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29岁的英国“网红”男子,自我包装成所谓的“搭讪艺术家(pickupartist,简称PUA)”,到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猎艳”,不仅给亚洲女性贴上“容易约”标签,羞辱亚洲男女,甚至以此牟利,在全球掀起惊涛骇浪。据MSN网站,年11月,这个以探险家尼克(ExplorerNick)为“江湖名号”的英国人终在丹麦被捕。事情要回溯到年,“探险家尼克”及其“师父”大卫·邦德(DavidBond)曾在香港兰桂坊“溝女”(撩拨引诱女性),还将过程剪辑成不雅视频放到网上,并将主题命名为“港女很容易(Easy)”。香港社区一片哗然,并将该事件称为“洋x事变”。师徒二人数年来“征战”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以“骗炮”为目的玩弄女性,甚至发布含有误导信息的不雅视频牟取暴利,劣迹斑斑。在中国香港,他们专挑有男友的女性来搭讪,未经他人同意在网络上发布“溝女”视频,同时挑衅香港男性,且视频剪辑刻意误导大众,致使一些受害者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在中国台湾,他们用同样的套路“骗炮”,还以一副阴阳怪气的嘴脸表达对中国的“爱意”。在日本,他们强行散发良好的自我感觉,以性为目的“捕捉猎物”。在韩国,他们在弘益大学这样的人口密集区招摇过市,同样称“韩国弘大女很容易(Easy)”。每到一地,“探险家尼克”和“师父”都会剪辑出极具争议的短片,例如专挑有男友陪伴的亚洲女性来搭讪,有时甚至将路人甲乙恶意剪辑成受他们蛊惑的女性,塑造“亚洲女子容易约”的形象,对亚洲女性进行“荡妇羞辱”,同时挑衅亚洲男子。不仅“骗炮”和种族歧视,师徒二人有时会通过偷拍等手段发布大尺度视频,甚至还借此盈利。师徒二人的做法对当事人造成巨大伤害。“一开始,我害怕又愤怒。他怎么能这么做?他都没有经过我的许可就偷拍视频。其次,他的视频是在表达对女性的轻视,就好像他能在商场里随便勾搭上女性一样。”一名在机场免税店工作并遭“探险家尼克”偷拍的泰国受害者说,她出现在一集名为“在泰国勾搭黑女孩儿失败(FailedToPickUpBlackGirlInBangkok)”的视频里。“我不可能是唯一一个被他骚扰过的人,他对待女子就像对待物品一样,我没做错任何事,我只是保持礼貌,他也得不到我。”这名泰国导购兼模特说。事实上,早在年的香港“洋X事变”中,就有被偷拍的香港女性惨遭“人肉搜索”和信息泄露,甚至到了有家不能回的地步,内心受到极大创伤。然而“搭讪艺术家们”不以为耻,反而以一副另类成功学导师的姿态向大众“传道授业”,教授如何对“容易约”的亚洲女性实施“骗炮”,踩着女性受害者谋取名利,社会影响极其恶劣。也因此,韩国当局在今年1月以强制猥亵及偷拍等罪名向国际刑警组织申请全球通缉,MSN网站指出,“探险家尼克”在丹麦落网后预计将被引渡到韩国受审。1
搭讪艺术家的历史演变与黑色产业链
其实,专挑亚洲女性下手的“探险家尼克”和他的师父大卫·邦德只是“搭讪艺术家(pickupartist,简称PUA)”大军中的一个缩影。所谓的“搭讪艺术家”并不是什么新鲜产物。谷歌上有关于“搭讪艺术家(pickupartist,简称PUA)”的词条解释——该群体“起初指的是一群受过系统化学习、实践、和不断自我完善情商的男性。后来泛指很会吸引异性,让异性着迷的男女。但随着PUA文化的变迁,PUA的定义已从简单的搭讪扩展到整个两性交往流程。主要涉及:搭讪、吸引、建立联系,升级关系、直到发生亲密接触并确定两性关系。”如果说“搭讪艺术家”过去只是通过自我提升增加对异性的吸引力,如今很多人则变味成了“骗炮”,甚至发展出一条黑色产业链。年11月,DOCNYC曾发布一个名为“搭讪游戏(ThePickupGame)”的纪录片,聚焦了“搭讪艺术家”们如何通过油腻的搭讪技巧实施“骗炮”并以此牟取暴利。一位匿名为MichaelM.“搭讪游戏”产业营销人士称,“搭讪艺术家”会通过隐藏式摄像头偷拍大量素材并进行具有误导性的剪辑。一些公司甚至雇女演员来拍摄虚假视频,营造“泡学导师们”的权威性,好让不明所以的“受众”掏钱交高额学费。一旦有受众上当,其它“搭讪课程”也更容易推广并获益。2“搭讪艺术学”的伪科学邪恶本质
“搭讪艺术家”的那一套成功学真的有用吗?心理学权威专家揭秘,一切扯淡。据Metro,安格里亚鲁斯金大学的两性情感心理学教授VirenSwami指出,两性之间的情感吸引并不能归结到科学理论上。例如,早期的“搭讪艺术学”有一套理论是将神经语言程序(neuro-linguisticprogramming,简称NLP)用作性诱惑催眠。“但NLP的真面目已经被揭穿,它是伪科学。说好听些,是NLP被错误推广;但最糟糕的是,所谓技巧其实是有害的。搭讪艺术家不过是依赖于对心理学、生物学、生理学的错误解释。”VirenSwami教授还指出,“搭讪艺术学”后来衍生出了多套流行说辞,比如性别差异(Genderdivisions)、套路与腹稿(Routinesandready-madescripts)、猫理论(Cattheory)、Kino、Negging等等,但无论是哪一套理论,都缺乏科学依据或者是曲解科学,“搭讪艺术学”充其量只能算是伪科学。另一方面,跳出理论,“搭讪艺术学”的实际应用效果也近乎于无。Metro文章认为,当你想要建立一段关系,却以敲碎别人的自尊自信为全部前提,结果就是绝无可能。如果应用了“搭讪艺术学”技巧却得不到他人理会,这还不是最差的结果;最差的结果或许是被别人打得满地找牙。心理学网站PsychologyToday指出,“搭讪艺术家”把正常的人类活动变成了一场游戏,目的是将它“提炼”称一种“艺术形式”,他们认为这种艺术形式可以通过理论知识和实践手段提升。科学家OeschN和MiklousicI在一篇探究“搭讪艺术家”技巧的论文中提到,“搭讪艺术学”的视角有限,也许有部分技巧是建立在某些科学理论基础上的,但无法否认“搭讪艺术”的本质冷酷且令人反感。3踏出法律边界必惩之
近年来,“搭讪艺术家”们物化女性的行为屡遭国际舆论谴责,国际视频网站也加大了对“搭讪艺术”低俗内容的打击力度。像“探险家尼克”这样的搭讪艺术家,一旦迈出了法律边界,等待他们的只有两行铁窗泪。年10月,一个名为AdnanAhmed的“搭讪艺术家”获刑两年,罪名是威胁和虐待“弱势年轻女性”。骗取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这是一种欺诈,与“艺术”毫无关系。对于“搭讪艺术家”的欺诈行为,没有理由先去谴责受害者,将恶人绳之以法才是关键。另一方面也是给广大女性提个醒,如果有人无事献殷勤,防人之心不可无。成功没有捷径,情感的建立基于相互尊重,物化他人的“搭讪艺术学”真不管用。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