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练中药721

中药一

1、题干:记载方剂余首的本草著作是

A、《本草经集注》B、《证类本草》C、《新修本》D、《本草纲目》E、《神农本草经》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历代本草著作的知识点。《本草纲目》全书共52卷,约万字,载药种,绘药图余幅,附方余首。

2、题干:中药饮片切长段的长度为

A、5~10mmB、10~15mmC、16~18mmD、3~4mmE、8~10mm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

解析:该题针对“常用饮片的质量控制”知识点进行考核。常见饮片的规格是:短段5~10mm,长段10~15mm。

A.十分之一B.百分之一C.千分之一D.万分之一E.十万分之一

3、题干:《中国药典》规定,“称定”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

A、AB、BC、CD、DE、E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

解析:《中国药典》规定,“精密称定”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千分之一;“称定”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百分之一;

A.十分之一B.百分之一C.千分之一D.万分之一E.十万分之一

4、题干:《中国药典》规定,“精密称定”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

A、AB、BC、CD、DE、E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

解析:《中国药典》规定,“精密称定”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千分之一;“称定”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百分之一;

5、题干:关于药材切制的目的,正确的是

A、便于有效成分煎出B、便于鉴别C、便于炮制D、便于制剂、调剂E、便于贮藏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BCDE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炮制的辅料及饮片的质量的知识点。饮片切制的目的:①便于有效成分煎出“细而不粉”的特色。原因:切制成大小、厚薄均匀的饮片,增大了药物与溶媒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有效成分的溶出率与提取效率,保证了药效。②利于进一步炮炙:药材切制成饮片后,便于炮炙时控制火候,使药物受热均匀还有利于各种辅料的均匀接触和吸收,从而保证炮炙的工艺质量。③利于调配和制剂:药物切制成饮片后,体积适中,洁净度增高,含水量下降,即方便制配方调剂。制备液体剂型时,药物切制后能增加浸出效果。制备固体剂型时,由于切制品便于粉碎,从而使处方中的药物比例相对稳定。④便于鉴别:对于性状相似的药物,切制成一定规格的片型,便于区分;且显露了药物的组织结构特征,有利于区别不同药材,防止混淆。⑤利于贮存:药物切制后,含水量下降,减少了霉变、虫蛀等因素而利于贮存。

中药二

1、题干:指出下面错误的是()

A、麻黄用量15~20gB、麻黄解表宣肺生用C、麻黄发汗力强,表虚自汗,阴虚盗汗者忌用D、麻黄发汗力强,肾虚喘咳者忌用E、麻黄外能开腠理,散风寒,内能开宣肺气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

解析:麻黄辛温发散,微苦略降,重在宣肺,药力较强。入肺与膀胱经,外能开腠理,透毛窍,散风寒,以发汗解表;内能开宣肺气,通畅气机,以平喘。此外,通过宣肺,又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以利水消肿。内服:煎汤,1.5~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吹鼻,或研末敷。解表宜生用,平喘宜蜜炙用或生用。小儿、年老体弱者宜用麻黄绒。发汗力较强,故表虚自汗、阴虚盗汗及肾虚咳喘者忌服。本题选A。

A.清肝杀虫B.活血化瘀C.清热回乳D.消积健胃E.解毒止血

2、题干:芒硝内服能软坚泻下,外用能()

A、AB、BC、CD、DE、E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泻下药各药兼有的特点。芒硝的功效为:泻下,软坚,清热,回乳(外用)。故正确答案为C。

A.清肝杀虫B.活血化瘀C.清热回乳D.消积健胃E.解毒止血

3、题干:番泻叶的功效有()

A、AB、BC、CD、DE、E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泻下药各药兼有的特点。番泻叶具有泻热通便,消积健胃功效,适用于热结积滞,便秘腹痛,水肿胀满等症状。故正确答案为D。

39岁男性。素体壮实,因3日未解大便,先腹胀腹痛,一到日甫便发热,舌红苔黄,脉大有力。建议选用大黄配芒硝。

4、题干:中药大黄用于通便的合理使用方法是()

A、入汤剂久煎B、取酒蒸馏液C、开水泡或后下D、发酵后用E、注射用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泻下药。生大黄泻下效强,欲攻下者开水泡或后下,久煎其泻下力减弱。

5、题干:平肝明目,治疗肝阳上亢眩晕宜选()

A、白芷B、荆芥C、桑叶D、葛根E、菊花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E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解表药知识点。ABD无平肝明目功效。故正确答案为CE。

中药综

A.齿痕舌B.胖大舌C.芒刺舌D.痿软舌E.瘦薄舌

1、题干:根据中医望诊理论,热邪亢盛可见

A、AB、BC、CD、DE、E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

解析:芒刺:舌乳头增生、肥大,高起如刺,摸之棘手,称为芒刺。若芒刺干燥,多属热邪亢盛,且热愈盛则芒刺愈多。根据芒刺所生部位,可分辨邪热所在脏腑,如舌尖有芒刺,多属心火亢盛;舌边有芒刺,多属肝胆火盛;舌中有芒刺,多属胃肠热盛。

A.齿痕舌B.胖大舌C.芒刺舌D.痿软舌E.瘦薄舌

2、题干:根据中医望诊理论,脾肾阳虚可见

A、AB、BC、CD、DE、E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

解析:胖大舌:较正常舌体胖大,为胖大舌。有胖嫩与肿胀之分。若舌体胖嫩,色淡,多属脾肾阳虚,津液不化,水饮痰湿阻滞所致;如舌体肿胀满口,色深红,多是心脾热盛;若舌肿胖,色青紫而暗,多见于中毒。

3、题干:用药咨询需特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ngxiaoa.com/mxxz/56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