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盆腔淋巴囊肿的治疗
2.经腹或腹腔镜手术治疗多次介入治疗无效或不除外恶性肿瘤复发者需手术治疗。手术入路分为开腹和腹腔镜两类。经腹手术的优点在于直视下有触感,可将囊肿壁较彻底切除,缺点是创伤大、术后恢复慢和住院时间长;腹腔镜手术成功率达90%,但需要训练有素的腹腔镜医师实施,手术损伤周围脏器的风险不亚于开腹手术,某种程度上淋巴囊肿的位置限制了腹腔镜的广泛应用。
3.中药物治疗祖国医学认为,妇科恶性肿瘤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后盆腔淋巴囊肿的形成大多由于创面渗液淋漓不断或久不收口,造成盆腔局部瘀血阻络、血不归经,使得湿热毒邪乘虚入侵,引发诸症,盆腔淋巴囊肿主要病机是瘀血与湿热。因此,治疗过程中辅以活血化瘀、消癥散结、清利湿热为原则。可选用外敷大黄与芒硝,研磨后按1∶1比例配比,温水调成糊状外敷于腹部治疗,其中,大黄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通经之功效,芒硝可泻火消肿、软坚散结。对于轻微压迫症状,囊肿体积较小,症状不影响生活者可于疼痛肿胀处予大黄及芒硝外敷,能取得较好疗效。大黄与芒硝配伍能利用高渗作用吸取组织中多余水分,外敷后可增加局部血流,使毛细血管开放增多,改善局部微循环,促进吸收,达到消肿、止痛、消炎的目的。但大黄、芒硝治疗淋巴囊肿周期长,起效慢,对于囊肿体积较大、压迫症状明显者不建议作为唯一的治疗手段。
4.盆腔淋巴囊肿合并感染的治疗革兰阴性杆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为淋巴囊肿感染的最主要致病菌,其次为革兰阳性球菌,这与恶性肿瘤患者抵抗力低下,肛门、会阴部毛囊定植菌经阴道逆行感染,或肠道定植菌发生移位有关。血液或囊内液送细菌培养等可明确致病菌,药敏试验结果可作为抗生素选择的依据。当感染较轻或病原微生物不明确时,首选广谱抗生素抗炎治疗,尽可能选择兼顾对革兰阴性菌及革兰阳性菌均较敏感的二、三代头孢,配合抗厌氧菌的硝唑类抗生素,大多能够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避免有创治疗。当感染较重,抗炎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选择超声引导下抽吸囊液并注入混有抗生素的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至清澈透明,抽吸完全、感染得以控制后进行硬化治疗。经阴道穿刺前需进行充分的阴道准备,包括阴道用药或阴道冲洗,穿刺术后加强会阴部位护理,保持外阴干燥,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后可口服益生菌制剂调节肠道菌群预防肠道菌群移位导致感染。
参考文献妇科恶性肿瘤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后淋巴囊肿诊治专家共识[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36(10):-.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