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熔窑的高低温(两段/三段)蓄热室1、蓄热式烟气余热回收途径玻璃熔窑常规蓄热室热效率比较低,排出的烟气平均温度为℃左右,占熔窑燃烧总热量的30%~40%,很有必要继续进行回收利用。对此许多玻璃厂家已做了很多综合利用玻璃熔窑烟气余热的开发工作。目前主要有“设置余热锅炉产生蒸汽综合利用”和“建立余热发电站”两种做法。余热锅炉的排烟温度为~℃,烟气余热的回收率一般为40%~50%。余热发电机组的排烟温度为~℃,运行效果相当于烟气余热被回收了50%~60%。但烟气余热利用只是体现了能源的综合利用,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节能减排措施,玻璃工厂的燃料消耗并没有降低,排放的有害气体和工业粉尘等污染物都没有减少。真正能够体现玻璃熔窑节能减排的措施,应该是使熔窑本身排出的烟气温度明显降低。在玻璃熔窑上采用高低温两段蓄热室可以使排出的烟气温度达到~℃,可回收烟气余热50%~60%。高低温蓄热室有“并联式高低温蓄热室”和“串联式高低温蓄热室”两种形式。2、并联式高低温段蓄热室蓄热室每侧所有小炉的烟气经过高温段格子体降温后,在炉条碹下“并联”汇合,排入与蓄热室前山墙相连接的干支烟道,在每侧的干支烟道上加设低温段蓄热室,全窑低温蓄热室共两个,分别位于左右干支烟道上,可称之为并联式高低温段蓄热室。为了解决玻璃熔窑烟气中的芒硝(Na2SO4)蒸气冷凝造成格子体堵塞,采用高低温二段式蓄热室。高温段蓄热室按常规位于熔化部两侧,格子体高度大约5m,炉条碹下的烟气温度为~℃,正好处于芒硝(Na2SO4)蒸汽冷凝温度(℃)附近。烟气中气态芒硝(Na2SO4)在炉条碹上下冷凝成液体,下落汇集到冷凝池内(蓄热室底部积灰池),可从预留的排液孔排出。这就解决了常规蓄热室容易出现芒硝冷凝而造成格子体堵塞的弊病。高温段蓄热室炉条碹下为全连通结构,烟气从蓄热室前山墙下部的烟道口排出进入干支烟道,而不是从蓄热室内侧墙对应每个小炉设置的分支烟道排出后再汇入干支烟道,低温段蓄热室位于交换器的两干支烟道上。低温段蓄热室的格子体孔径比高温段的小很多,烟气在低温段蓄热室内的走向为“向上、水平转向、再向下”流过低温段蓄热室,排出的烟气温度为~℃。这种并联式高低温段蓄热室在引进的少数熔窑上已使用多年,主要目的是解决芒硝冷凝造成格子体堵塞问题,其低温段格子体的热回收作用并没有很好发挥。由于当时的燃料价格占玻璃生产成本较低。3、串联式高低温段蓄热室在每个小炉对应的常规蓄热室(相当于高温段)的侧面,分别“串联”加装低温段蓄热室。由于蓄热室钢立柱的位置所占用,低温段蓄热室即不能全连通,也不能组合连通,只能全分隔地设置,分别对应每个小炉独立配置。对应每个小炉的高温段蓄热室与每个小炉的低温段蓄热室相连接,可称之为串联式高低温段蓄热室。串联式高低温蓄热室有二种类型。①高低温二段蓄热室:由高温段和低温段二段构成,烟气在二段蓄热室的格子体内路径为U型。烟气从上部进入高温段格子体顶端的温度℃左右,向下流动到炉条碹之下时温度为~℃,烟气水平流动到低温段炉条碹处向上转向进入低温段格子体,到达低温段格子体顶之后的烟气温度为~℃。二段蓄热室的烟道需要架空安装,由于增加了低温段蓄热室,同时还要考虑架空安装烟道的位置,玻璃熔窑厂房的宽度需要适当增加。②高低温三段蓄热室:近几年在国内的马蹄焰玻璃熔窑上有采用的,实际起作用的还是二段,中间段无格子体,只起烟气转向的中间烟道作用,三段蓄热室的烟气路径为∽型。高温段格子体顶部的烟气温度为℃左右,高温炉条碹下部的烟气温度为~℃,烟气转向从中间烟道向上走,再转向进入低温段格子体,到低温段炉条碹下部的烟气温度一般为~℃。采用三段式蓄热室主要目的是使烟道落在地面上,需要熔窑厂房的宽度更大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