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懂感冒这个小病

最近气候寒冷,不管是孩子的幼儿园还是办公室的同事,好多人都开始感冒发烧、咳嗽,疾病防控中心不断通报流感疫情。

年轻的时候,感冒只是小病小痛,抗抗就过去了。现在上有老下有小,哪个感冒生病,都让作为父母和儿女的我们心疼的感同身受,恨不得能化身神医,马上为他们解除病痛。

上周末,小儿子持续高烧,实在担心,医院。结果一看,光上午号就挂出去多个,候诊大厅人满为患。我们开了验血的单子也没有去抽血,火速让医生开了点药就回家了。回家后看看开的药,也基本没敢给孩子用。

有人说,现在这个时代是“拼妈”的时代,当妈的要说的了外语讲的了绘本,指导练琴陪同跳舞,更重要的还得是半个“赤脚大夫”,孩子的小病小痛,医院自己解决,孩子可以少受许多罪。

因此,今天我下定决心,要把感冒这个小病先搞搞清楚。

西医怎么看感冒

西医认为感冒主要是以病毒感染引起的,约占原发性感染的90%以上,经病毒感染后,上呼吸道粘膜失去抵抗力,细菌可趁机而入,并发较严重的细菌感染。常见病毒中,有鼻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肠道病毒等等及其它类流感病毒;常见细菌有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流感杆菌等。

西医将感冒分为普通感冒和流星性感冒。

普通感冒,是由呼吸道病毒引起的,以冠状病毒为主要致病病毒。病毒从呼吸道分泌物中排出并传播。普通感冒一般不会大规模流行,通常合并有细菌感染。普通感冒起病较急,早期症状有咽部干痒或灼热感、喷嚏、鼻塞、流涕,开始为清水样鼻涕,2~3天后变稠;可伴有咽痛;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头痛。一般经7~10天痊愈。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的传染性很强,由于这种病毒容易变异,所以有些“防不胜防”。即使是患过流感的人,遇上流感流行遇到变异的病毒时仍然会被感染。流感容易引起暴发性流行,一般在冬春季爆发流感的可能性较大,每次爆发会在人群中引起快速的传播。流感病毒更容易“亲近”那些抵抗力较低的孩子和老人。

西医如何治感冒

目前没有任何一种药能够杀死感冒病毒

对付感冒病毒最有效方法就是依靠人体免疫系统。所以感冒应以支持疗法为主,要让孩子特别注意休息、大量饮水、饮食清淡,这可给免疫系统充分的支持。

感冒药只是帮助缓解症状,但不会缩短病程:

市面上的感冒药(如氨酚黄那敏、酚麻美敏、美敏伪麻、愈酚甲麻那敏、伪麻美芬等),基本上都是治标不治本的药,只能控制感冒表现出来的发烧、咳嗽、流鼻涕等症状,不会缩短感冒病程,因此用药控制症状并不能让感冒好得快,耐心等待宝宝自身抵抗力战胜疾病比较好。

那为什么很多人会热衷于吃感冒药,而且觉得感冒药是有用的呢?这是因为感冒药里所含的成分的确能缓解感冒引起的咳嗽、流鼻涕等症状,让孩子感觉更舒服一些,但却是“治标不治本”,不能根除感冒病因,感冒的痊愈只能依靠提高自身免疫力将体内的病毒打败,而感冒药对此毫无作用。也就说不论吃不吃药,病毒引起的普通感冒都需要5~7天的病程才能痊愈。

头孢等抗生素只有确实合并细菌感染时才需要

有时候感冒确实会伴有细菌感染,这时候需要使用一些抗生素,医生会斟酌使用,斟酌到用量既可以消灭病菌又不会危害到孩子的免疫力。

发烧是免疫系统对抗疾病的症状

发烧是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之一,是人体在调动免疫系统来对抗疾病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症状。体温的高低与疾病的严重程度通常不成正比,个人的体质不同,体温调节的敏感度也会不同。有的人轻微感冒就能烧得很高,有的人即使身上有严重感染也不见得有很高的体温。绝大多数情况下,宝宝发烧是由于感冒、耳部感染或者支气管、咽、扁桃体、肺部感染等引起的,这里说的“感染”可能是病毒感染,也可能是细菌等其他病原体感染。

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范围内推荐宝宝发烧时使用的最有效、副作用最小的退烧药是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下面分别介绍如何给宝宝用这两种药来退烧。

药品:对乙酰氨基酚

适用人群:3个月以上的儿童

服药剂量:每次每千克体重10-15毫克

服药时间:每4小时一次,一天最多5次

常见药品名称:泰诺林

药品:布洛芬

适用人群:6个月以上的儿童

服药剂量:每次每千克体重5-10毫克

服药时间:每6小时1次,一天最多4次

常见药品名称:美林

注意事项:脱水症、肾脏功能不好的患儿不适用,哮喘宝宝慎用

咳嗽是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的一种防御手段

宝宝咳嗽,家长们最大的担心就是怕转成肺炎,这是对咳嗽的认识误区。我们常说,咳嗽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症状,在这个症状背后,有一系列引起咳嗽的病因,比如感冒、比如哮喘、比如肺炎等都可以引起咳嗽。肺炎只是引起咳嗽的病因之一。而感冒引起的咳嗽是身体对感冒病毒入侵的一种防御手段,帮助清除呼吸道的分泌物,反倒容易避免进展为肺炎等更严重的疾病,所以国外有这样的一句话来形容咳嗽的积极意义,即“咳嗽是肺的看门狗”。

如果感冒三天后发烧、咳嗽症状无缓解或者加重,有可能继发肺部感染而患上肺炎。肺炎的典型症状可能包括持续高烧不退(通常39度以上),伴出汗和冷战;持续咳嗽,咳嗽加深、加重,或者是成串剧烈咳嗽;呼吸明显增快,以致呼吸困难;有“喘憋”,以致于脸被“憋”得通红或者口鼻周围青紫等。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刻就医,由医生评价孩子的病情来决定是否使用抗生素,是否进行其他更积极的治疗。

总结,就西医角度来说,病毒性感冒多喝水注意休息,吃药没用,7-10自己会痊愈。但是要注意如果出现细菌感染,则需要针对细菌使用抗生素。

中医看感冒

中医学中感冒主要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这两种感冒从病机、症状到用药选择截然不同。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风热感冒,是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

怎么区分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呢?

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的症状对比

风寒感冒

风热感冒

舌苔

舌苔白

舌苔黄厚,舌质红

鼻涕

鼻塞声重,流清涕

浊黄

咳嗽

白痰清稀,遇冷厉害,遇热缓解

黄痰,浓稠,遇冷有缓解,遇热咳得更厉害。

头痛

后脑勺痛

多为偏头痛

出汗

高烧恶寒,无汗

高烧不恶寒,无汗或者有汗

小便

清长

溲黄

大便

泄泻

便秘

口渴

不口渴或者口渴想喝热水

口干咽燥,想喝水而且想喝冷水

发烧

发热轻,畏寒

发热重

对症治疗

风寒感冒

风寒感冒应以辛温解表为主,治疗原则是解表散寒。常用的中药有麻黄、桂枝、紫苏、生姜、荆芥、防风、淡豆豉、葱白等。一般中成药中含有这些成分的就是治风寒感冒的,如果咳嗽,可以选择添加杏仁、枳壳、陈皮、贝母、橘红之类的药。

在家中也可用一些简单的方法,比如用生姜和红糖煮水。无论是吃药也好还是喝姜糖水也好,服完之后,避免着凉,注意保暖。吃完药可以再喝碗热粥,再睡一觉,如果出汗一般就会好了,但是注意不是大汗淋漓,感觉全身都出汗,汗出透了就可以了。

风寒感冒常用药

风热感冒的治疗原则是辛凉解表。常用的中药有银翘、金银花、菊花、薄荷、桑叶、板蓝根等,一般含有这些成分的中成药是治风热感冒的。如果发热较重,还可以配合服用双黄连等。感冒期间宜多喝水,饮食清淡,如果咳嗽、喉痛严重可以用梨煮水喝。

风热感冒常用药有:

小儿热速清口服液

柴胡、黄芩、金银花、连翘、葛根、板蓝根、水牛角、大黄。

清热解毒,泻火利咽。用于小儿外感风热所致的感冒,症见高热、头痛、咽喉肿痛、鼻塞流涕、咳嗽、大便干结。

治疗时一定要抓住主要的症状:高热、咽喉肿痛、流黄脓的鼻涕、干咳或者咳黄痰、大便干燥或者便秘。舌质红无苔,或者舌质红,尤其是舌尖红,黄苔。

这种药因为比较寒凉,所以吃到退烧就可以了。不要多吃,以免伤及孩子的脾胃。烧退后,或者咽喉肿痛消失后,以滋阴为主,多喝米汤、梨汁,或者山药煮水善后。

银翘解毒片:金银花,连翘,薄荷,荆芥,淡豆豉,牛蒡子(炒),桔梗,淡竹叶,甘草。

功效为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症见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等。

如果兼具了以上的风热感冒症状,同时还有比较严重的便秘,推荐使用中成药“防风通圣散”。

防风通圣散:防风、大黄、芒硝、荆芥、麻黄、栀子、芍药、连翘、甘草、桔梗、川芎、当归、石膏、滑石、薄荷、茯苓、白术。服用前请仔细阅读说明书。

防风通圣散是表里双解剂。既可以解表又可以攻里,有发汗达表,疏风退热的功效。症见壮热无汗,口苦咽干,二便秘涩,舌苔黄腻,脉数。临床常用于治疗感冒、头面部疖肿、急性结膜炎、高血压、肥胖症、习惯性便秘、痔疮等,属风热壅盛,表里俱实者。

其他风热感冒常用药

总结,从中医来看,要针对区分感冒的寒热,来针对的用药,常用的可以用感冒清热颗粒来治疗风寒感冒,也可以用紫苏叶泡水散寒;银翘解毒片和抗病毒口服液可以备着治疗风热感冒,蒲公英颗粒对于风热感冒的咽喉肿痛亲测有效。

对小孩来说,医院开的药都是针对风热感冒的药,他们从来没有开过风寒感冒的药。常用的有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桔贝合剂、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都对我家女儿的咳嗽黄痰有效,现在已经成为家庭常备药。

中医这个事情,还是有点复杂,还没有学明白。

赞赏

长按







































郑州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学研究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ngxiaoa.com/mxcd/13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