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能治好吗 http://m.39.net/pf/a_5270056.html
达拉特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隶属于鄂尔多斯市。
鄂尔多斯市地图
达拉特旗总面积平方公里,总人口37万,辖1个苏木、8个镇、6个街道办事处,有开发区园区4个。全旗地势南高北低、呈阶梯状,俗有“五梁、三沙、二份滩”之称,南部为丘陵沟壑区,矿藏丰富;中部为库布齐沙漠区,宜林宜牧;北部为黄河冲积平原,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区。
达拉特旗地图
达拉特旗辖8个镇、1个苏木:树林召镇、白泥井镇、中和西镇、吉格斯太镇、王爱召镇、昭君镇、恩格贝镇、风水梁镇、展旦召苏木。
达拉特历史悠久,古为“骑射之地、游牧之所”,早在7万年前,古“河套人”就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繁衍生息。达拉特文化底蕴深厚,蒙元文化、黄河文化、农耕文化、西口文化在这里交融发展,境内有闻名全国的响沙湾、恩格贝等旅游景区和秦直道、昭君坟等名胜古迹。
达拉特资源富集,煤炭资源探明储量亿吨,预测储量亿吨;芒硝储量居世界第一,探明储量68亿吨,远景储量亿吨;石英砂品位为全国同类矿产之首,储量大、埋藏浅,探明储量万吨,预测储量万吨;探明地下蕴藏有万吨级的砂岩型铀矿床;太阳能、风能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年被国家能源局确定为内蒙古唯一的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
达拉特区位优势明显,是国家“一带一路”和“呼包银榆”经济圈的重要节点,国道、包茂高速、沿黄高速和包神铁路、包西铁路、沿河铁路等交通主干道贯穿全境,形成“三横五纵”公路交通网和“一横二纵”铁路交通网,距离包头机场22公里、鄂尔多斯机场公里、呼和浩特机场公里,能够有效辐射“呼包鄂”“晋陕宁”“京津冀”等地区。
达拉特投资环境优越,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完善,土地、能源、劳动力资源丰富,黄河过境公里,地下水、黄河水、地表水年可用水量6.3亿立方米,资源与区位组合条件良好,具备发展大工业的优越条件,是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理想地区之一。
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1%;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8.8亿元,增长44.6%;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增长6.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亿元,增长6.6%;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元和元,分别增长7.2%和9.2%。先后被确定为自治区“扩权强县”试点、全国第二批农村改革试验区、第三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荣获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和自治区文明城市称号,综合实力位列中国西部县域经济百强第28位和全国工业百强县市第78位,成为全国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和国家首批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荣膺中国县域经济“旅游魅力县”和“投资潜力县”。
一、坚持高质量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四大基地”,全面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一是着力建设新型工业基地。围绕转型和升级两大核心任务,坚持创新引领,延伸产业链条,壮大产业规模,加快绿色崛起,全力推进园区和项目建设,工业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明显提升。按照创建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目标,编制完成工业园区规划和22平方公里铝产业园区规划,达拉特经济开发区核心区建成面积79平方公里,累计完成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投资50亿元,园区综合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共引进项目个,其中建成投产80个、在建26个、拟建13个,是内蒙古工业十强开发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和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煤电产业,现有煤矿28座(露天22座、井工6座),煤炭产能万吨;电力总装机.8万千瓦(火电万千瓦、光伏61.8万千瓦),是蒙西电网的主要支撑电源点。煤电铝产业,形成万吨氧化铝、4.2万吨高纯铝产能,在建90万吨铝冶炼、6万吨电子铝箔项目。化工产业,形成万吨甲醇、50万吨PVC、45万吨烧碱、4.8万吨黄原胶产能,新能20万吨稳定轻烃、兖州煤业二期40万吨煤制乙二醇和30万吨聚甲氧基二甲醚等项目正在建设。建材产业,形成万平方米陶瓷、33万吨PVC深加工、万吨水泥产能,在建陶瓷生产线12条。高新技术产业,建成蓝宝石单晶炉台,形成吨聚苯硫醚产能,新奥石墨烯、恒星有机硅、索能碳化硅等一批新材料项目正在全速推进中。
天鹅过境达拉特旗黄河沿岸
达拉特旗黄河沿岸的天鹅
二是着力建设“北纬40度、黄河几字湾”健康安全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深入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走特色路线、创绿色品牌,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一二三产融合,打通农牧林水横向连接和种养加销纵向产业链条,发展高效、优质、生态、品牌农牧业。实施高效节水农业项目万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3%;全旗土地流转率达到53%,集中规模经营面积达到65万亩。粮食产量连续14年稳定在10亿斤以上,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称号,是国家千亿斤粮食增产示范基地。蔬菜、乳肉、牧草等产业初具规模,种植瓜果蔬菜15.8万亩,饲草种植50万亩,是中国西部重要的优质牧草种植基地之一;建成养殖园、养殖场个,奶牛、生猪、羊、獭兔分别达到5.2万头、17.5万口、万只、万只,水产养殖近2万亩。培育形成响沙酒业、东达蒙古王2个中国驰名商标和真金、蒙祥等23个著名知名商标。现有市级涉农龙头企业40家、自治区级涉农龙头企业8家、国家级涉农龙头企业2家、各类专业合作社家、家庭农牧场家,年销售收入万元以上农畜产品加工企业、万元以上流通企业分别达到11家和8家,先后引进优然牧业、赛科星、正时、东方希望等大型涉农企业,农牧业规模化、产业化和品牌化发展进程明显加快。
达拉特旗恩格贝
三是着力建设旅游休闲度假基地。坚持把旅游业作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突破口,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四季旅游,不断创新丰富“旅游+”业态,全面打响达拉特旅游品牌,建设中国西部地区沙漠度假天堂、黄河风情观光带、乡村旅游胜地和户外运动乐园,打造内蒙古旅游中心城市。全面加强重点景区基础设施,建成5A级景区响沙湾,4A级景区恩格贝、银肯塔拉、万通生态旅游区、吉祥福聚寺,3A级景区库布其、昭君城,是自治区高A级景区最多的旗县;现有市级乡村旅游示范村6个、自治区级乡村旅游星级接待户6家、市级农牧家乐典型示范户27家,兴昌渔村被评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户;王爱召文化旅游区正在规划建设。年,全旗接待游客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5亿元,分别增长16.4和12.9%。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文化传媒、演艺影视等产业业态正在兴起,响沙湾、恩格贝分别成为国家、内蒙古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达拉特旗恩格贝
四是着力建设现代物流集散基地。坚持把物流业作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和重要支撑重点推进,借助包茂高速、沿黄高速和包西铁路、沿河铁路等外运通道优势,规划建设了一批农畜产品、煤炭等大型物流园区。现已建成煤炭物流园区3处、铁路集装站3个,煤炭年发运能力在万吨以上,煤炭洗选配能力在1亿吨以上,“鄂尔多斯煤超市”雏形初显。培育和发展现代物流企业,现有惠民、马兰滩、风水梁等在建商贸物流园区4个,京顺、嘉佑等商贸物流企业3家,第三方物流及快递企业11家,成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和自治区电商进农村试点旗,现代物流配送体系正在完善。
二、坚持协调发展,着力提升城市品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一是建设富有鲜明特色的生态健康智慧、宜居宜业宜游之城。坚持完善与提升并重、新建与改造并举,深入挖掘文化底蕴和地域特色,充分融入文化元素,推动城市发展由“规模扩张”向“品质提升”转变。着力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市政道路总长达到公里,城市绿化面积达到1.88万平方米;建成污水处理厂1座、污泥处置厂和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各1座,城市自来水普及率、城市气化率、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99.3%、78.2%、92.7%和96.6%,镇区集中供热面积达到万平方米,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30.7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56.6%。建成体育中心1处、大型公园及广场5个,新建博物馆图书馆即将投用。主动接受包头辐射,编制完成包达协调规划,形成了“一心一环、两带三轴”的总体布局结构,推动达旗与包头的跨河共建,借力包头人才资源、产业经济等方面的优势,实现产业和城市的融合,不断增强城市发展活力。加快撤旗设市进程,提高城市产业带动和人口集聚能力,打造“呼包鄂”地区新的增长极。
二是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以美丽乡村建设、产业发展、乡风文明为重点,加快基础设施向农村牧区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牧区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牧区辐射。黄河防洪能力进一步增强,累计加固堤坊公里;实施人畜安全饮水工程处,解决了14万人、39.2万头只牲畜饮水安全问题;黄河二期防洪工程等项目正在实施,水利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旗境内公路总里程达到公里,建成铁路公里。城乡电网不断优化,建成千伏变电站1座、千伏变电站6座、千伏变电站20座。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成效显著,白泥井等6处新农村及移小区建成投用,累计搬迁入住农牧民户。累计完成危房改造7.8万户、街巷硬化公里、农网升级改造公里、广播电视户户通7.6万户、广播“村村响”个,农村牧区社会风气和文明程度得到明显改观。
三是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强化教育基础设施,全旗现有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所,在职教职工人,在校学生、幼儿人,各学段学历合格率%;继续实行教师交流轮岗等制度,高考本科上线率达到72.5%,义务教育综合考评位居全市前列,被教育部列为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和全国校园足球优秀试点县。科技创新能力全面提升,累计实施国家“”计划项目5个、“”重点项目1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8家,获得国家专利授权项,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和科普示范县称号。城乡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建成医疗卫生机构所,医院医院,医院医院。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建成综合文化站14个、嘎查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个、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25个、嘎查村草原书屋个、各类文化广场处,现有文化户户、文艺队支,累计创作歌舞、戏剧、曲艺、小品等文艺作品多件,形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荣膺“全国文化先进旗”。新建政务服务中心、电子商务运营中心和公共服务中心、科技孵化园、大学生创业园,培育羊煤土气、东达、万通等电商企业15家,建成O2O线下体验店6家、农村电商服务站点54个、街道社区服务网点30个。社会治理创新全面加强,建成旗级综治中心一个,苏木镇街道综治中心15个,嘎查村(社区)综治中心个,一大批矛盾纠纷得到有效化解。“法治达拉特”、“平安达拉特”建设成效明显,社会文明程度和群众生活环境持续优化。
三、坚持绿色发展,优化地区生态环境,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努力实现美丽与发展共赢
一是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同步加强。认真落实“三区”发展规划,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面积达到6平方公里。0年以来,累计完成退耕还林等林业生态工程万亩、义务植树万株,全旗森林总面积达到万亩,累计完成退牧还草万亩。全旗森林覆盖率和植被覆盖度分别达到28.6%和78.8%,湿地总面积3万公顷。矿区复垦绿化1.1万亩。积极推进生态移民工程,累计转移生态自然恢复区农牧民户、人,整体退出区域面积平方公里。严格执行禁牧禁垦政策,实行禁牧舍饲,发展标准化养殖,实现以草定畜、草畜平衡,自然放养、靠天养畜的传统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得到了根本性转变。围绕建设“金沙、蓝海、绿洲”沙漠经济先导区,综合布局“光伏+”发展模式,协调推动沙漠清洁能源经济、沙漠生态治理、沙漠有机农业和沙漠风情旅游等多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国内最大的沙漠集中式光伏发电基地,一期兆瓦光伏发电项目是全国第三批10个重点、内蒙古唯一的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于年12月实现了全容量并网发电,成为国家第三批领跑基地中首个实现一次性全容量建成并网发电的基地。
达拉特旗恩格贝,沙漠中的清澈小溪
二是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相互兼顾。坚持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之路,节能减排任务得到有效落实。年削减二氧化硫吨、氮氧化物0吨,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3.2%,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0%以上。建立了旗乡村三级河长管理体系,实现河流巡查管护全覆盖。积极倡导矿山企业造林种草,促进矿山企业绿化工作常态化、制度化,累计完成碳汇林2.2万亩,实现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构建优质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基本医疗、住房保障“五大体系”。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进展,实行“三保障、四覆盖”帮扶措施,实施易地搬迁、产业扶持等重点扶贫项目,稳定脱贫人,国贫人口减少为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3%以下。年,全旗民生和社会事业支出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87%。
来源:新疆地理百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