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用药在全世界都是一个重大问题!
中国每年大约有万人因为吃错药而损害健康,导致死亡的有20万,是交通事故致死人数的2倍。国家食药监总局昨天(11日)发布居民安全用药信息,提醒公众警惕22个用药误区。
这22条用药知识,就是22条救命锦囊,一定要收好!
1感冒药不能混合吃许多感冒药中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成份,如果将多种感冒药同时服用,可能导致对乙酰氨基酚服用量过大,易发生不良反应,甚至造成肝损伤。
选购药品时,应先识别药品通用名,弄清药物是否存在成份相同的情况,避免买错药或重复用药致严重后果。
2维生素服用过量可能变毒药不要盲目补充维生素,要根据个人情况的不同定制补充方案。如感冒病人可适当补充维生素C;喜欢运动的人可适当补充维生素B1和维生素C。维生素不能吃得过多,也不要空腹服用。
大剂量人体并不需要的各种维生素成分进入人体后,会抑制人体正常汲取营养的渠道,并增加肝肾的排泄负担。
适宜的做法是,均衡膳食、合理烹饪来获取身体所需维生素。即使需要额外补充,也应该身体缺哪种维生素就摄取哪一种,不能乱补充。
3复方甘草片:别和头孢类药物一起用复方甘草片含乙醇,与头孢类药物合用,可能容易产生双硫仑反应。
可能使血中乙酰醛浓度上升,出现面部潮红、头痛、眩晕、腹痛、胃痛、恶心、呕吐、气促、心率加快、血压降低及嗜睡、幻觉等。
4头孢类抗生素:停药7天内不能沾酒服用头孢类抗生素时,不仅不能喝酒,就是停药7天内都不能碰酒或是进食含乙醇制品的饮料、食物,比如酒芯巧克力、藿香正气水、发酵的食醋。
原因是服用头孢类抗生素后再喝酒,可导致体内乙醛蓄积而发生中毒反应,医学上称为双硫仑样反应,会表现出面部潮红、眼结膜充血、视觉模糊、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出汗、口干、胸痛、肝损伤等,查体时可有血压下降、心率加速等改变。
一旦出现严重的双硫医院。
5滴鼻液:长期使用可能引起鼻炎含少量麻黄素的滴鼻液可收缩鼻腔黏膜,缓解感冒早期出现的鼻痒、鼻塞、流鼻涕等症状,但如果使用超过一周,过度使用将损害鼻腔微纤毛,容易引起药物性肥厚性鼻炎,时间长了还会产生依赖。
6润喉片:当糖吃可诱发口腔疾病润喉片是药物,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润喉片通常含有碘,长期使用会诱发口腔溃疡。大部分中药制的润喉片含有冰片,易造成孕妇流产。多数润喉片具有收缩口腔黏膜血管、减轻炎症水肿和疼痛的作用,经常含服会使黏膜血管收缩,诱发口腔疾病,尤其是儿童千万不能把润喉片当糖吃。
常见的薄荷喉症片、含碘喉症片、草珊瑚含片等都属于润喉片,没有病症时最好别吃。
一般润喉片正确的服用方法是将药片放于舌根部,尽量贴近咽喉含服。含片不要咀嚼,也不要吞咽,含药片时应少说话。含完药片后在30分钟内,最好不要吃东西、饮水和漱口。
7缓释药片不能掰开吃缓释药片如果掰开或嚼碎,大量药物会顷刻释放,毒副作用会大大增加。
缓释药片采用了特殊的药片结构,可以在人体内起到长效作用,使药物有效成分逐渐释放,减少服药次数,给病人服药带来不少方便。
如果掰开,在很短的时间里把这个比普通制剂多两到三倍的药物都给释放出来了,就会造成体内短时间血药浓度非常高,有可能造成药物中毒。
8创可贴:乱用或可引发感染创可贴只适用于创伤较为浅的小伤口,如果是动物的咬伤,或伤口比较深,最好别用创可贴把伤口封闭起来。使用创可贴要一日更换1次,以防感染。
因为创可贴只能止血,不能完全做到抗菌消毒,再加上其吸水性和透气性较差,一旦使用不当会使伤口感染。
对于较大、较深且有异物的伤口,不宜使用创可贴,医院就诊。
对于已污染或感染的伤口,如较重的皮肤擦伤、烧烫伤等,不宜使用创可贴。
至于毛囊炎、疖肿、化脓性感染的伤口以及各种皮肤病,更不能使用创可贴。
9激素类外用药:反复涂可能会产生依赖激素药膏长期使用会有依赖,一停激素就反弹。
比如,神经性皮炎经激素治疗后好转,停用后又复发。于是有些人就会反复涂抹,时间一长便会对激素产生依赖,引发激素依赖性皮炎。所以一般医生建议涂抹激素药膏不得超过两周,如果要继续使用要咨询医生。
10膏药:不能通用!膏药不能通用,每种膏药都有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并非一痛就贴,更不能所有疼痛都贴一种膏药。
如果是因风寒引起的慢性腰痛和跌打损伤等,可用狗皮膏药或追风膏,以散寒祛风、舒筋活血、止痛。
如果因热毒郁结引起的红肿疼痛,可用拔毒膏拔毒消肿。一般的橡皮膏类膏药也有消炎止痛的作用,对风湿痛、腰痛、肌肉痛、扭伤、挫伤等均有一定疗效。
选适合自己用的,不能不问功效就乱贴。
11活血药物:女性经期要远离女性在月经期间用药时,有些药物是不能应用或慎用的。包括:
1.活血化瘀类中药,可扩张血管,加速血液流动;
2.某些抗凝血药,如阿司匹林、华法林、肝素等;
3.泻下药,如硫酸镁、硝酸钠(芒硝),下泄作用剧烈,可引起反射性盆腔充血,上述三种药物均可造成月经量增多;
4.性激素类药,如雄激素能导致月经减少或停经,孕激素可导致引导不规则出血。
12哮喘吸入剂:吸入用药后立即漱口用哮喘吸入剂后,会有药物停留在口腔内,如果不及时清洗口腔,可引起口腔霉菌感染或是全身不良反应。
记住:使用后要用温水清洗口腔或用0.9%氯化钠溶液漱口。
13普通感冒,抗生素无能为力普通感冒是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会出现高热、头痛、呕吐、乏力、肌肉酸痛等情况。
这种普通感冒,多数是病毒性感冒,一般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能够自动康复。而一般的抗生素只对细菌引起的感染有效,对病毒可以说是“无能为力”,所以,大多数情况下,患了普通感冒一般不需要使用抗生素来治疗。
14牛黄解毒片:长期吃当心砷中毒牛黄解毒片中的雄黄含砷,长期服用或擅加剂量,非但解不了毒,还可能中毒。
一旦出现皮疹、剧烈瘙痒、发热、哮喘、胸闷、心悸、腹泻等“砷中毒”症状,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并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
另外,长期服用牛黄解毒片还可能伤脾胃。大黄、冰片、石膏、黄芩等成分性质寒凉,大量服用会伤害脾胃。
牛黄解毒片服用疗程一般应该控制在3天左右,连续服用该药最多不能超过5天。
15止咳水:1次超过60毫升会产生幻觉“止咳水”,是必须严格凭处方购买的药品。属于复方磷酸可待因溶液,含有磷酸可待因、盐酸麻黄碱等致瘾成分,合理服用不会成瘾。但如果不遵医嘱大量服用,一次喝一两瓶,其中的可待因或麻黄碱等成分就会刺激中枢神经,让人产生幻觉和快感。
16口服就不肌注,能肌注就不输液公众用药要遵循能口服就不肌注,能肌注就不输液的原则。公众用药要遵循能口服就不肌注,能肌注就不输液的原则。如果在输液过程中遇到了心悸、心慌等现象,一定要及时向护士和医生报告,切不可自行调节输液的速度。
17乱服止痛药,严重可致死亡长期服用止痛片不仅会产生不良反应,还有可能会错过对疾病最佳的诊治时间。每次服用止疼药物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三天,若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医院治疗。
18“药驾”赛“酒驾”,忽视危害大一些感冒药、抗过敏药、镇静催眠药、抗偏头痛药,可引起驾驶员嗜睡;一些镇咳药、解热镇痛药、抗病毒药,能导致驾驶员出现眩晕或幻觉;某些解热镇痛药、解除胃痉挛药、扩张血管药、抗心绞痛药、抗癫痫药,可以引起驾驶员视物模糊或辨色困难。
19补钙过量,反而影响儿童发育对于儿童来说:0到6个月的婴儿每日需要钙摄入量需-毫克,1-4岁儿童每日需要-毫克,4-14岁每日-毫克。如果儿童补钙过量将限制大脑发育。
20服药方式需注意,错用治病变无效服用一般药片可整片吞咽,不需要嚼碎。但有一些特殊的药物需要嚼碎,如治疗胃酸过多和溃疡病的复方氢氧化铝片等,还有酵母片等都应嚼碎服用;胶囊剂应口服,如果把胶囊中的药粉倒出来服用,有些刺激性的药物还会灼伤口腔与食道,对患者身体造成额外的损伤。
另外,高血压患者在血压突然增高时(低压在mmHg以上),可立即取1片硝苯地平嚼碎后含在舌下,能起到迅速降压的作用
21用水服药需注意,多喝少喝有讲究一般的片剂药物,通常用-毫升水送服即可。但是对于一些特殊药物,则要求服用药物后每日必须饮水0毫升以上。比如:服用抗痛风药,排尿结石的药后,都要大量饮水,保持一日尿量0—0毫升。
22靠药调经期,身体危害大长时间用药物来改变月经来潮时间,会导致月经紊乱。此外,如有特殊情况,需要用药物推迟月经来潮时,医院妇科医生指导下进行,切不可自己购药随意服用。
国家食药监总局的调查表明,有69%的受访者看不懂药品说明书,国家食药监总局强调,患者在服药前,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书。
慎用
用后注意观察
通常需要慎用的都是指小儿、老人、孕妇以及心、肝、肾功能不好的患者。如阿斯匹林类药物对胃刺激性大,有溃疡病的患者应慎用;庆大霉素对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慎用。一般来说,家庭遇到慎用药品时,应咨询医生后使用为好。
忌用
最好不用可能出现不良后果
“忌用”往往与“禁用”难以区别。“忌用”有避免使用的意思,通俗地说,就是最好不用。此类药品某些患者服后可能会带来明显的不良反应和不良后果,但也有个体差异,不能一概而论。凡属忌用药品者,应尽可能避免使用。
禁用
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杜绝使用
此类人群不该使用的药物,一旦误用会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或中毒。如吗啡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会产生镇痛、嗜睡、欣快、剂量相关的呼吸抑制等,支气管哮喘、肺源性心脏病代偿失调等患者禁忌使用;中成药牛黄解毒丸含人工牛黄,可通过孕妇进入婴儿血液循环,影响胎儿发育;此类药物孕妇应禁用……这些药品的毒副作用对这类人会构成危害,甚至危及生命,故禁用。
喜欢请帮忙个广告领导说了!
您点一个广告,小编的工资就涨五毛!
(来源:健康时报、央视新闻)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