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川楝子临床应用研究

川楝子为楝科植物川楝的果实,具有舒肝,行气止痛,驱虫等作用。用于胸胁、脘腹胀痛、疝痛、虫积腹痛。《神农本草经》云:“主温疾,伤寒大热烦狂,杀虫疥疡,利小便通道”,李东垣认为:“主下部腹痛,心暴痛,《本草纲目》称其能“治诸疝虫痔”,导小肠、膀胱之热。从古代许多文献记载可以看出川楝子有多方面功效,现对近20年来川楝子的临床应用情况综述如下。

1、胃病

川楝子有理气止痛的功能,止痛的效果优于延胡索,用于胃痛,不论寒热虚实均无其弊,肝气犯胃者重用之30g,砸碎煎之甚佳。配人栀子干姜汤中可治郁火胃痛拒按、口苦心烦。川楝子现代临床多用来治疗胃病、胆病,用金铃子散(川楝子、延胡索)加半夏泻心汤治疗肝胃气滞,肝胃郁热,脾胃虚寒之胃脘痛例,结果总有效率93.6%。同样应用金铃子散加味治疗消化性溃疡中胃气不和50例,结果临床症状痊愈率81.6%,减轻率16.3%。有临床以川楝子为主,加生地、沙参等治疗萎缩性胃炎45例,总有效率达到93.3%。

2、胁痛

川楝子人肝经临床常用于治疗胁痛,用于胆系病证有较好的疗效,用川楝子、枳壳、郁金为主,加大黄、芒硝、金钱草等治疗胆石症气郁型60例,结果痊愈36例,显效15例,好转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用川楝子与海金沙、柴胡、鹅不食草等治胆石症23例,20天痊愈17例占73.9%。

3、淋证

川楝子人肝、小肠及膀胱经,味苦性寒,善清肝、小肠、膀胱之火,既有导湿热下行之功,又有理气止痛之效。有学者从临床治疗中观察到,川楝子对于自觉尿道灼痛者更为适用,其消除症状和镇痛的作用,较其它中药更有效。现代药理实验证明,川楝子对白色念珠菌、新生阮球菌和大肠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故对治疗急性泌尿道感染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临床妇乐冲剂用于盆腔炎、附件炎、子宫内膜炎等引起的带下、腹痛。

4、急性乳腺炎乳痈

将苦楝子皮和仁捣碎晒干,炒微黄研细末,每服9g,治疗急性乳腺炎未化脓者34例,服药2~4次3天内均治愈。川楝子水煎液加入红糖、黄酒治疗乳痈30例,均为产后不足3个月的妇女,其中27例痊愈,2例好转,1例无效。

5、带状疱疹

近年临床上以川楝子为主药治疗带状疱疹及其发生前后引起的诸般疼痛,收到了良好的疗效:以四逆散加川楝子,水煎服治疗疱疹前神经痛,疗效良好且多年不再复发;龙胆泻肝汤加川楝子,水煎服治疗疱疹期神经痛,11剂后皮损基本痊愈;以小瓜萎散佐以川楝子,水煎服治疗疱疹后遗神经痛,8剂后疼痛基本消除。

6、皮肤病

川楝子性味苦寒,是治疗寄生虫常用药,近年来,唐伟等以之外洗治疗与螨虫、真菌感染有关的皮肤病,疗效独特。川楝子能杀虫抑制真菌生长,并有去死皮的作用,临床运用时应根据其发病部位的不同掌握该药用量及配伍组成,如治疗面部毛囊虫皮炎、痤疮类病证,一般用量10~20g,并应配伍养血润肤,具有养颜美容之佳品当归、紫草之类。

7、男性睾丸疾病前列腺炎

川楝子汤由川楝子配伍陈皮等组成,临床用于治疗睾丸鞘膜积液有较好的疗效;用川楝子配伍肉桂等治疗睾丸疼痛60例,结果有效率81.7%,有报道治疗缩睾证8例全部恢复原位。有报道使用复方川楝子汤治疗急慢性前列腺炎,其中11例急性前列腺炎患者全部治愈,慢性前列腺炎患者76例中,痊愈41例,显效26例,总有效率为97.3%。

另外,川楝子还与其它药物配伍治疗肠粘连,达到行气开郁、散结止痛之效。

值得特别注意的一点:川楝子的现代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都证明有较强的毒性,大多在服药后1-2h内出现消化不良反应,胃肠道刺激症状、腹痛、恶心、呕吐、腹泻。可发生急性中毒性肝炎。出现转氨酶升高,黄疸,肝大叩痛。对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神昏、嗜睡、烦躁。甚至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并可引起内脏出血,造成循环衰竭,对肾脏亦可造成损害,出现蛋白尿等,症状严重可致死亡。曾有病例患者口服过量致中毒,常用量为3—9g入汤剂,病例患者超过极量达20倍以上故导致中毒。

猜你喜欢:

世界上最奇葩的教育——中医

民间中医都是“非法行医”成长起来的!

为什么说真正的中医一定在民间?

西医永远不可能治好你的病,救你的只能是中医!

金鸡一鸣,圣人必出,世界巨变!

中医兴则中国兴,中医亡则中国亡。

科学正在追赶中医,中医将变成科学前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ngxiaoa.com/mxyy/53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