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有言:"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又言:“脾者,谏议之官,知周出焉。”脾胃为人体的中州之土,看似底蕴深厚,但这脾胃其实也很脆弱,稍不留神就可能出现脾胃功能失调,该如何治疗呢?本文搜集了24种治疗方法,值得细读哟~
1燥湿和胃适用于湿滞脾胃证,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口中黏腻,恶心呕吐,嗳气吞酸,肢体沉重,怠惰嗜卧,腹泻,舌苔白腻而厚,脉缓,常用平胃散(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生姜、大枣)加减。
若吐泻明显,应行气化湿,和胃止呕,宜用不换金正气散(厚朴、藿香、甘草、半夏,苍术、陈皮、生姜、大枣)。
若为外感风寒,内伤湿滞,上吐下泻,发热,恶寒,无汗,头痛,胸膈满闷,脘腹疼痛,舌苔白腻,脉缓,应解表化湿,理气和中,宜用藿香正气散(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半夏、白术、陈皮、厚朴、桔梗、藿香、甘草、生姜、大枣)。
若夏月饮食不调,湿伤脾胃,吐泻明显,宜健脾化湿,升清降浊,多用六合汤(砂仁、半夏、杏仁、人参、白术、藿香、扁豆、赤茯苓、木瓜、厚朴、甘草)。
2清热祛湿适用于湿热阻滞中焦,上吐下泻,胸脘痞闷,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宜用连朴饮(制厚朴、黄连姜汁炒、石菖蒲、制半夏、炒香豉、焦山栀、芦根)。
若湿热阻滞,吐泻,腹痛转筋,宜清热利湿,升清降浊,多用蚕矢汤(晚蚕砂、生薏苡仁、大豆黄卷、陈木瓜、川黄连、制半夏、黄芩、通草、焦山栀、陈吴萸)。
若湿热邪在气分,湿重于热,头痛头晕,恶寒,身热不扬,胸部憋闷,呕恶不饥,食欲不振,便溏不爽,小便黄褐,舌苔白腻,脉濡缓,宜清利湿热,宣畅气机,用三仁汤(杏仁、白蔻仁、飞滑石、白通草、竹叶、厚朴、生薏苡仁、半夏)或用藿朴夏苓汤(藿香、半夏、赤苓、生薏仁、白蔻仁、猪苓、淡豆豉、泽泻、厚朴)。
若湿热阻滞肠道,身热,下利黏腻臭秽,肛门灼热,口干作渴,汗出,苔黄脉数,宜用葛根黄芩黄连汤(葛根、黄芩、黄连、炙甘草)。
3清热止痢大道至简,是宇宙万物发展之规律,是中华文化之精髓,是中华道家哲学,是大道理极其简单,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出自老子的《道德经》。大道至简,不仅被哲学流派道家、儒家等所重视,也是人生在世的生活境界。
大道至简,大道无形,大道无法,这是一种大道自然、返朴归真的高级功态。在这种清净无为、忘我无私、天人合一的状态中,不求长功,功力自然上长;不求治病,身心自然调整;不求功能,功能自然显现;你不求大小周天,百脉自然畅通,最深刻的真理是最简单最普通的真理。把最复杂的变成最简单的,才是最高明的。最伟大的人仅仅因为简单才显得崇高。
大道至简,人生亦简。开悟,深奥了就简单,简单了才深奥,从看山是山,到看山是山,境界不一样,从简单到复杂,再从复杂到简单,就是升华。生活的意义在于简单,人修炼到一定程度,会淡泊一些事,会简单,你可以理解别人,但别人不一定理解你,其实人不在理解,在认同。
精于心,简于形。拷问灵魂这是人的终极问题,简不仅是一种至美,也是一种能力、一种境界。看透了不说透,高境界;朦胧地看,心透;透非透、知未知,故意不看透,才是透彻;知道世事看不透,就是透,透彻后的不透彻,明白后的不明白,难得糊涂是真境界。
“大道至简”是做人的智慧,做人做事要将一件复杂的事情化为简单,那是需要智慧的。将繁杂的事情回归到简单,要有智慧、能力,也要有决心。有智慧的人都喜欢大道至简,因此,功和利,不可趋之若鹜;名和财,不可为之所累。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我们要简简单单的做人,踏踏实实的做事,用智慧化难为简。
为名利尽抛宠辱,清纯似儿时天真的童贞,朴实如父辈耕耘的沃土,只有心情平静的人方能视见“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的悠闲,听闻“荷风送秋气,竹露滴清响”的天籁,感受那“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空旷。陶渊明就是这样的人,所以他能够吟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绝句;欧阳修也是这样的一个人,所以他在谪居时仍能悠然自得的写出《醉翁亭记》。
大道至简,人生亦简。简不是物质的贫乏,而是精神的自在;简不是生命的空虚,而是心灵的单纯。大道至简是最高的道理往往是最简明的,人要学会简单、简朴生活、简捷行事,放下自己的私心杂念,当超出自我欲望的牢笼,当真正忘记自己的思想,忘记自己的意识,进入忘我忘物的状态。
人生的繁出于惑,以“仁”抗拒诱惑,以“智”解除困惑。不惑,才是人生由繁入简的标志。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人生百态,须当从一而终。乐以忘忧,简以存真,才是人生的“大道至简”。
有个大道至简、平常心是道的故事:一个行者问老道长:“您得道前,做什么?”老道长:“砍柴担水做饭。”行者问:“那得道后呢?”老道长:“砍柴担水做饭。”行者又问:“那何谓得道?”老道长:“得道前,砍柴时惦记着挑水,挑水时惦记着做饭;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老道长和行者的对话让我们开悟,许多至高至深的道理都是含蕴在一些极其简单的思想中。
大道至简,人生易简。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生存方式和生活道路,走过岁月、走过生活,心里有许多的感慨,一切放下,一切自在;当下放下,当下自在,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并不需要放在心里,人生的很多负担并不需要挑在肩上。一念放下,才能感受到简单生活的乐趣,才能感受到心灵飞翔的快感。要想改变一些事情,首先得把自己给找回来。我们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我们应该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我们要用最少的悔恨面对过去,用最少的浪费面对现在,用最多的梦面对未来。
天地之道,简易而已。人生苦短,诸事不想太复杂,简单生活。人生这部大戏一旦拉开序幕,不管你如何怯场,都得演到戏的结尾。成长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在于有些路段,只能自己寂静地走,快乐工作、简单生活才是幸福生活,人要懂得知足常乐,所有的哀伤、痛楚,所有不能放弃的事情,不过是生命里的一个过渡,你跳过了就可以变得更精彩。
最好的生活就是简单生活,一盏茶,一张桌,一处清幽,日子平淡,心无杂念。可是简单的生活却需要百般的努力,这样才会无忧无虑欣然享受生活。生活总的来说是完美的,不完美的是心态,不懂得欣赏的人,就会用挑剔把一切变得有残缺。简单做人,率性而为,把握分寸,随遇而安,坦然接受现实;简单做事,不惹事、不生事、不怕事,不悔、不怨、不惜自己所做的事。
人生就是一场漫长对抗,有些人笑在开始,有些人却赢在最终。试着微笑,试着回眸,放松自己,不强求、不萎靡、不浮躁。简单生活,随心、随性、随缘,做最好的自己,知足、微笑、淡然,即使再苦再累,只要坚持往前走,属于自己的风景终会出现。
生活容不容易,关键看你怎么活。处境在于心境,心境改变了,处境也会改变。你向生活要得越多,你就会变得越紧张、越复杂,生活也就越不容易。反之,你对生活要求的越少,就越容易满足,越容易快乐。江山明月,本无常主,得闲便是主人;大道至简,活在当下,知足便能常乐。
悟入无怀之静境,一轮之心月独明,尽显心静之境界;心静自然从容洒脱,持心若水笑面人生,更现心静之魅力。人生在世,平淡才是最真,静默才是最美,生命里最持久的不是繁华,而是平淡,不是热闹而是清欢。保持一颗童心,不开心的时候,心无遮拦地向朋友倾诉烦恼,开心的时候,肆无忌惮地开怀大笑,也许所有的忧愁会在倾诉中流走,所有的紧张会在大笑中释放。像孩子一样,简单生活,快乐生活,保持心灵原生态,一切都是美好的。
生命里总有一个故事,想讲述却难以开口,就这样在心底,渐渐谱成了曲。人就是这样,得不到的永远向往,失去了的,才会觉到珍贵。所谓的,得失、情缘、风景、驿站,都在时光的尘烟中,慢慢淡散。虽然,有些事情放下很难,但是,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终究会走远。
人的一生,注定要经历很多。红尘路上,有朗朗的笑声,有委屈的泪水,懵懂的坚持着,有成功的自信,有失败的警醒,每一段经历注定珍贵。生命的丰盈缘于心的慈悲,生活的美好缘于拥有一颗平常心,生活简单让人轻松快乐,想法简单让人平和宁静。因为简单,才深悟生命之轻,因为简单,才洞悉心灵之静。
适用于湿热痢疾,下利赤白,里急后重,腹痛便脓血,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多用芍药汤(芍药、当归、黄连、槟榔、木香、甘草、大黄、黄芩、官桂),清大肠湿热,调和气血,推荡积滞,通因通用。也可用黄芩汤(黄芩、芍药、甘草、大枣)、香连丸(黄连、木香)、白头翁汤(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
若下痢日久,阴血不足,应清热解毒,滋养阴血,选用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甘草、阿胶)。
4消食导滞适用于饮食停滞,消化不良,脘腹痞闷胀满,嗳腐吞酸,恶食呕逆,或大便泄泻,舌苔白腻,脉滑,应消食和胃,用保和丸(山楂、神曲、半夏、茯苓、陈皮、连翘、萝卜子)。
若饮食停滞,湿热内阻肠胃,脘腹胀痛,便溏不爽,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数,宜消导化积,清热祛湿,多用枳实导滞丸(大黄、枳实、神曲、茯苓、黄芩、黄连、白术、泽泻)。
若积滞内停,湿热内蕴,脘腹痞闷胀满,大便不通,则宜行气导滞泄热,用木香槟榔丸(木香、槟榔、青皮、陈皮、莪术、香附、枳壳、黄连、黄柏、大黄、牵牛)。
若饮食停滞,脾虚气滞,胸脘痞闷,不思饮食,宜健脾行气,多用枳术丸(枳实、白术、荷叶)或用曲蘖枳术丸(枳术丸加炒神曲、炒麦蘖)、橘半枳术丸(枳术丸加橘皮、半夏)、香砂枳术丸(枳术丸加木香、砂仁),健脾行气,消食化积。
若饮食内停,脾胃虚弱,则应健脾益气,和胃消食,多用健脾丸(白术、木香、黄连、甘草、白茯苓、人参、神曲、陈皮、砂仁、麦芽、山楂、山药、肉豆蔻)或资生丸(白术、人参、薏苡仁、茯苓、桔梗、藿香叶、甘草、白扁豆、莲子肉、怀山药、芡实、炒麦芽)。
5益气健脾适用于脾胃气虚,面色苍白,语声低微,四肢无力,食少便溏,舌质淡,苔白,脉细弱,多用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加减。兼有胸脘痞闷不舒,应用异功散(四君子汤加陈皮),益气健脾,行气和胃。兼有痰湿,咳嗽,痰多稀白,恶心呕吐,应用六君子汤(四君子汤加陈皮、半夏),益气健脾,化痰止呕。兼有中焦气机阻滞,脘腹胀满,纳呆嗳气,宜用香砂六君子汤(四君子汤加陈皮、半夏、木香、砂仁),益气健脾,理气和胃。
若脾胃虚弱,饮食减少,便溏泄泻日久,或恶心呕吐,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脘腹痞闷,舌淡苔白,脉沉细虚弱,应益气健脾,渗湿止泻,多用参苓白术散(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莲子肉、砂仁、白扁豆、薏苡仁、山药、桔梗)或七味白术散(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木香、藿香叶、葛根)。
若脾胃气虚,清阳下陷,面色苍白,自汗,渴喜温饮,少气懒言,倦怠乏力,肢体软弱,大便稀溏,或发热,或脱肛,子宫脱垂,或泄泻日久,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虚弱,或脉洪而虚,应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宜用补中益气汤(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橘皮、当归、升麻、柴胡)或举元煎(人参、炙黄芪、白术、炙甘草、升麻)、升陷汤(生箭芪、知母、桔梗、升麻、柴胡)。
6温中祛寒适用于中焦虚寒,面色苍白,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脘腹冷痛,喜温喜按,腹泻便溏,四肢不温,舌淡,苔白滑,脉沉细或沉迟无力,宜用理中丸(干姜、人参、白术、炙甘草)。
若中焦虚寒,四肢厥冷,应温阳祛寒,益气健脾,宜用附子理中丸(炮干姜、黑附子、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
若脾胃虚寒(多见于慢性胃炎及部分消化性溃疡患者),可用香砂六君子汤(广木香、砂仁、党参、白术、云苓、炙甘草、制半夏、陈皮)温中健脾。兼有痰湿内停,应益气健脾,温化痰湿,宜用理中化痰丸(干姜、人参、白术、炙甘草、姜制半夏)。
7涩肠止泻适用于久泻久痢,脾肾虚寒,五更泄泻,不思饮食,腹痛,腰酸肢冷,神疲乏力,面色苍白,或久泻不愈,舌淡苔白,脉沉迟。应温补脾肾,涩肠止泻,多用四神丸(肉豆蔻、补骨脂、五味子、吴茱萸、生姜、大枣)。
若久泻久痢,大便滑脱不禁,腹痛喜温喜按,或下痢赤白,或便脓血,日夜无度,里急后重,脐腹疼痛,倦怠少食,舌淡苔白,脉沉细虚弱,属脾肾虚寒,宜温补脾肾,涩肠固脱,多用真人养脏汤(人参、当归、白术、煨肉豆蔻、肉桂、炙甘草、白芍、木香、炙罂粟壳、诃子)。若久痢不愈,便脓血,色暗不鲜,小便不利,腹痛喜温喜按,属中焦虚寒,宜温中涩肠,应用桃花汤(赤石脂、干姜、粳米)。
若滑泄不禁,可用赤石脂禹余粮汤(赤石脂、禹余粮)涩肠止泻。
8温阳止血适用于脾阳不足,中焦虚寒,大便下血,或吐血,血色暗黑,面色萎黄,四肢不温,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宜用黄土汤(灶心黄土、炮附子、干地黄、白术、阿胶、黄芩、甘草)。
9扶脾抑肝适用于脾虚肝乘,腹痛,肠鸣泄泻,每在精神抑郁或情绪紧张时发生腹痛泄泻,泻后仍腹痛,苔白脉弦,宜用痛泻要方(白术、白芍、陈皮、防风),若久泻,可加炒升麻。
10健脾杀虫适用于小儿虫疳,脾胃气虚,面黄肌瘦,肚腹胀大,四肢枯细,发焦目暗,多用布袋丸(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夜明砂、芜荑、使君子、芦荟)。
11泻脾胃伏火适用于脾胃伏火,口疮口臭,烦渴易饥,口燥唇干,或弄舌,舌红脉数,宜用泻黄散(藿香叶、山栀仁、石膏、甘草、防风)。
12泻下热结适用于阳明腑实,大便秘结数日不下,脘腹痞满,腹痛拒按,潮热谵语,手足然汗出,舌苔黄燥,或焦黄起刺,或焦黑燥烈,脉沉实,或热结旁流,或热厥,或发痉,或发狂,或喘满或神昏,痞、满、燥、实俱全,宜峻下热结,用大承气汤(大黄、芒硝、厚朴、枳实)。
阳明腑实证,痞满显著,燥结不甚,宜轻下行气,用小承气汤(大黄、厚朴、枳实)。
阳明腑实证,燥实显著而无痞满,宜缓下燥结,用调胃承气汤(大黄、芒硝、炙甘草)。
若上中二焦邪郁生热,胸膈烦热,身热口渴,面赤唇焦,口舌生疮,或咽痛吐血,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滑数,应泻火通便,清上泻下,用凉膈散(川大黄、栀子、朴硝、甘草、黄芩、连翘、薄荷、竹叶)。若阳明燥结,阴液大伤,应滋阴泻下,用增液承气汤(玄参、麦冬、生地黄、大黄、芒硝)。
若热结里实,气阴不足,大便秘结,腹中胀满而硬,神疲少气,口干咽燥,唇裂舌焦,舌苔焦黄或焦黑燥裂,脉细,宜泻下热结,益气滋阴,用新加黄龙汤(生大黄、芒硝、生甘草、人参、当归、生地黄、玄参、麦冬、沙参、姜汁)。
13温下寒结适用于肠道寒结,冷积便秘,腹痛,面色苍白,四肢不温或冷凉,舌苔白滑,脉沉弦,宜用大黄附子汤(大黄、附子、细辛)。
若脾阳不足,寒自内生,冷积内停,可用温脾汤(大黄、附子、干姜、人参、甘草)。
若寒实冷积,心腹胀痛,痛如锥刺,气急口噤,大便不通,宜攻逐寒积,用三物备急丸(大黄、干姜、巴豆)。
14润肠通便适用于肠燥便秘,大便艰难,老年人、产后血虚便秘,宜用五仁丸(桃仁、杏仁、柏子仁、郁李仁、松子仁、陈皮)或润肠丸(大黄、当归、羌活、桃仁、麻仁)。若肠胃燥热,津液不足,大便干结,小便频数,苔黄脉数,宜用麻子仁丸(麻子仁、白芍、杏仁、枳实、厚朴、大黄、蜂蜜)。
若老年肾虚,大便秘结,小便清长,头目眩晕,腰膝酸软,面色苍白,腹中冷痛,喜热怕冷,四肢不温,舌淡苔白,脉沉迟,应温肾通便,用济川煎(当归、牛膝、肉苁蓉、泽泻、升麻、枳壳),亦可用半硫丸(半夏、硫黄)。
若大便秘结因肠道津液不足,无水舟停,口干咽燥,宜用增液汤(玄参、麦冬、生地黄),增水行舟,润燥通便。
15清心泻火适用于心火旺盛,迫血妄行,吐血衄血,心胸烦热,大便干结,面红目赤,苔黄脉数,常用泻心汤(大黄、黄连、黄芩),亦可用大黄黄连泻心汤(大黄、黄连)。若胃有积热,吐衄鲜红,牙宣出血,牙痛头痛,牙龈溃烂,口气热臭,唇舌颊腮肿痛,恶热喜冷,口干舌燥,舌红苔黄,脉滑数,宜用清胃散(生地黄、当归、丹皮、黄连、升麻)清胃凉血。
16清肠止血适用于肠风脏毒下血,便前或便后下血,或粪中带血,或痔疮下血,血色鲜红或晦暗,宜用槐花散(槐花、柏叶、枳壳、荆芥穗)或用槐角丸(槐角、地榆、当归、防风、黄芩、枳壳)。
17温胃散寒适用于寒邪客胃,胃痛暴作,恶寒喜暖,脘腹得温则疼痛减轻,遇寒则疼痛增剧,口和不渴,喜热饮,苔白脉弦,常用良附丸(高良姜、香附)。若胃脘冷痛,吞酸嘈杂,呕吐头痛,手足厥冷,宜用吴茱萸汤(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温中补虚,降逆止呕。若中阳衰弱,阴寒内盛,脘腹剧烈冷痛,呕不能食,腹中辘辘有声,四肢厥冷,脉伏不出,宜用大建中汤(蜀椒、干姜、人参、胶饴)。
若腹部时痛,温按痛减,舌淡苔白,脉细弦,宜用小建中汤(白芍、桂枝、炙甘草、生姜、大枣、饴糖)温中补虚,和里缓急。若腹部时痛,兼有气虚,则用黄芪建中汤(小建中汤加黄芪)。若腹部时时疼痛,兼有血虚,宜用当归建中汤(小建中汤加当归)。
18滋养胃阴适用于胃阴不足,胃脘隐隐作痛,或呕吐,或呃逆,口燥咽干,食饮不振,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宜用益胃汤(沙参、麦冬、生地黄、玉竹、冰糖)。若气逆呕吐,口渴思饮,宜用麦门冬汤(麦门冬、半夏、人参、甘草、粳米、大枣)。
19益气降逆适用于胃气虚弱,胃失和降,虚气上逆,噫气不除,呃逆呕吐,多用旋覆代赭汤(旋覆花、代赭石、半夏、生姜、人参、炙甘草、大枣)。呃逆、呕吐因于胃虚有热,气逆不降,宜用橘皮竹茹汤(橘皮、竹茹、生姜、人参、甘草、大枣)。因于胃气虚寒,宜用丁香柿蒂汤(丁香、柿蒂、生姜、人参)。
20消痞除满适用于心下痞满,寒热互结,脾虚气滞,心下痞满,不欲饮食,倦怠乏力,大便不调,可用枳实消痞丸(干生姜、枳实、厚朴、黄连、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半夏曲、麦芽曲)清热散寒,益气健脾,消痞除满。水热互结,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腹中雷鸣,下利,应和胃消痞,散热除水,用生姜泻心汤(半夏、黄连、黄芩、生姜、人参、炙甘草、大枣)。
胃气虚弱,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腹中雷鸣下利,水谷不化,宜益气和胃,消痞止呕,用甘草泻心汤(半夏、干姜、黄连、黄芩、人参、炙甘草、大枣)。寒湿阻滞脾胃,脘腹胀满疼痛,不思饮食,四肢倦怠,应温化寒湿,行气除满,宜用厚朴温中汤(厚朴、陈皮、炙甘草、茯苓、草豆蔻仁、木香、干姜)。
21调和胃肠适用于胃肠不和,心下痞满不痛,呕吐或干呕,肠鸣下利,食欲不振,宜用半夏泻心汤(半夏、干姜、黄连、黄芩、人参、炙甘草、大枣)。若胸中有热,胃中有寒,胸中烦闷,欲呕吐,腹中痛,或肠鸣泄泻,则应清热散寒,和胃降逆,用黄连汤(黄连、炙甘草、干姜、桂枝、人参、半夏、大枣)。
22辟秽化浊适用于霍乱吐泻。寒湿秽浊,壅滞中焦,清浊不分,升降悖逆,属于寒霍乱,突然上吐下泻,初起所下带有稀粪,继则下利清稀,或如米泔水,不甚臭秽腹痛,胸膈痞闷,四肢清冷,舌苔白腻,脉濡缓,治宜散寒燥湿,芳香化浊,多用纯阳正气丸(陈皮、丁香、茯苓、苍术、白术、姜半夏、藿香、肉桂、青木香、花椒叶、红灵丹)或辟瘟丹、来复丹。
暑湿秽浊,郁遏中焦,清浊相混,属于热霍乱,吐泻骤作,呕吐如喷,泻下如米泔水,臭秽难闻,发热头痛,口渴,脘闷心烦,小便短赤,腹中绞痛,甚至转筋拘挛,舌苔黄腻,脉濡数,治宜清热化湿,辟秽泄浊,多用燃照汤(滑石、豆豉、焦山栀、酒黄芩、省头草、制厚朴、制半夏、白蔻仁)。秽浊疫疠,壅遏中焦,气机窒塞,升降格拒,上下不通,属于干霍乱,突然腹中绞痛,欲吐不得吐,欲泻不得泻,烦躁闷乱,甚至面色青惨,四肢厥冷,脉沉伏,应辟秽解浊,利气宣壅,多用玉枢丹或行军散、红灵丹,通闭开窍,辟秽解毒以救急。
23启膈通幽适用于噎膈,痰气交阻,吞咽梗塞,食道不利,胸膈痞闷,情志舒畅时可稍减轻,口干咽燥,舌质偏红,苔薄腻,脉弦滑,治宜开郁化痰润燥,常用启膈散(郁金、砂仁壳、川贝、茯苓、丹参、沙参、荷叶蒂、杵头糠)。瘀血内结,胸膈疼痛,食不得下而吐出,甚至水饮难下,大便坚硬如羊屎,或吐出物如赤豆汁,面色晦滞,形体消瘦,肌肤枯燥,舌红少津,或青紫,脉细涩,治宜滋阴养血,破结行瘀,多用通幽汤(生地黄、熟地黄、桃仁泥、红花、当归、炙甘草、升麻)。
感恩您,阅读完本文,就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文章来源网络,作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如果您觉得从本文中受益了,澳门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白斑复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