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药而医为上医,按摩8穴位,对付8种常见

不药而医为上医,按摩8穴位,对付8种常见病

每个人的体内有8个实用的养生穴位,可治8种常见急慢性疾病。如果您提前瞭解这方面的穴位按摩知识,当自己或他人病痛发作时,可通过按摩相应的养生穴位,及时有效的缓解症状。

1、治休克掐压人中穴——刺激人中穴有升高血压、兴奋呼吸中枢的作用。

当中风、中暑、中毒、过敏时突然出现昏迷、呼吸停止、血压下降、休克等情况时,用拇指尖掐压患者人中穴可起到急救作用。

人中穴位于人体鼻唇沟的中点,是一个重要的急救穴位。主治癫狂痫,中风昏迷,小儿惊风,面肿,腰背强痛等症。

我们常说“掐人中”,这句话在人晕倒的时候用的最多。当然掐人中只是一种简便的应急急救措施,医院联系,进一步抢救,以免延误病情。

2、止鼻血捏脚后跟

鼻子出血时,马上用拇指和食指捏脚后跟(踝关节及足跟骨之间的凹陷处),左鼻出血捏右脚跟,右鼻出血捏左脚跟,约3分钟可止鼻血。

3、止咳嗽指压少商穴——少商穴在大拇指外侧,距指甲角—分处。

咳嗽不止时,可用拇指和食指紧压少商穴,至有酸痛感为度,可止咳嗽。

除了按摩,少商穴有一个刺激方法,就是刺血疗法。少商是井穴,在这里放血可以减轻咽喉的疼痛。这是因为肺怕热,喜清凉。少商放血就相当于将肺经过热的气血引出去,还肺一个清凉的天地。刺血的时候,先用酒精将针和皮肤都消毒,然后捏起一点点少商处的皮肤,用针快速在皮肤上刺两下,同时挤三到五滴血,然后迅速用棉棒轻轻按住,以便于止血。

少商穴最擅长治疗的一个病症是咳嗽。秋天时,很多人会时不时地咳嗽几声,严重的甚至咳出血来,咳得头痛。这时候大拇指上的少商穴是止咳嗽的特效穴。

4、治便秘点压天枢穴——天枢穴以治疗肠胃疾病为主。

主治疾病为:便秘、腹胀、腹泻、脐周围痛、腹水、肠麻痹、消化不良、恶心想吐等症。

便秘患者大便时以左手中指点压左侧天枢穴(位于肚脐左侧2寸),感觉有明显酸胀感即按住不动,坚持1分钟左右,有便感,然后屏气,以增加腹内压,稍后即可排便。

天枢是大肠之募穴,是阳明脉气所发,主疏调肠腑、理气行滞、消食,是腹部要穴。大量实验和临床验证,针剌或艾灸天枢穴对于改善肠腑功能,消除或减轻肠道功能失常而导致的各种证候,具有显著的功效。

5、降血压按压劳宫穴——劳宫穴五行属火,具有清心火,安心神的作用。

高血压患者生气、暴怒、激动或劳累时,血压可急剧上升,此时按压劳宫穴(屈指握拳,中指与无名指尖之间所对的掌心中),可使血压逐渐恢复正常。

握拳,中指尖所指处即是劳宫穴。高血压患者因生气、暴怒或激动使血压急剧上升时,可按压劳宫穴,用大拇指从另一只手的劳宫穴开始按压,逐个按到每个指尖,左右手交替按压。按压时要保持心平气和、呼吸均匀。按压后突然升高的血压可得到缓解。

6、止头痛按压太阳穴

头痛发作时,患者自己可用双手食指分别按压头部双侧太阳穴(在眉梢与外眼角中间向后一寸凹陷处),按压至胀痛,并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约1分钟,头痛可减轻。

太阳穴是人头部的重要穴位,当人们长时间连续用脑后,太阳穴往往会出现重压或胀痛的感觉,这就是大脑疲劳的信号。这时按摩太阳穴可以给大脑以良性刺激,能够解除疲劳、振奋精神、止痛醒脑,并且能继续保持注意力的集中。

太阳穴在中医经络学上被称为“经外奇穴”,也是最早被各家武术拳谱列为要害部位的“死穴”之一。现代医学证明,打击太阳穴,可使人致死或造成脑震荡使人意识丧失。太阳穴的主治病症为:头痛、偏头痛、眼睛疲劳、牙痛等疾病。

7、止胃痛按揉足三里穴

胃痛时,可用双拇指按揉双腿足三里穴(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待有酸痛麻胀感后3—5分钟,胃痛可明显减轻。

足三里是一个能防治多种疾病、强壮身心的大穴。传统中医认为,按摩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

8、止呕吐指压内关穴

呕吐时,可用中指压内关(在掌面腕横纹上二寸,两筋之间)止呕。压时有酸胀感说明按准穴位,2分钟后恶心呕吐可缓解。

内关穴有疏导水湿、宁心安神、理气镇痛之功效。主治心痛、心悸、胸闷气急、呃逆、胃痛、失眠、孕吐、晕车、手臂疼痛、头痛、眼睛充血、恶心想吐、胸肋痛、上腹痛、心绞痛、月经痛、腹泻、精神异常等。

把“脾经”打通,可以预防“突发大病”

 ......

人没有事的时候,多按摩一下脾经,人如果经常让“脾经”畅通,可以预防很多“突发大病”。

 脾胃是人体的能量之源头,它们管着能量的吸收和分配,中医学脏腑生理功能认为:人体气血津液的生化,依赖于脾所消化吸收的食物营养精微物质,因此,脾为气血生化之根源,又称脾为后天之本、人体之仓廪也。故古代医学家有一句格言脾旺百病除,思发于脾,而成于心。脾气健旺则气血旺盛;若脾气虚弱,食欲便会减少,则面色淡而无华,?脾气虚,则血少,血少则发无以得生。   脾为后天之本,充养全身,脏腑局部之正气亏虚,亦与脾脏有着密切的联系。通常来说,脾胃虚弱是很多疾病的根源。中医认为脾脏有摄血统血的功能,同时脾脏和胃同为中焦,为决渎之官,和胃相表里。正气源于水谷精气,亦即李东垣所论的胃气、元气。胃气和元气的盛衰,又与脾之功能强弱有内在联系,脾旺则正气充盛,脾弱则正气不足。   脾脏是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占全身淋巴组织总量的25%,含有大量的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是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中心,通过多种机制发挥抗肿瘤作用。首先,脾的主要功能是过滤和储存血液。它是人体的血库,当人体休息、安静时,它储存血液;当处于运动、失血、缺氧等应激状态时,它又将血液排送到血循环中,以增加血容量;其次,脾脏犹如一台过滤器,当血液中出现病菌、抗原、异物、原虫时,脾脏中的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就会将其吃掉;脾脏还可以制造免疫球蛋白、补体等免疫物质,发挥免疫作用。   古代医家认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护脾胃,注意饮食营养,患病治病时,用药及忌口均要顾及脾胃。   健脾常用食物   常用中药:人参、党参、白术、山药、大枣、茯苓、薏苡仁、莲米、芡实等。   常用食物:糯米、黄花菜、蕈类、鸡、鹌鹑、羊奶、葱、蒜、豆豉等。   常用药膳:参枣米饭、益脾饼、山药饼、茯苓包子、山药面、大枣粥、红枣炖兔肉等。开胃健脾药膳适用于消化力弱、食欲不好、食后腹胀、积食腹泻,恶心呕吐、气虚症状不明显,需与健脾益气药膳区分。   养脾健脾,我们就要注意多疏通脾经。脾经起于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沿足内侧赤白肉际上行,经过核骨小头后(第一跖骨小头),上行到内?前边,走到小腿内侧,沿胫骨后边走行,当走到内踝以上8寸的部位,分叉出足厥阴肝经之前,经过膝膑,沿大腿内侧前缘,进入腹部,归属于脾,联络胃。向上穿过横膈,沿食管两旁上行,联系舌根,散布在舌下。它有一支脉,从胃分出,上行穿过膈肌,注入心中,交于手少阴心经。   身体有一些不适,可以坚持每天按摩脾经的大都、商丘两穴各3分钟。大都在右脚大脚肢左边靠近较低1厘米处,商丘在脚腕凹处;坚持按摩小腿脾经,再加上肾经的复溜穴可治痛风。复溜穴在小腿肚后面,靠近脚腕约5厘米。脾经共有21个穴位,11个穴位分布在下肢内侧面,10个穴位分布在侧胸腹部。首穴隐白,末穴大包。其中隐白、太白、公孙、商丘、三阴交、地机、阴陵泉、血海、冲门都是一些比较常用的穴位。 脾经穴位对妇科病也颇有疗效。许多女性在经期也会出现脸部浮肿,月经量多,颜色淡的症状,这就是脾虚。脾是运化水湿的,当脾气虚就不能正常引导身体的排泄,牵连到体表就会出现水肿。补充脾气用背俞穴最有效,在肩胛骨最下面靠近第七脊椎,向下数到第十一脊椎,从正中线向外1.5寸就是脾俞穴。可以采用艾灸或者拔罐的手法来调节脾气,艾灸3分钟或拔罐5分钟,效果最佳。同时,少吃酸味、多吃甘味的食物,以滋养肝脾两脏,对防病保健大有裨益。   脾虚的饮食禁忌   饮食要清淡,肥腻油炸等不易消化的东西不能多吃。   味道过于咸或辣的也要少吃,应多吃稀软容易消化的食物,可以多熬小米粥喝。   多吃甘温之物,如板栗、山药、红枣等。

  忌吃寒凉之物,如鸭肉、梨子等。

奶结和乳腺炎治疗是有区别的

奶结和乳腺炎的区别

乳腺炎常见的主要有两种类型:

1.急性单纯乳腺炎初期主要是乳房的胀痛,局部皮温高、压痛,出现边界不清的硬结,有触痛。这种单纯性的乳腺炎通过几次按摩就可以避免打吊针的痛苦了。

2.急性化脓性乳腺炎局部皮肤红、肿、热、痛,出现较明显的硬结,触痛更加,同时病人可出现寒战、高热、头痛、无力、脉快等全身虚状。此时腋下可出现肿大的淋巴结,有触痛,化验血白细胞计到升高,严重时可合并败血症。医院打消炎针,等炎症消后再做疏通,因为输液只能起到消炎的作用并不能疏通乳腺,为了避免乳腺炎的再次发生建议各位妈妈首先让乳腺得到通畅。

奶结和乳腺炎的区别:

一般乳房里都会有类似硬块之类的东西,碰着不痛,就不是奶结,不必处理。如果痛,就是奶结,需要处理。如果痛,并全身冰冷无力,继而发高烧,就是乳腺炎。务必马上降温处理,考虑消炎处理。

奶结和乳腺炎的预防:

1.饮食清淡,多喝水自然多产奶,没必要浓汤

2.多做手臂大绕环的动作,每天都做

3.睡觉尽量仰卧,不要压到乳房。

4.如果是躺着喂奶,务必用另一侧手托住乳房,尽量使乳房侧面不贴着床。

5.抱小孩时不要压迫乳房,一个姿势不要太久。

6.心情放松,不要着急上火。

7.最好不要尝试躺一边喂两边,一次两次也许没事,多几次,可能中招!

奶结和乳腺炎的处理方法

1.若高烧,务必马上物理降温,用酒精搓手心脚心,心口,后背,太阳穴。然后捂被子出汗。找专业的催乳师把淤积的奶水挤出后也可立即退烧。

2.高烧考虑消炎。阿莫西林和阿奇霉素不影响喂奶,其他消炎药都会影响。

3.用鲜蒲公英、银花叶各60克洗净加醋或酒少许,捣烂外敷。用宽布带或乳罩托起乳房。或用鲜蒲公英、鲜菊花叶捣烂成汁后外敷患处,每日1次,3日为1疗程。

4.毛巾热敷五分钟后,找专业的催乳师揉并挤奶

5.鲜葱g煎汤后,先熏后洗患侧乳房,每日3~5次,2日为1疗程。

6.用白酒加盐,纱布蘸湿敷硬块。

7.用发好的面敷整个乳房(露出奶头和乳晕),工具还包括纱布,保鲜膜和白胶布。

8.鲜仙人掌适量去皮刺后捣烂外敷患处,每日1次,3日为1疗程。(有回奶的可能性)

9.敷硫酸镁(药店可买)

10.拍同侧的手臂的打预防针处,一般拍两个小时以上,同时配合挤奶(需要家人帮助,建议找专业的催乳师帮忙))

11.冲热水澡后,马上给饿了的孩子吃

12.芒硝以1:5的比例溶于开水中,用厚纱布蘸药液热敷于患处,每次20~30分钟,每日3次,3日为1疗程。(有回奶的可能性)

一般奶结和乳腺炎,仔细检查,可能再乳头上找到一个小白点。处理办法两个:1.用红霉素眼膏朝一个方向擦,擦掉2.用75%酒精棉擦牙签,然后用牙签侧面把小白点表面那层膜刮开,直到那个点能挤出奶滴为止。不太疼最好不用指甲或者针挑破,会发炎。一定要有心理准备,没有那么快好,一般要四天以上,所以一定要放松心情。

治疗乳腺炎的食疗,

1、蒲公英粥

蒲公英60克金银花30克粳米50~克。

先煎蒲公英、金银花,去渣取汁,再入粳米煮作粥。

任意服食。

清热解毒。适用于乳腺炎、扁桃体炎、胆囊炎、眼结膜炎等症。

2、金针猪蹄汤

鲜金针菜根15克(或用干金针菜24克)猪蹄1只。

将鲜金针菜根与猪蹄加水同煮。

吃肉,喝汤。每日1次,连吃3~4次。

清热消肿,通经下乳。适用于乳腺炎、乳汁不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ngxiaoa.com/mxyy/55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