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听为实港漂新生每月问家里要2W生活

耳听为实Vol.12

最近我们在后台收到了这样一条问题:“在香港念书每个月问家里要两万过分么?”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手上多士瞬间就不香了,咖啡也没味儿了,现在学生都比我这职场前辈还要富裕的嘛?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来香港念书到底该问家里要多少生活费?

九月已经过去了,空气里早就没了开学的味道,虽然今年的迎新活动有所变化,但是,好在香港的物价依旧这么坚挺,持久不变地掏空每个学子的钱包。

如果说每个学生都最多只能关心两件事,那么除了一周有多少节课之外,另一件事应该就是这个月有多少生活费了。

不过好在,要是香港还有什么是你能够一直坚信的,生活成本永远是一个安心之选,这玩意儿一直在上升,稳定的可怕。

我们后台这段时间也收到了不少新生关于生活费的抱怨,其中有一条格外引人注目:

“我刚来香港上学,待了这一段时间下个月准备问家里要2万块/月的生活费,结果爸妈说我花钱有些过了,可是香港租房子这么贵,我还要买化妆品出去玩之类的,和我合租的室友生活费都没有低过2万,我有很过分么?”

2万块哪里过分了我就想问?不过也就是我一个多月起早贪黑搬出来的工资嘛!

当然我这种糙爷们是没资格和小仙女们作对比的,毕竟作为不同的物种,我吃土就能养活自己,所以,一个“非矿二代”在香港上学,多少的生活费是标准情况呢?

首先,我们采访了一些刚毕业或者已经毕业多年的港漂学长学姐,看看他们当时每个月需要多少?

牛牛

01

我是去年8月来的香港,当时汇率才80,我就直接换了十万人民币的港币,这样算下来划算很多,因为后面涨了不少,所以换下来有十二万多的港币。

房租加上买电脑还有studytour团费之类的,这些钱我直接花到了毕业还有一点结余,每个月租金多,因为住在学校附近,所以没有交通费用,吃喝就在食堂所以花销也比较低,平时喜欢去参加一些讲座或者放映活动,所以娱乐花销也不高,平均算下来大概每个月一万多出头就够用了。

Rick

02

其实我没有什么生活费的概念,因为家里并不是按月给我补助的。爹妈时不时给我一笔钱,然后我就自己存在账户里,按需自己取着用。大概花费,读书期间除开房租大概港币左右吧,没有严格统计过。除非是有大开销例如买手机电脑什么的,那个月就会花得多些,否则的话就是正常的衣食住行,不用特别省,但是也不会乱花。

工作之后其实家里也还是会不定期给我一些钱,但是因为自己有了工资,足够自己的一切开销。所以他们给的钱,我一般不会动用,也就不能算作是生活费了吧。我打算存一存,以后买房子吧哈哈哈。

Mary

03

学生时期家里面还是挺愿意资助我的,6年前还读书那会儿房子租的是港币一个月的,家里也没意见,并且该吃吃该穿穿,只要不挥霍,生活费管够。大概算下来,一个月1万5左右吧,一般我都能剩点儿存下来,毕业后账户里有个小几万。

但是吧,也就是因为家里面太“不抠门儿”,我毕业以后就特别不好意思再找家里要钱了。那时候第一份工作月薪都不到,房子依然租的是的,算上水电煤气网,再外加个话费,一个月能用的钱连块都没有,还不算上下班交通费。

那一年多算是活得比较“艰苦”的吧,我记得那时候,为了过年给家里亲戚每个人都带点儿东西(毕竟是工作第一年,想表示一下),办了三张信用卡,限额都是1万或者2万的,换着刷。到最后差不多每张卡都快爆了,非常苦x的还最低限额还了好久。

David

04

我是十年前来香港的,读本科。因为有奖学金的缘故,所以上学时期家里给的生活费很少。没记错的话,奖学金是11万港币一年,然后当年的学费是7万港币一年,所以剩下的4万就是补贴生活的。按照一年在香港10个月计算(暑假需要实习,虽然5月中就放假了,但是还是会在香港待一阵子),平均每个月有港币奖学金可以用。那时候我们还住在宿舍里,双人间是每天40港币,水电网都不要钱,就需要刷刷卡充充空调费而已。一个月下来也就-点样子,所以自己可支配的资金有左右。

刚读书第一年的时候,每月是足够我用的。那时才从内地过来(我是西安人),一开始特别不适应香港的物价,老家2块钱一瓶的可乐,香港要卖差不多10块。所以除了食堂吃吃饭(当年20块足够吃饱),偶尔出去搭搭地铁巴士外(从来没打过的士),我没有什么额外的开销,饮料都舍不得买。不过后来慢慢习惯了这边的物价,第二年开始就需要家里给一些生活费了,不多,大概1、2千的样子,毕竟偶尔还是想吃顿好的~(那时候觉得人均一百多的烤鱼、烤肉就算好的了)

毕业工作以后我就没有再找家里要过钱,第一份工作在四大,工资肯定是不太够用的,除去多的房租,余下的钱省着点花差不多能求个breakeven。如果非要说家里补助的话,唯一的“额外收入”是在出差的时候,用我爸的信用卡住酒店,然后拿给公司报销,薅家里一点房费钱。

如果你觉得以上都是个人主观情况且都和现在的情况有所出入,我们也科学地算了一算,留学香港除去学费每个月需要花多少?

1

一上来当然就是每月花销的绝对主角——租房,众所周知,判断一个人生活水平高低的一个有力数值是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总支出),但是这在香港是不太成立的,更加local的计算方式,应该是租房支出/总支出,当你每月的租房开支已经不再让你皱一下眉头,恭喜你实现了财富自由,我把这称作“P撕葱指数”(如有雷同,反正你也打不到我)

言归正传,说说租房价格的问题,熟悉我们的读者应该知道,小职君是理大的老学长了(字面意义上的老),所以我们就以小职君曾经扛把子的红磡举例。

红磡作为理大、城大和浸会学子的集聚地,又是东、西铁线的交汇点,交通非常便利,去市区也非常近,不过,换句话说,因为热门,所以一直以来租金都比较高企。

在这里租房有这么几大选择:唐楼、屋苑还有高档小区。

什么,你说还有海湾轩之类的酒店公寓?租得起这个就不用往下看了,生活费什么的还在乎干嘛?另外,还缺朋友么?贼能吃的那种。

01

唐楼

理大附近的唐楼主要分布在红磡、黄埔地区,通常年龄可能和你爸妈(甚至爷爷奶奶)同岁,因为有些年头了,所以没电梯、没保安、清洁也非常不到位,总之类比内地的老破小吧。租金价格大概都在~不等,对居住条件没太大讲究的话,很多学生还是乐于租住在这种老式唐楼里。

02

屋苑

对居住有一些要求的同学自然都把目光转移到了屋苑,以红磡的黄埔花园为例,单个卧室的平均价格都在左右,不过面积大的房间可以放上双人床,再找室友一起合租,价钱就能立刻减半,也算是可以接受。

不过,黄埔花园是红磡屋苑中比较热门价格也相对较高的,其余的屋苑有很多价格都在人均~左右就能租到。

03

高档小区

屋苑再往上写当然就是一些高档小区了,热门的比如海滨南岸(不过现在年代较久,看起来也就没那么高档了)以及半岛豪庭,小区环境不错,健身房、泳池、自习室等等设施一应俱全,但是说起来,价格似乎和黄埔花园这样的屋苑并没有拉开太大的差距,现在在网上看到的招室友的消息,也大多价格在左右。

而且还有更实惠的方法入住——当厅长,只需要的唐楼价,就可以入住高档小区,虽然没有独立的房间,但也不是不能考虑一下。

所以综上,在学校附近租房,大部分人的预算都在~之间,对生活品质有一定要求的同学会上升到的预算,而且香港的房租大多三月一付,刚来就要掏出去几万块租房,这是交租么?这是割肉啊!

2

如果说租房花销是核心问题的话,那吃饭问题就关乎于灵魂了。住的问题学校因为资源有限没办法解决,但是好歹港校还是准备了一批高质量的食堂填饱一个个空虚寂寞的胃。

各个学校的食堂就像一个退隐山林的绝世高手,需要你亲自探访,才得窥探其一丝真面目,港大的太古楼、浸会的地中海餐厅还有中大的和声餐厅。

据说浸会的地中海餐厅还是由米其林大厨亲自坐镇!

至于价格,早餐通常15~25HKD;正餐大概在30~50HKD;下午茶仅需20~30HKD就能吃到满足,价格相比于校外还是便宜了有10~20%的。

学校食堂可谓是有口皆碑了,之前城大又好吃又便宜的AC1Canteen(城大食坊)和AC2Canteen宣布关闭的时候,还有学生自发组织了一场「告别ACCAN大茶饭聚」的活动。

算下来一天在食堂吃饭的花销大概在90HKD左右,每月按照HKD来算,就算偶尔需要出去加个餐或者和朋友聚餐,HKD也是足够用了。

3

出行其实是最难计算的一项,因为吃饭租房都能按照档次算出个大概,但是出行的需求每个人实在相差太大。

不过说实话,毕业后才明白学生时期八达通为我省了多少交通费,港铁作为全世界最贵的地铁,起步价3.8~5.5HKD之间(不同线路费率不同),动不动坐个几站十来块就没了,涉及到转线的话价格还更贵,好在学生卡最低能够享受到5折的优惠,才让我上学时期对交通费用的价格不太敏感。

除此之外,香港的巴士也非常便利,阶梯式收费,一般坐完全程也就5~10块左右,而通常大多数人每月的交通费HKD左右就能搞定。

4

各项杂费

水电气网费

首先说说水费吧,因为很少会有人每天在家做饭,所以水费大多数情况无非就是洗澡、洗衣服、冲下水道等日常用水。在香港,水费是四个月一次结算期,按照15立方米/月的用水量而言,根据阶梯费率,四个月大概是元,也即是55.5元/月。

电费的话,在香港有两家电力公司:港灯和中电,由于大部分同学都住在九龙、新界等地区,那我们就按照中电的价格来说,香港一般四人家庭的每月电费为夏天:~港币;冬天:~港币。

在香港,四口之家一般是两室一厅,而这样的房间对于港漂而言一般是2~3人居住,也即是说单人的价格就是夏天:~港币;冬天:~港币。

再加上燃气和网费的均摊,每月在水电气网方面就有~HKD的花销。

通讯费

至于通讯费用,各家套餐价格均不一样,我们就举个例子大概说明一下好了:中国移动香港推出的无线上网流量套餐月资费$,包括本地无限数据,本地通话0分钟,本地短信00条,需要签约1年服务期。

此外在社交、玩乐、爱好以及各种生活用品(对于女生可能是各种化妆品方面),这些方面的花销因人而异会有很大的区别,所以在此暂且不表,而对于学生而言,这些并不是现阶段的核心需求,适当根据家庭条件取舍选择才是正途。

这里,我们再加上每月0HKD的备用花销,因此,总的来说,一般港漂学生的每月基本生活开销大概在:

+++++0=13HKD左右。

回到一开始那个学妹的抱怨,一个月问家里要2万过分么?

我想这个问题的回答不在于我觉得多少,也不在于她的室友是否都要了2万,甚至不在于她自己觉得需要花多少,而在于她父母觉得是否过分。

每个人家庭条件都有所差异,或许我每个月的生活费只是别人在兰桂坊high一个晚上的花销罢了,一味要求和他人同步最终的结果无疑是掉入消费主义的陷阱。

另外,要是真的不想节流,为什么不试试开源呢?毕竟我们简职有这么多不错的intern职位,真的不来看看?









































什么是泛发型白癜风
什么是泛发型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ngxiaoa.com/mxyy/42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