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怎么才能每天都收到这种文章呢?
答案:点击图片上边的《汉高讲堂》即可!
《图解刮痧拔罐艾灸贴敷养生法》
第三册(第81讲)
女性、男性常见病居家理疗法
——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既非炎症又非肿瘤,是单纯性乳腺增生、乳腺腺病、乳腺囊性增生病的总称,属于腺组织的一种良性增生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乳腺腺体数量增多,临床可见乳房肿块、乳房疼痛伴随月经失调或情志改变,少数患者还可出现乳头自发性溢液。
刮痧治疗
取穴:肝腧、脾腧、肾腧、膳中、合谷、足三里、三阴交、太溪、太冲。操作方法:患者取合适体位,施术者找准穴位后,进行常规消毒,然后在所选穴位上均匀地涂抹刮痧油或润肤乳。操作时,施术者一手持刮痧板,一手扶着患者。用刮板棱角刮拭,先刮背部肝腧、脾腧、肾腧,再刮手部合谷,最后刮下肢的足三里、三阴交、太溪、太冲。拔罐治疗
针灌法
取穴:肝腧、脾腧、肾腧、膻中、合谷、足三里、三阴交、太溪、太冲。操作方法:消毒后施术者将毫针快速刺入皮下,轻捻缓进,待患者感到局部酸、沉、胀,施术者感到针下沉紧,如鱼吞钩饵时,留针拔罐;10分钟起罐取针,再行套罐5分钟。
走灌法
取穴:肝腧、脾腧、肾腧。操作方法:患者取俯卧位,充分暴露背部。施术者取用适量凡士林涂于背部。根据患者的体形选择大小适宜、罐口光滑的玻璃火罐,以闪火法使之吸附于背部皮肤,注意罐内负压要适中,负压过大则火罐移动困难,过小则容易脱落。
从肝腧向下推移至肾腧,来回走罐至皮肤潮红为度,再在肝腧、脾腧、肾腧各留罐5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
刺络拔罐法
取穴:肝腧、肾腧。
操作方法:患者取俯伏坐位或俯卧位,施术者对所选穴位进行常规消毒,用三棱针点刺每穴3~5下。各穴拔罐,在负压的作用下,拔出少许血液,一般每穴出血8~10滴为宜。起罐后擦净皮肤上的血液,每日1次。
艾灸治疗
温和灸
取穴:膻中。
操作方法:患者取仰卧体位。施术者立于患者身侧,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距离皮肤2~3厘米,进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
每穴灸15~20分钟,灸至患者感到舒适、局部皮肤潮红为度,每日灸1~2次。
温针灸
取穴:肝腧、脾腧、肾腧、膻中、合谷、足三里、三阴交、太溪、太冲。操作方法:消毒后施术者将针刺入腧穴后并给予适当补泻手法而留针时,将纯净细软的艾绒捏在针尾上,或用一段长1~2厘米艾条,插在针柄上,点燃施灸。待艾绒或艾条烧完后除去灰烬,将针取出。
贴敷治疗
贴敷1
取穴:阿是穴。
用药:山慈姑50克,白芷、鹿角胶、穿山甲、血蝎各30克,麝香1克,植物油克,黄丹克。
用法:鹿角胶烊化,除麝香外其余药物研成细末,两者于植物油一同按药膏的制作方法熬至滴水成珠时用黄丹收膏,装瓶密封。用时取膏要适量,烘热,涂于牛皮纸上或棉布上,均匀撒上麝香粉,分别贴于穴位处。每日或隔日换药1次。
贴敷2
取穴:阿是穴。
用药:生地黄30克,木香、莪术各15克,食醋适量。
用法:上述药物共研细末,用食醋调成糊状,取适量涂于穴位上,盖上纱布,胶布固定。每日1次。
贴敷3
取穴:阿是穴。
用药:当归克,川乌、细辛、山慈姑、三棱、白芥子各60克,白芷50克,樟脑30克,植物油克,黄丹克。用法:上述前7味药物研成细末,与植物油一同按膏药的制作方法熬至滴水成珠时加入樟脑,用黄丹收膏,装瓶密封。用时取膏药适量,烘热,涂于牛皮纸上或棉布上,分别贴于穴位处。注意热敷时不可过热,防止烫伤皮肤,每日或隔日换药1次。贴敷4
取穴:阿是穴。
用药:玫瑰花、佛手、麦芽、香附、蒲公英各20克。
用法:上述药物均用保鲜品,一同捣烂后贴敷于患处,每日1次。
贴敷5
取穴:阿是穴。
用药:芒硝60克,天南星、山慈姑、露蜂房、佛手各20克,乳香、没药、血蝎各10克。
用法:上述药物共研细末,用清水调成糊状,取适量涂于穴位上,盖上纱布,胶布固定。每日1次。
贴敷6
取穴:阿是穴。
用药:青皮克,桃仁60克,米醋适量。用法:将青皮金隅米醋中24~48小时,然后风干,研成细末后用水调成糊状,取适量涂于患处,盖上纱布,胶布固定。每日1次。(待续)作者:王宏才
汉高讲堂ID:hgjt(长按可复制)
很多朋友来感谢我们,其实最应该感谢的是那些无私把这些文章传递出去的人,你们是最伟大无私的。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内容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乐键个人(爱心联盟)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