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中药疗效好,特殊煎法需知晓

汉代医家张仲景将煎煮用水分为雨水、千扬水等多种;徐灵胎认为“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次”;李时珍指出了药液煎煮不当的不良后果“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古人都已认识到煎煮过程中有诸多因素影响煎煮质量,而煎煮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了中药药效的发挥。

中药一般药物可以同时入煎,但部分药物因其性质、性能及临床用途不同,所需煎煮时间和方法不同,有的还需作特殊处理,甚至同一药物因煎煮方法不同,其性能与临床应用也存在差异,所以,煎煮汤剂还应讲究入药方法。要想发挥其特有的性能就要有正确的煎煮方法。下面就给大家分享一些常用中药的特殊煎煮方法。

先煎法

先煎药一般加水至毫升,用武火煮沸5-20分钟后,再加入其他一般药物中,将水加至适量时,继续煎煮。

如贝壳类、矿石类或角甲类药物,因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应打碎先煎,如龙骨、牡蛎、石决明、瓦楞子、紫石英、穿山甲、龟甲、鳖甲等。另外还有川乌、草乌、附子、生半夏等毒副作用较强的药物,宜先煎久煎-2小时,以减少毒性,确保用药安全。

后下法

后下药一般应在其他药物煎煮结束之前5-0分钟放入为宜。后下是为了防止久煎导致的有效成分散失,功效降低,或其有效成分遭受破坏。适用于那些含挥发性成分或气味芳香的中药,如荆芥、薄荷、砂仁、豆蔻、青蒿、木香、藿香、佩兰等。此外,还包括那些久煎容易减弱药性的药物,如钩藤、大黄、番泻叶等。

包煎法

包煎药应先用薄布(或纱布包)将药包好,再与其他药物同时煎煮。包煎一方面为了防止药液糊锅或漂浮在水面,不利煎煮;另一方面为了防止药物直接入煎,绒毛不易滤过,减少服用时对消化道、咽喉的不良刺激。主要适用于那些含黏性、细小种子类、粉末和带有细小绒毛的药物,如旋覆花、车前子、蒲黄、滑石粉、海金沙、葶苈子、辛夷等。

另煎法

又称另炖,应先将中药单独煎煮,煎液可以另服,也可以与其他药材的煎出液合并服用。另煎是为了减少损耗,避免与其他中药一块煎煮造成浪费。主要适用于那些比较贵重的中药,如人参、鹿茸、羚羊角、西洋参、麝香等。

烊化法

烊化药主要是指某些胶类药物及黏性大而易溶的药物,为避免入煎粘锅或黏附其他药物的影响煎煮,可单独用水或黄酒将此类药物加热熔化成液体剂型,用煎好的药液冲服,也可将此类药放入其他药物煎好的药液中加热烊化后服用,如阿胶、鹿角胶、龟甲胶及蜂蜜、饴糖等。

冲服法

冲服法是指药物研成细粉后与其他已煎好的药汁搅匀后一起服用的方法。冲服是为了防止与其他药物同煎时粘锅煮焦,且粘附其他药,影响药效。主要适用于粉末类中药,如三七粉、琥珀粉、羚羊角粉、芒硝、冰片、樟脑、朱砂、牛黄、青黛等。

煎汤代水法

煎汤代水主要指某些药物为了防止与其它药物同煎使煎液浑浊,难以服用,宜先煎后取其上清液代水再煎煮其他药物,如灶心土等。此外,某些药物质轻用量多,体积大,吸水量大,如玉米须、丝瓜络、金钱草等。

图文:药械科韩艳蕾

排版:王明岩

审核:刘花平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寒假治白癜风公益援助
中科白癜风医院助力健康中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ngxiaoa.com/mxyy/39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