东西捡起,留下干净的道路。人生如南柯一梦,来往的人群偶尔会有几个人停留,或多或少的和自己一起走一段人生路。
记得那次在去沈阳,路过兰州站时,火车快要到站的时候,过道里站满了人。大都是即将开学的大学生。好像要在前面的车厢下,后面车厢里的人都涌来。列车员大喊:都往前走走,给前边的说说,往前走,前面下。
列车员快喊破嗓子了,可是队伍任然没有动静。列车员望着满火车的大学生,又气又急地大喊:都给前面说说,嘴还张不开了,一个喊呼的都没有了吗?亡国了,就亡在你们嘴上了,一个开口的都没有。
我辈之羞,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事若关己,总想着靠别人。可从来都没有想过要靠自己,自己拯救自己。
五
列车员的话此刻又在我的大脑里浮现了出来,震耳欲聋。
远远的看客,虽在心里不知羞耻的逾越了道德,但为不打扰别人的故事,他只做看客,不进,亦也不退,好像是被旧时的钉子钉住了双脚,而鲜血凝成了高墙。
以前,对于生活,我只是个看客,虽有喜忧,但是不触及我生活的走向,就像溪水里的点点涟漪,改变不了水的流向,但是,今时今日,也许溪水就将枯竭,也许溪水就将汇入大河,谁知道呢?但是有点是肯定的,溪水现在还没有看到出路,在原地旋转徘徊,找不到出路!
每天在心被撕扯的感觉中醒来,紧张,不知道为何?失落不知道为何?我心里再想我能改变世界吗?
脑海又回到眼下,回到城管强拆这件事上。这大概就是所谓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吧?也就是所谓的各人自扫门前雪,休关他人瓦上霜吧?我听旁边的一位热心肠的看客说这位老奶奶是个孤家寡人,一生都没有结婚,所以没有子女接济,靠着拾荒而独自生活着,政府也不闻不管。
医院看病,回来的时候看见了一群城管正爬在自家的房屋上,正在兴高采烈的进行大破坏,拆迁自家的房子,有一间房子已经快要被夷为平地了,房子里的一切,包括着一切老家具都变成废墟了。
当老人回来的时候看见自家的房屋怎么变成了这幅鬼模样,所以当时很是气愤,也很激动。就骂了几句城管是狗娘养的,城管是日本鬼子,日本鬼子是烧房屋,城管是拆房屋。
就因为说了几句气话。我不觉得那是气话,我觉得老奶奶说的话是大真话。就因为这句真话,城管就开始群欧老奶奶,可这些城管,我想问他们,他们到底是不是娘生出来的,尽然如此狼子野心,难道他们的家里面没有老奶奶吗?
噢,原来是这样,我谢过了这位热心肠古道热肠的人。
原来我们的子民都像草一样活着,自生自灭,真正的是轻如草芥,轻如鸿毛,像草一样的活着。
政府部门却没有任何的作为,而却为了展示他的大国形象,到处在给别的国家捐款捐物。对自己国家的同胞不问不管,同胞置于水深火热之中不加理视,却还要进行更大的掠夺,剥削。
六
汪汪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他说:同样都是中国人,何必这样对待自己的同胞,况且还是一位老年人。
我便和汪汪大步向前,上前劝架。
一个城管趾高气扬耀武耀威的对我们说:关你们鸟事,你们算是哪个葱,还是那个蒜。这个城管好像是这一群城管的领导,长得肥头大耳,满脸横肉,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人,一看就已经是嚣张跋扈习惯了的人。
汪汪突然之间拿起了手机语无伦次又很激动地说:如果你们再继续殴打老奶奶,我就要打报警了。
却换回来的是这位城管领导大人的冷笑声。看来城管比流氓还要流氓,还要目无法纪。说时迟,那时快。这位城管领导大人继续说道:老子,我就是警察,我比他妈的警察还要警察。
老子今天就要打你一顿,看你咋地?
的确是这样子的,城管要远比警察还要牛叉。我确实是亲眼见到了,今天是亲身体验了一把,我和伟哥因为多管闲事都被城管打成了大熊猫,但是我们两个都不后悔。
以前还经常听别人这样讲,我倒是不信,如今果真是验证了坊间的流传。
二十年前,学生们反腐败走上了街头,工人们当了看客;在后来的国企改制中,工人们下岗了,成了最大的牺牲者,农民们当了看客;在后来的圈地运动中,农民们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城市居民成了看客;在现在的强制拆迁运动风暴中,城市居民正在失去自己的住房。
毫无疑问鲁迅《药》的基调,黑暗且锐利,像一把刀子割破了人们认识之中的那些讳忌莫深的器械。以是,人血馒头治痨病和抓一把芒硝便是药的当代“神医”胡万林们并没有差别。往日鉴湖女侠秋瑾,死前一首《宝刀歌》透着何其的无法和失望:“我欲只手援故国,奴种流传遍禹域。心死大家奈尔何?”
华小栓们必需死,那末重的痨病,靠着传说中的人血蘸了馒头想治好,这天然是痴人说梦。固然,那人血是不白蘸的,因而暗夜里血腥的财产链条就在那边。固然,活在一个敲骨吸髓的期间,吃点死人的血馒头还真就不是个事儿,何况那是华老栓伉俪为救儿子的命,用血汗钱买的。
至于,夏瑜的其余器官那边去了,照样不说罢。
有资格的斑白胡子们照旧胡子斑白。康大叔们能够换一身行头,未必要玄色打扮服装了,驼背五少爷的背就算绑到门板上照旧不会平直,却是那群不耐烦的丁字街的青年们,或者哪天发了疯,把丁字街买通成十字街也不是没能够。埋着夏瑜,华小栓们的西关城外的坟场,必定会被开辟的,那但是块风水宝地,开辟商们犹如四点半的狼,早就觊觎着。
谁还管过那坟上已经开过野花?
华大妈和夏四奶奶们,终究会在儿子的坟前重逢,惋惜重逢不是一首歌。
城外已经的坟场上,那些尖叫的乌鸦们不见了,荒漠的树杈上,站满了乱世的喜鹊。
现如今,那是一座广场,日间人流如织,夜里华灯初上,大妈们用各类彪悍的广场舞,舞出各自的人生。
看到别人遭遇不公平时,你不为之呐喊,当厄运降临在你自己身上时,而会有谁为你呐喊呢?可怜的人儿,还要继续当看客吗?
七
围观者确往往热闹非凡,有人作壁上观。不知危机,安于天命,本没有错,弱肉强食罢了。动物如此,人生命最后一刻挣扎嘶吼,是多么绝望,多么凄惨,我们都是蝼蚁,都很渺小,虽很多事不能感同身受,但如果是自己呢,陷于困境的自己呢。现在的不冷漠,也是帮助自己吧。不做有用的坏人,无用的好人也算是大德了吧。
突然想到在三年前的某条闹市大街上,一个20岁的女孩被一个陌生的男人用利器残忍杀害,当时周围有很多很多人,他们只是惊恐的在旁边站着,望着,即使面对女孩的声声求救,也没一个人敢走上前,甚至连一个报警的人都没有,女孩就那样死在他们的眼前。
在现场,睁着双眼看热闹的那些家伙,按照佛家的说法,他们就是这期案件的同谋者,他们死后是要下地狱的。青天白日之下,在闹市中心的大街上,那么多的人当中,没有一个人出手去帮她,一个也没有,怎么可以?
一个人在他们眼前被杀,怎么可以视而不见?她在一声声喊着救命,怎么可以充耳不闻?他们都是畜生,根本不是人。
我倒是觉得,这条繁华热闹的大街,虽然人山人海,车水马龙。我倒觉得那个地方,一个人都没有,那个地方,要比毫无人烟的深山老林还要恐怖,还要恐怖十倍。
那孩子,那样苦苦哀求,求人们救她一命,她该有多么孤独?在她死去的时候,该有多么害怕?该有多么怨恨啊?那个地方,有那么多人,就在当场,绝对可以救她一命的。你以为这样骇人的事件还发生的少么?
八
年5月28日晚,类似的案件活生生发生在山东招远的一家麦当劳店中,一个30余岁的女子被六个邪教教徒生生殴打致死,整个殴打过程持续近10多分钟,当时也有众多的就餐者,甚至有和电视剧中一样的拍摄者,没有一句阻拦,没有救援,没有人伸出援手去帮她,她同样就那样活生生死在了他们眼前。
我只觉得残忍不堪,我还觉得我所住的并非人间。
九
想起鲁迅先生在《藤野先生》中提到在放映中国人被俄国人或日本人示众枪毙时,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万岁!”他们拍掌欢呼。——而我只希望,这些人群中没有我的读者。
汪汪医院了,原来两个小时就这样已经过去了,我医院,去了男科,男科医生开了几幅药给汪剑利,并对汪剑利说:幸好发现及时,没有耽误病情,在可控制范围内,从作得投影来看,可以明确的诊断出的确是性病,以后可要按时检查。
汪汪也有心里准备,但我从他的眼睛中读出了一丝点的失望与落魄。
医院吗?我告诉她,医院。我问她下班了没有,朱方方回答我,她刚下班了,我告诉她,医院的大门口等她。朱方方没有半点犹豫就答应了。
医院的大门口,就像是两只看门狗。我们在烟味中品尝着寂寞,在烟味中品尝着无辜,我们等待着朱方方的胜利归来,等待着红军第二次的胜利会师。
其实我们每一个都活在粉红色的悲剧里。在别人的故事里消耗自己的青春,在别人的落魄狼狈里索求慰藉。得以怀抱满足,穿过别人的闪光,煞有介事的,一刻不停的走向坟墓。有的人还抱怨,死也要收税。
十
配图引用八大山人几幅画作时,就想今天向大家介绍这位撼人心魄独步古今的旷世奇人。我在艺术上并无耕耘,也没有任何独到的见地,我仅想说说我自己眼中的八大山人。
在没有见到八大画作之前,我和所有人一样都认为自己不懂艺术,不懂画的是什么,不懂梵高的真迹和任何一个艺术学院的学生模仿作品到底差别在哪里,为什么梵高的画作可以拍出天价。在见到八大山人画作之前,我也对这位明室遗胄一无所知,我仅仅是打发出差旅途中的孤独时光,一个人四处游荡。
但当我在看到八大画作的第一秒就被他凛然桀骜之气深深震颤。在那一刻,我明白了,并非我不懂画,而是我从来没有看过真正好的作品!好的作品是会自己说话的,当你看到的他的第一秒,他就会抓住你,经历百年,依然气势如虹,八大的灼灼目光透过画纸直直盯住你。
那股桀骜凛然的冲击力直面而来,让你无法避开目光,让你的心为之震颤!当我写下这几句话时,我的心依然在震撼,禁不住握紧拳头。想起八大国破家亡后的满腔激愤、历经万般劫难的桀骜不屈,以及晚年滚他妈的我行我素,年六十,弃道还俗,娶妻,于绳金塔卖画维生,善终。
我自觉言语拙劣,无法说出我见到八大时的震颤。
还记得好几年前,我参加画展,当时还有个不知天高地厚的蠢货自以为是的跟他朋友显摆,评论说八大山人一副鹰画的不好,我在旁边顿时怒从中来,心想倒听听这个眼拙的猪怎么说,若出道理来倒也罢了。
结果他说这个鹰比较好画,对比旁边一副猫用墨团画成这样则比较难,所以这幅猫好,而这幅鹰比较好画所以不好。我当场直接愤愤的冲过去盯住那个人说,你不懂就不要瞎评论!当时如果不是有人拉住我,我一定把那些人一个个提溜到八大的画作跟前,跟他们说:“睁开你们的眼睛啊,仔细看看啊,如果你静静站在这画作前一分钟,你怎么能回避这力透纸背的灼灼目光?你的眼是瞎的吗?你的心是瞎的吗?”
在我短暂的的不到30年的生命里,有两个人深深撼动了我的心灵,他们开了我的眼,一个是哈维尔,一个是八大山人。八大让我见证了生命不可屈服的韧性到底能坚韧到何种让人惊叹的地步!
谨以此文献给青云谱畔绳金塔下纵情挥毫之八大山人,人生苦多,哭之笑之。
谨以此文献给那些看客们,拒绝做看客,拒绝做看客也是为自己,为自己的家人。
谨以此文献给那些遇到看客们的人,给那些看客们一个白眼。
查看一下文章
《少年游》:
第一章节:少年游
第二章节:烟花记
第三章节:喧嚣记
第四章节:人民记
第五章节:民主记
第六章节:无花记
第七章节:盛夏记
第八章节:人生记
第九章节:洗脑记
第十章节:流浪记
第十一章节:红尘记
第十二章节:白鹿记
第十三章节:怡红记
第十四章节:花柳记
第十五章节:看客记
第十六章节:皮囊记
第十七章节:红楼记
第十八章节:偶遇记
第十九章节:愚民记
第二十章节:观音记
第二十一章节:故人记
第二十二章节:如是记
第二十三章节:风月记
第二十四章节:故乡记
第二十五章节:我闻记
第二十六章节:江湖记
第二十七章节:红雪记
第二十八章节:侠客记
第二十九章节:暮雪记
第三十章节:无民记
第三十一章节:梵高记
第三十二章节:般若记
《盛世》
盛世清泪:一时有微光
盛世理想:白马非马
盛世世事:大悲咒
盛世西风:古道瘦马
盛世热风: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
盛世情书:给雾霾之下的中国
盛世清欢:人间无味
盛世悲欢:都如人间铁
盛世魔幻:我只觉得我所住的并非人间
盛世温暖:他的名字叫鲁迅
盛世乐者:不爱罗大佑的同志不是好同志
盛世栖居:在人间
盛世无声:中国青年的彷徨
盛世苍生:未来主人渐成翁
盛世脊梁:中国的脊梁在哪里?
盛世鲁迅:现在再看满眼泪
盛世烟雨:沉默的羔羊
盛世浮生:中国人精神的荒漠
盛世相逢:送你一粒倾城雪
盛世陌路:把悲伤留给自己
盛世恋歌:清平调
盛世遥祝:祝福经
盛世情书:当你老了
盛世图景:浮世绘
盛世家书:家
盛世等待:恰逢花开
盛世风雨:楼兰与我
盛世遗书:夜安经
盛世故人:美人鱼
盛世情诗:这一生
盛世情歌:异乡人
盛世田园:每个人都是故乡的过客
盛世乡关: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消亡
盛世论道:做一个幸福的人
盛世诗意: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盛世经年:温暖经
盛世风雪:夜归经
盛世浮华:同谋经
盛世如雪:读书经
盛世知道:笑忘经
盛世远眺:相望经
盛世边城:阙歌经
盛世隐居:修行到了极致,只是一个人
盛世岁月:一个人的磨刀砍柴,饮马江湖
盛世栖居:在远方
盛世戏子:沽名钓誉者当道
盛世雾霾:不止于雾霾
盛世红尘:一个共产主义儿童的梦想
盛世国民:他的国
盛世大师:皆欺世盗名当道
盛世如雪:读书经
盛世寒窗:枯灯经
盛世相思:红豆经
盛世弃儿,一个少年的百年梦魇
盛世荒诞:中国青年荒芜镜像
盛世侠客:江湖儿女江湖见
盛世离歌: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看客
盛世哀歌,中国青年荒凉镜像
盛世悲情,中国青年荒诞图景
盛世悲歌,中国青年残酷物语
盛世诗念:那个叫海子的人
盛世出塞:塞上经
盛世沙门:空海经
盛世祈愿:桃花经
盛世茫茫:明日经
盛世星空:点灯经
盛世岁月:如歌经
盛世空虚:无尽经
盛世一念:何安经
盛世无奈:原谅经
盛世咀嚼:被遗忘的城池
盛世端午:三行诗书
盛世端午:三行诗书(二)
盛世端午:三行诗书(三)
盛世钟情:不见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