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四川经济分析和展望四川篇上

白癜风诚信医疗 http://www.pfbzl999.net/

一、四川概况

四川,简称“川”或“蜀”,省会成都,位于中国西南地区内陆,东连重庆,南邻云南和贵州,西接西藏,北靠陕西和甘肃,总面积48.6万平方公里,位于新疆、西藏、内蒙和青海之后,居中国第5位。地貌差异大,地形复杂多样,一半领土位于青藏高原上,地广人稀,一半领土位于四川盆地,盆周山区,盆底丘陵,川中人口稠密,为自古繁华之地。截至年四川省下辖18个省辖市、3个自治州、个县(县级市/自治县),54个市辖区。年四川省常住人口万人,仅次于广东、山东、河南,居中国第4位。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2亿元,次于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和河南,居中国第6位。四川风光秀丽、民风淳朴、生活安逸(巴适),自古就有少不入川、老不离蜀之说。

二、历史延革

四川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形成了以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为代表古蜀文明。在夏商时期,蜀人部落从今茂县一带沿岷江而下迁徙至成都平原,西周初期古蜀国杜宇王朝建立,定都于鱼凫(今成都温江区),后迁至郫邑(今成都郫都区)。春秋早期,鳖灵建立了开明王朝,定都于广都(今成都华阳)。春秋中后期,在日益强大的楚国进逼下,起源于清江流域的巴人沿长江进入到重庆一带,并逐渐占领整个重庆及川东,成为与蜀国并列并长期对峙的国家。战国中期秦国兼并巴蜀,于今川西设立蜀郡(治成都)、川东设立巴郡(治江州,即今重庆),从此四川一带就归属中华帝国的一部分。

秦国统治四川后,李冰任蜀郡太守,建都江堰这一千古闻名之工程,引泯江水灌溉千里成都平原,四川始有“天府之国”美誉。西汉武帝时期,在成都设益州剌史部。王莽代汉后,公孙述占据益州并在成都称帝,国号‘成家’,后为东汉刘秀所灭。东汉末益州牧刘焉、刘璋割据四川,其后为刘备所占,归于蜀国。魏灭蜀后,分蜀汉故地为益、梁二州。西晋后期,流民首领李雄攻入益、梁二州,在成都称帝,国号“大成”,大成国被东晋桓温所灭。南北朝时四川先后属刘宋、南齐、南梁、西魏和北周统治。

唐代改益州为剑南道,期间四川地区社会安定,经济进入全盛时期,有“扬一益二”之说。唐宋年间,四川是文坛之中心,李白于年出生于剑南道绵州青莲乡(今绵阳江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豪迈诗仙自此出;-年诗圣杜甫避乱成都,寓居于浣花溪边之草堂,生活悲催,‘茅屋为秋风所破’。

五代时四川分属前后蜀国,宋乾德蜀国归宋,可惜了花蕊夫人,便宜了赵匡胤。宋咸平四年,在今四川设益州(今成都)、梓州(今三台)、利州(今广元)、夔州(今重庆奉节)四路,合称“川峡四路”或“四川路”,四川由此得名。一代文豪苏轼于出生的眉州眉山(今眉山),‘一蓑烟雨任平生’,豁达人生,宦游天下,豪杰莫如是,父兄亦大才。

南宋末宋蒙双方在四川进行了长达半个世纪的争夺,以致人口锐减、经济凋敝。元朝合并川峡四路,设“四川等处行中书省”,简称“四川行省”,“四川省”之名自此问世。明代设四川承宣布政使司。明末张献忠建立过“大西”政权,历经连年战乱,人口锐减。清初设四川行省,并通过湖广填四川,恢复人口。

年,四川爆发保路运动,揭开辛亥革命序幕,年中华民国四川都督府成立,

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四川是革命中心地区之一,川陕根据地是当是的第二大根据地,养育了红军第四方面军。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在四川和四方面军汇师后到达陕北。革命战争期间,四川培育了朱德、陈毅、聂荣臻、邓小平等革命领袖。

抗战期间四川重庆为国民政府战时首都,四川人民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巨大贡献。解放后撤销四川省,划分为川西、川东、川北、川南4个行署区和西康省,年又恢复四川省建制,在成都成立四川省人民政府。年撤销西康省,金沙江以东各县划归四川省。年重庆市与地级市涪陵市、万县市、黔江地区从四川省整体划出组建重庆直辖市。至此川渝分治,形成今四川省行政区域。

三、经济现状分析

四川年GDP.82亿,仅次于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和河南,居全国第六位,增长率8.0%,在全国增长率排名第8位,在主要经济省份中属于第二阵营。年上半年四川GDP达亿,增长7.9%,比上年略有下滑,这与国家经济趋势相一致。

四川年地方财政收入.7.9亿,居全国第7位,与GDP排名基本相符(超过了GDP排第五的河南省),说明四川经济质量还不错。财政支出.6亿,年底四川狭义债务余额亿,比年增加亿,排全国第五位,如果算上城投有息债务,四川广义债务将突破亿,压力巨大.。但四川为西部大开发主要阵地,不管转移支付也好,还是发债指标也罢,都将给于支持,使得成渝城市群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前景可期。

四、四川发展经济有利点

第一:四川是人口大省

人口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拥有户籍人口多万,常住人口多人口,加上邻近的渝、云、贵、陕、甘等省市,超过2.5亿人口,庞大的人口既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充沛的劳动力(这是面临老齡化的中国最重要的竞争因素之一),又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同时比起西北、东北等地区,成渝一带的商业环境要好得多;

第二:能源和资源丰富

四川是中国的能源大省,川西南的水能储量(以金沙江、岷江、雅砻江为代表)居全国之首,以达州、南充、广元等的天燃气资源(如普光气田、元坝气田为代表)储量丰富。同时四川矿产资源丰富,钒、钛、硫铁、岩盐、芒硝、铅锌、硫、铁矿、石棉、云母、金、磷、轻稀土储量丰富。丰富的能源加上矿产资源,为发展四川经济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工业基础较好

抗战时期随着日军占领京、津、泸、宁、广等,大量现代企业西迁到川渝,为四川打下一定的现代化工业基础。六十年代,随着中苏交恶,大量企业内迁入川,广元、绵阳、江油一带是三线企业主要接收地。四川一直是中国经济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在九十年代东部沿海伴随改革崛起,四川相对滑坡,但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落地,四川再次驶入快车道,尤其是在汶川地震之后,崛起之势更明显;

第四:交通大为改善

四川为盆地,四周高山,历史上一直是交通不便,在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指引下,四川掀起基础建设高潮,四川高速公路已达公里,基本是县县通高速,四周出川高速也达十多条,铁路和高铁建设也是如火如涂,在民航方面,四川建设了13个机场(不含3个在建机场),基本是市市通机场,其中成都双流机场吞吐量高达万人,居中国第四位。交通有了大幅改观,带动旅游、物流和工业的发展。

第五:旅游资源众多

四川面积广大,风景美丽,历史悠久,故旅游资源众多。如九寨沟、峨眉山、青城山、稻城亚丁自然风光,也有三星堆、金沙遗址、都江堰、乐山大佛、阆中古城、剑门关、昭化古城等历史遗迹,还有巴中、通江、泸定桥等红色旅游资源,发展旅游基础雄厚。

第六:金融业发展较快

四川是西部地区金融最发达地区,机构数量多、金融种类齐全、开放程度高,年四川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7亿元,比上年末增长6.3%,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8亿元,增长12.7%,金融业的发展为四川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助力。

第七:教育资源丰富

四川在全国比起来算是教育强省之一,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财金大学、西南交通大学都是全国排名位以内的著名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西南科技大学也是在各自领域内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如何将教育资源转化为经济发展动力,而不是帮发达城市培育人才,替人作嫁衣是当前政府应当思考的问题(未完待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ngxiaoa.com/mxxz/56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