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分享大英博物馆修复敦煌巨作第六集

英籍匈牙利探险家与学者斯坦因在20世纪初从敦煌藏经洞盗买了大量珍稀文物,其中部分文物后来入藏于英国大英博物馆一间被称作“斯坦因密室”的房间内。

这其中就包括敦煌藏经洞出土最优秀的作品之一的《释迦牟尼灵鹫山说法图》,高近2.5米。

斯坦因曾赞叹这一巨大的刺绣品虽然有破损处,但依然“鲜亮闪耀”,而大英博物馆研究人员在近日的修复直播中感慨此作“保存至今就是一个奇迹!”这一巨幅织品明年将在日本奈良国家博物馆展出。为保证其运输、展出的安全,大英博物馆将重新评估它目前的状况,做一些必要的修复。

大英博物馆为此特别制作了“修复‘灵鹫山’”(ConservingVulturePeak)的视频,每周播出。(大美将陆续为大家分享该视频内容,每一集都很值得观看,让你更深入了解这件巨作的整个修复过程。视频在文末哦!)

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不同有色背衬

目前,在完成刺绣的清洁阶段后,修复工作将进行到下一个阶段。修复师们需要在使用新的布料来替换原来的修复布料时,考虑究竟如何使用颜色。(-年间,这幅刺绣曾被一位来自英国皇家刺绣学院的小姐E.A.Winter修复过。)

大英博物馆的高级织物修复师Monique表示,“当时修复布料的颜色有一部分混入了原来的衬里织料里,有时很难区分这两者。所以也许我们现在看到的颜色都有那么一点儿相似。”因此,修复师们需要在大英博物馆的工作室中收藏着的不同有色背衬中寻找合适的背衬,并根据样本思考颜色是如何在布料上发挥作用的,以及刺绣最终看起来会是什么样子的。

蓝色或橙色大多会作为一些刺绣作品的背景色。但修复师们觉得那样会导致喧宾夺主,所以希望在刺绣上能展现一些灰白的阴影。希望通过背景色来带出这些颜色,使这些颜色看起来更亮一些,并且使原作和衬背之间的区别更清楚一些。同时,这么做可以让人十分清楚地看到所有缺失的部分。Monique认为:“如果在这些缺失的区域放上颜色非常暗淡的布料,那么这件刺绣会展现出比我们目前所看到的更多的细节。也许这是一种欣赏这件刺绣以及充分了解原作的好方法。”

在进行寻找和比对后,修复师们将范围缩小到两种颜色。同时,作为修复工作的一部分,修复师们还要在刺绣表面和新的布料上装上一张非常结实的透明网。随后要做的是要辨认选中的颜色。修复师们通过博物馆的染色配方书,找到选中样本的配方(一种混合着一点黄、一点灰和一点棕的混合物),显示着每种颜色的不同比率。

大英博物馆的染色配方书

织物修复师Hannah表示,布料染色在织物修复的过程中十分常见。通常使用这种方法来染背衬的布料和支撑部分的布料。但由于材料特殊,所以每一步都要非常精确。通过制作一些样本,修复师们就可以在大面积染色和染新的支撑布料前试验这些颜色的不同组合结果。随后通过切割一块样品,测量它的重量,来确定染料的用量。

测量用量

在染棉线时需要用到一种染料粉末——晒牢维染料。在称出需要的粉末后,在烧杯里加水制成原液,然后加入需要的其他染料,直到得到特定的颜色。

这些颜色在浓缩形式下很难被区分出来,这种亮橙色其实是一种黄色

米黄色的支撑布料会用到三种主要的染料。随后,修复师用微量吸液管来量取需要的染料来制作混合物。通过将两种特定的比例混合,来获得想要的明暗效果。

在得到了棉布样品,还有染料和水后,接下来修复师们需要做的就是将它们一起加热大约两个小时,在加热的同时还要持续不断地搅拌它们。同时还要在里面加入了一种名为芒硝的添加剂,这种添加剂又被称为无水硫酸钠。芒硝能够确保颜色的一致性以及染料被均匀地吸收。

当它干燥的时候将会变成另外一个颜色,它将会比现在看到的颜色要浅

在直播最后,Monique解释了在这个阶段选择颜色的原因,其一是为了尽可能的减少将刺绣翻转的次数。因为下一个步骤是将刺绣翻转过来正面朝下,拆除修复内衬,到那个时候修复师无法看到刺绣的正面,因而也无法选择布料的颜色。

大英博物馆修复敦煌巨作:第六集

(本系列视频及文字内容来源自“澎湃新闻-古代艺术”。)

往期观看

大英博物馆修复敦煌巨作:第一集

大英博物馆修复敦煌巨作:第二集

大英博物馆修复敦煌巨作:第三集

大英博物馆修复敦煌巨作:第四集

大英博物馆修复敦煌巨作:第五集

-END-

了解更多

敬请







































白癜风有哪些表现
长春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ngxiaoa.com/mxcd/12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