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桂坊背后的老巷子里,有成都人抹不掉的

手部白癜风 https://m-mip.39.net/nk/mipso_4357526.html
五一小长假坐地铁耍,一站式逛完成都

全文约字,预计阅读需要5分钟。

哈喽!哈喽!我是小半,一枚喜欢用脚步丈量成都咔咔角角的妹纸。

今天,小半给大家摆摆黄伞巷的龙门阵。

提起成都的九眼桥兰桂坊,大家想到的都是美女、酒吧、宿醉,甚至艳遇,还有一些不可描述的记忆!

但是,老成都的朋友们,兰桂坊后的背街小巷——黄伞巷,它的趣味传说,从东门大桥到九眼桥,怕是找不到第二个。

黄伞巷民居小院(图源丨完璧摄影)

最近,消失近10年的“黄伞巷”重新回归大众的视线。经历了一次大改造,黄伞巷顶着“酒文化中轴线”的头衔摇身一变,成为成都新晋网红巷子。

前两天,小半带着好奇走进黄伞巷,一起探寻老成都的记忆。

按照成都街巷取名的常规法则,很多人会以为黄伞巷是制作黄伞的作坊一条街。其实,不是那么回事,黄伞巷的的得名还得追溯到清朝。

传说在乾隆时期,翰林院编修顾汝修圆满完成出使安南(今越南)的任务,顺利完成册封藩属国,维护了朝廷的威信。乾隆皇帝颇为赏识,特御赐一顶金光闪闪的黄绸盖,以示嘉许。为了感谢皇恩,显示荣耀,顾家于是将华盖插在了府门口。从此,锦江河畔顾府所在的这条小巷就被叫作“黄伞巷”。

图源丨成都方志

这段荣耀的故事,即使时过境迁,依然随着它的路名而根植于老成都人的心里。

接下来,小半带大家来一波回忆杀,看看上世纪的黄伞巷的群居院落。

从东门大桥下桥倒右手是水津街,往前走倒左手是水井街。水井街到九眼桥这段路有四街(水井街、双槐树街、金泉街和星桥街)四巷(黄伞巷、大同巷、存古巷和孙家巷),四条巷子中,黄伞巷是最长的。

图中红色箭头标注的就是黄伞巷

与其他几条巷子相比,黄伞巷的门牌号超过了号,人气相对就旺盛好多,但生活环境并无太大区别。

黄伞巷的院落,各有各的不同。旧院落的时光,在这些老照片里还能找到温存的记忆。

黄伞巷59号大院门洞

黄伞巷9号院门灰墙、青瓦、红木门

黄伞巷69号院附10号门洞

黄伞巷21号附10号院门洞

黄伞巷59号大院内还有几个小院

到了上世纪90年代的中后期,黄伞巷开拆,变成一条“半边街”,此后拆迁工作进展缓慢,黄伞巷的原住居民逐渐搬离……

黄伞巷附10号院的房屋被绿树掩映

坐在街边择菜的黄伞巷居民

(以上黄伞巷旧照来自百家号——尤慕达)

历经岁月的洗礼,黄伞巷渐渐消失在历史的烟尘之中,这条街除了给我们留下历史故事,还给我们留下了一道美食。

与夫妻肺片齐名的凉拌菜——黄伞肺片

改革开放后,一家很小的凉菜店在黄伞巷默默经营,店面简陋,由姑嫂二人打理。店里的味道被识货的街坊品尝出味道来,这家店的名声就慢慢传了出去。

肺片和牛肉浸在油量的红油里。新鲜的肺片香脆嫩滑,入口不老不绵,有韧性,红油香而不辣,花生香,芹菜香,味蕾受到极大的冲击,让人欲罢不能。

图源丨九十九度互动传播

成都人喜欢吃麻辣鲜香的凉拌菜,对其口味都有特殊的辨别力。这黄伞肺片能在夫妻肺片的一片大好形势中夺下立足之地,而且有它独到之处,确实不简单。

黄伞肺片何时搬离黄伞巷已无从考证。现在,川大南大门外的郭家桥南街的黄伞肺片,不知是不是黄伞巷搬过去的。总之,每天下午都有排着长队的食客。好吃嘴儿们,好久走一波哇!

从历史的记忆中回到现实来,水井坊飘出的酒香氤氲在空气中,滴酒不沾的小半感觉都有点微醉了。拐进“水井坊博物馆”旁边的巷子,就到了我们的黄伞巷。

黄伞巷不深,全长米,一头连着兰桂坊酒吧街,一头接着水璟塘文创街区。前有水井坊博物馆,后有香格里拉大酒店。

蕴含着酒香的历史传承脉络,在青瓦石墙中渐渐清晰,川西民居风格的建筑将小半带回到老照片里的场景。

青石板路上,青瓦石墙中,成都人熟悉的市井老院落风格,在这里交织。

沿街的现代商铺又宣告着这里的潮流,窄窄的巷子把现代与过去相融合。

几处墙绘,丰富了街区的视觉元素,在色彩中寻找黄伞巷过去的影子。

雕花的窗棱、青砖的围墙、高高的门槛……别具一格的川西院坝风情。

旧的与新的碰撞——黄伞巷和兰桂坊仅仅一条过道的距离,一个是曾经的市民杂院,一个是新兴的夜场生活,形成了一种超现实的对比。

夜幕中的黄伞巷,没有兰桂坊的喧嚣,很是安静,为兰桂坊的夜生活提供了更丰富的消遣方式。

也许是受疫情的影响,沿街的餐饮、手作、小吃的门店开张寥寥可数,小巷显得很冷清。

不足操场一圈的小巷子,10分钟就走到了尽头。

从成都“天府锦城项目”规划中,小半还了解到:黄伞巷作为水井坊酒文化中的中轴线,在即将启动的二期打造中,将把顾汝修故居增设为景点,酒文化作串联,未来这里不仅有传统的白酒文化,还有全球各地知名的酿造展示区、红酒品尝区等。面对归来的黄伞巷,部分网友也发出了不同的声音:历史的老建筑拆了,然后又花钱建一些复古的仿制品出来,哪里还有半点老成都的气息?甚至有人这样评论:“消失的黄伞巷,找不到的老成都”,“黄伞巷后无成都”……

在小半看来,大约每条老街老巷在城市的发展中都会不经意地改变着。这条老巷是一段历史的缩影,也是巷子里生活过的人们绕不过去的一段往事。

城市的进程是不可逆的,那些属于老成都人的记忆,也会随着一次次的革故鼎新,渐渐湮没在历史的尘埃里。

要知道,归来的黄伞巷隐藏了岁月的很多痕迹,重新焕发出不一样的生命力,讲述出自己独有的故事,那才是我们期待的精彩。

今日话题:看罢小半分享的黄伞巷,是否唤起那些珍藏的童年记忆?新面孔的黄伞巷还合你的口味不?底部留言晒一晒,欢迎评论区见!本文系“有信号”官方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ngxiaoa.com/mxxz/71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