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攻下药药性功效

中药“攻下药”药性功效

凡能引起腹泻,或润滑大肠,以泻下通便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里实积滞证的药物,称为泻下药。根据泻下药作用强弱的不同,可分为攻下药、润下药和峻下逐水药三类。

一、攻下类药物,大多苦寒沉降,主入胃、大肠经,既有较强的攻下通便作用,又有清热泻火之效。主要适用于实热积滞,大便秘结,燥屎坚结者。应用时常辅以行气药,以加强泻下及消除胀满作用。若治冷积便秘者,须配伍温里药。

二、攻下类药物,具有较强清热泻火作用的攻下药,又可用于热病高热神昏,谵语发狂;火热上炎所致的头痛、目赤、咽喉肿痛、牙龈肿痛以及火热炽盛所致的吐血、衄血、咳血等上部出血证。上述病证,无论有无便秘,应用本类药物,以清除实热,或导热下行,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此外,对湿热积滞,痢疾初起,下痢后重,或饮食积滞,泻而不畅之证,可适当配用本类药物,以攻逐积滞,消除病因。对肠道寄生虫病,本类药与驱虫药同用,可促进虫体的排出。

三、攻下类药物,根据“六腑以通为用”“不通则痛”“通则不痛”的理论,以攻下药为主,配伍清热解毒药、活血化瘀药等,用于治疗胆石症、胆道虫症、胆囊炎、急性胰腺炎、阑尾炎、肠梗阻等急腹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四、常见攻下类药物主要有大黄、芒硝、番泻叶、芦荟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ngxiaoa.com/mxyy/123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