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寻访一城一作,设计师季裕棠奠定酒店美

高大的身影穿过文华东方的雅阁,检视着所有细节,一如最初设计时对包括灯光、盆栽,甚至菜单格式、播放音乐的要求。这是被誉为「酒店设计大师」的季裕棠(TonyChi),立足国际40多年的坚持。

季裕棠悠游于三个城市享受生活。

季裕棠,6岁随父母自台湾移民美国,从纽约将室内设计美学辐射到国际,在顶级酒店与餐厅领域设下美学高标,曾与「厨神」级的米其林星厨WolfgangPuck、AlainDucasse等人合作,ParkHyatt、InterContinental和MandarinOriental等顶级酒店都要藉助他增辉。香港的Rosewood酒店是最新落成力作。

漫漫职涯,早入主设计名人堂的季裕棠已是一方宗师,但这样的成长,有着每10年一期的转折。

季裕棠纽约的家居一景。(取材自TonyChi脸书)

-纽约10年初生之犊

季裕棠年毕业、年在纽约成立工作室。「这是勇气最大的时候,因为很幼稚,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怕。」他形容那时初生之犊的勇气「很可爱」,却是如今顾虑增多后求而不得的特质。

这个阶段让季裕棠念念不忘的案子,正是邻里间的小餐厅,不少是为了融入美国、谋取生计的移民委托,「我真的学到很多,学到设计其实是在解决问题,而不是去包装一件事情。」因为移民没余钱做「包装」,所以建筑师、设计师只能想尽办法去解决大小问题。

季裕棠早年作品:芝加哥Sunda。(图:TonyChiandtonychi提供)

-东南亚10年站上浪头

季裕棠形容进军亚洲的这10年是「bodyonsteroid」,像打了类固醇般地壮大,当时甚至有媒体说他「在纽约是条小鱼,到东南亚变大鱼」。他不很认同,但承认当时机会的确好,连自我也被捧高,如今反省,也不是很健康的事情。

此阶段代表作是香港兰桂坊的开发,季裕棠与「兰桂坊之父」AllanZeman盛智文、PaulHsu徐保罗,连手打造出今日的兰桂坊。如今说来,季裕棠直言:「那是一个无法重来、但绝对值得的经验。」

他分析,当时正逢都更,社会期待一个「不千篇一律」的东西,「我们去的时机满好的,满足他们的需求。」当时港人的「渴望」正是机会,所以季裕棠虽然看好台北青田街有改造的条件,却担心人的「渴望」不足。

季裕棠作品:香港瑰麗酒店。(圖:TonyChiandtonychi提供)

-沉潜10年成熟高峰

「这是我在沉淀的时候。」季裕棠自认在此之前做了些错的事,「所以尽量不要重复错事,我这10年做的东西就很小心,味道愈来愈清淡。」

被问到这个时期最大的作品,季裕棠指指自己:「我啊,就我自己啊。」

他的自我沈潜期也正好是自我成熟期,因为到了台湾。「那10年在台湾,学到真的很多。」季裕棠说:「真的成熟大概在台湾,钱是没赚到啦。台湾大概是钱付最少、但我最享受的地方。」

季裕棠作品:纽约第五大道安达仕酒店。(图:TonyChiandtonychi提供)

-回归自我10年代沟挑战

上承前一阶段的沉潜,季裕棠说:「这10年,我开始看到自己多一点。」

这时期还遇到代沟的大挑战。季裕棠举例,以前大家理解力差不多,交谈很有建设性,可是现在要与公司同事沟通,明显遇到「世代移转」:开会不带笔记本、不提出问题或意见,就等着单方面吸收,凡此种种,让他疲累。

这个阶段代表作是东京安达仕酒店,季裕棠形容:「那是最干净的一个案子,整个图只有四笔就解决掉了。」默契与简单,正是此时他所看重的。

首先,季裕棠和日本业主相识已久,彼此尊重,当他接到对方「求救」来电时,已知这是身为朋友必须出手的时候,「我参与,就表示我已经成熟到去接这个案子而不顾虑面子问题。」如果以前,当然不理,但现在他能理解对方找上门的目的,就会尽力解决问题。

而此案简单,因为参与人数少。季裕棠最怕人多口杂的案子,「我尊敬你、你尊敬他,好有礼貌,可是谈到事情了吗?最后投票决定。」现在的他不太参与这种案子了,偏偏这种情况愈来愈多。

至于下一个10年,已过耳顺之年的设计师说:「该去做些别的事、去学别的东西了。」

季裕棠作品:华盛顿ParkHyatt酒店。(图:TonyChiandtonychi提供)

我的设计永远从「为什么」开始

那些在顶级酒店里彷佛天经地义存在的设计,是怎么来的?「我的设计永远是从『为什么』开始。」季裕棠会自问,「我为什么要做?」、「为什么要跟他做?」、「他做这个是为什么?」

所以如果有人找上门,季裕棠第一个问题就问,「为什么找我?」但他笑说:「99.%的人都不及格,不知道我能够帮他做什么。」说「仰慕大师」之类的话是不及格的。

季裕棠作品:纽约第五大道安达仕酒店。(图:TonyChiandtonychi提供)

至少要懂大师的美学。这些年,季裕棠走向「安静的设计风格」(invisibledesign),如文华东方的「雅阁」、东京安达仕。他说:「视觉安静,最重要的是知道不该做什么。」

但安静不表示不丰富、没有声音,而是声音与视觉的噪音都要控制,一旦整理干净,视觉的层次感提升,一样能安静但丰富,宛如「低吟的喧嚣」。例如「雅阁」,就是在敦化北路树梢上安静的小房子。

当初台北文华东方业主林命群找上门,但季裕棠正准备结束台湾工作,没想到一阵子后又因缘际会接了下来,从3楼的「雅阁」粤式餐厅、5楼的法式餐厅「COCO」(后改为CafeUnDeuxTrois)、6楼的「Bencotto」义式餐厅,再连顶楼的「官邸」也接下来,完成直向串联,说好一个「安静」的故事。

香港地产界四大金刚之一的郑氏家族投入酒店业,拿下Rosewood品牌,请来季裕棠规画,他从全球角度出发,提出伦敦、巴黎、纽约、北京和香港五个店,一起策画、逐一开幕,最后的香港已在10月落成。

有趣的是,季裕棠几乎是以「顾命大臣」身分在辅佐「公主」郑志雯。他原本就替郑家的祖父、第二和第三代规画家园,当郑家女儿对酒店有兴趣,他就是最佳「老臣」,10年大业完成即功成身退。

我不是做生意我要的是『生活』

成为室内设计界的巨人,季裕棠常被年轻后辈请益成功之道。「你要什么?」这是他要新进设计师先思考的问题,「今天你要求名、为了明天有钱,那你后面的路已经固定了。你要想,值不值得?」

就像他挺直的身板,季裕棠早不用在名利前折腰,不为业主的时间成本与预算成本折损坚持,所以自认「愈来愈古典」的他,宁愿案子愈做愈小,也不想牵涉到人多的工程。

季裕棠在布宜诺艾利斯的家居一景。(取材自TonyChi脸书)

「还好,我从来不是在做生意,我要的是『生活』。」季裕棠一笑:「我满幸运的,到现在没有变。」

三城生活「我有点离群索居」

舒适坐着的季裕棠从容自信,彷佛融入身后他所设计的圆形窗景图画中,这位年进入室内设计名人堂(InteriorDesignsHallofFame)、又在年受颁FITsLawrenceIsraelPrize的国际知名设计师,如何从当年6岁的小移民走上顶峰?他笑笑:「谁晓得?」

安身、立业于各个城市,成就着别人的空间、自己的人生,季裕棠悠然于纽约、布宜诺艾利斯和台北三个家,三城三种生活,归结出他要「安静」的生活哲学。

季裕棠是許多酒店的美學推手。(陳立凱/攝影)

季裕棠作品:香港瑰丽酒店。(取材自TonyChi脸书)

三个住处求稳定

走过世界,季裕棠有三个住处,家在纽约、度假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台北有一个窝。三处有着同样的室内设计风格。

季裕棠在布宜诺艾利斯的家居一景。(取材自TonyChi脸书)

「为什么要不一样?」他反问:「这是我要求的稳定性。早上醒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不会觉得我在不同的地方;在台湾醒来,就像纽约的延伸一样。」他形容,就像从客厅走到厨房、到餐厅、到睡房,「总不能从餐厅走到睡房变成夜总会,那是文化震撼。」

所以季裕棠让空间成为中性的平台,人在其中随着时间、季节去变化。

但三地还是有本质的差别。纽约是非常美洲的新城市,怕吵的季裕棠尽量降低家中噪音,很少在家里做活动,但幸好家在顶楼,有个花园,30年前种的小树都长高了,可以在花园喝喝茶、在大都市里闹中取静。

在有着多年历史的欧化城市布宜诺斯艾利斯,14年来累积众多朋友,晚餐常在近午夜时,下午也有happyhour,加上当地风俗,朋友约见不是「酒吧见」而是「家里见」,所以季家被称为「openbar」。他也有先见之明,设计时就分东西翼,大人小孩各一区,有两个大餐厅招待客人办派对。

在南美,季裕棠不用出门上班,起床后跟公司联机处理公事,「如果是在纽约,每天起来要当老鼠,下地下铁,再出来到公司上班。」

台北则具战略作用,「是一个点、我的窝、我的巢。」季裕棠计算,从欧洲或美洲飞来亚洲工作都要10几个小时,住酒店一住10几天,「实在不是人的生活」。于是台北的家就是解决之道。

季裕棠从纽约搭晚班飞机离开,早上到台北,回家后到市场买点水果、泡个澡、去爬山,第二天带个小皮箱就能去香港、日本、新加坡,事情办完了,回台北休息一天再整装返美,台北居提升他的生活质量。

台北就根据他的独居需求设计。有个前厅,客人若只到前厅,表示交情只到这里,再往中间走是季裕棠的生活空间、靠近后花园是最私密的区域。每个小客厅有两三个座位,没有大厨房因为不开伙。

台北前后院也有花园,可是他后来发现:「台湾的小蚊子比我更厉害。所以我的花园,我看着它、它看着我,井水不犯河水。」

安静生活不妥协

人过耳顺,季裕棠知道自己要什么:「我要过一个生活。」这生活,无关乎赚多少钱、变多富有。曾说过自己人生刚入秋,他计划中的未来,想去做很多以前想做的东西,想学音乐、学习平静、想学陶艺。

「秋天过后就是冬天,冬天不会开花了。所以不要去考虑事业这些事情了。」在室内设计这一行,季裕棠说的直白:「没有春天了,有工程的话,是一种压力,你要问自己要不要再去参与。」

季裕棠对专业有坚持。

甚至连人际关系也不妥协了,季裕棠老实说:「我现在对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会挑挑拣拣的了。」因为现代人沟通只谈效果、不谈过程,让他觉得索然无味,「经过过程去达到效果或结论,这是我在寻找的,可是现在愈来愈少,所以我也慢慢把门关得紧一点。」

于是有朋友问他:「你怎么变得那么孤独?」季裕棠否认:「跟孤独没有关系,我只是缺乏机会跟人家沟通而已呀。」感叹一句:「我有一点livingintheisolation(离群索居)。」

现在的生活就「安静」二字。季裕棠说,知心朋友不必多,如果在布宜诺斯艾利斯过生活,葡萄园的产出卖一些、酿一些,自己喝一些,都不是为了赚钱;爱喝茶,什么茶都不计较,不喝罐装饮料,可是偶尔也会「作弊」一下喝点可乐。

感叹着如今社会讲的是「如何妥协」,但偏偏他是非常不妥协的人。「到人生尾期还要去妥协,那就很悲哀。」季裕棠每一步都清清楚楚,「是自己去决定,可是绝对不会有妥协的成分在里面。」

观看季裕棠的设计,即知他对生活保持热忱,作品不俗不燥。用他自己的话说“自五十岁以后,自己已经开窍,设计变得很顺,遇到挑战,也很容易找到答案,并且这个答案越变越简单,不会那么复杂”。设计于他,是从心所欲的不逾矩。

▲对话季裕棠

1您如何看待设计?

季裕棠:设计师不是一个很美丽的词汇,不管是设计时装还是汽车。设计是一个行业,是一个人生观,心细、细心的人才可以做设计。做设计要细心的去思考它的功能,品味慢慢的去累积,等它成熟以后,一定是一个非常好的作品。

  我不想把(设计)当做一个工作,如果把喜欢的事情当做工作,你会被它消灭掉。所以我喜欢设计,喜欢细心的去做这件事。在品味方面,我很喜欢累积的过程,收集艺术品、小东西、甚至人和人之间的感情,也是一个搜集的过程,所以人生观就是这么简单。

2在您看来,酒店设计中最最核心的元素是什么?

季裕棠:设计不是商业化的,一旦把它变成商业化,我个人认为,对人是非常侮辱的。人的差别是很大的,智慧的和没有智慧的,区别在于人的感情。如果把设计当做商业去做,就要想好怎样去实现互动和互联,对人的好处在哪里。

  就像酒店设计,要以视觉为主还是以功能为主?对外要以视觉为主,那内容是什么?而在室内设计方面,是为谁而设计的功能、谁是主人、谁是客人?我们的关键就是如何去定义。

  酒店设计如果讲功能的话,我认为“主人”是在这上下班的人,我就是为他们而设计,把他们需要的功能一起带进去,让他们可以在这种美学上面稍微醒一醒,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人醒了,就很不错,如果服务业醒过来了,客人就会有最直接的感受。这才是主人带动客人的方式。

  而现在是相反的,酒店上下班的人都成了佣人,客人变成了主人,它的行为、态度、礼节都是错误的。这些空间就缺少了诗情画意和本身的气质,就没有办法去延伸寿命。

3之所以形成现在的设计思想,和您的生活阅历有关系吗?

季裕棠:人都有一个思想,不管是东方的、西方的、本土的、国际的,我八岁离开台湾,从小到现在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香蕉人”朋友也看我是香蕉人,但是到了一个年纪开始向后看,越来越东方。对文学的探索一直没有断,因为知识每天都在对流,每个人都看到一样的东西,都是互联互动的。

  熟知季裕棠的人都知道,在每一个城市他都只会做一个项目,因为在他看来,只有花足了时间,才能跟这个城市建立关系,进而完成他所有的梦想。而在这过程中,人是无形的、设计是有形的、文化是催化剂。

4为什么每个城市都只设计一个项目?

季裕棠:每到一个城市,我就跟它建立感情:这是我跟某个人一起非常特别的地方,这个人就是我的业主。只跟一个人在一起,我会花时间慢慢和他聊天,可以吃个早饭、下午喝茶、晚上回去还可以回味上午的想法是否是正确的。花时间了解下来,就会跟这个城市建立一种关系。当回忆起来时就知道是这个城市是什么样子。

▲成都君悦酒店

5这就是为什么您的作品总是能和当地文化特别融洽的原因?

季裕棠:这一定是的。我对每一种文化都怀有好奇心,这种好奇心会让我去了解很多我所不知道的事情,当然,首先我要明白自己不知道什么。所以,每到一个地方,当地的文化都会帮助设计变成有形的存在,就好比在城市里听不到风声,而我到深山上去,风声就特别明显,山上树很多,风一吹,就可以看见它了。如果跟这个环境互联的话,你会变得很无形。

6您理想的生活状态是什么样的?

季裕棠:人的一生太短了,每个人都贪,那我贪什么呢,我贪多一点时间。每天时间都过得很快,怎么让清醒的时候过的丰富一点,不是制造丰富的内容,而是在无形之中融合到你的人生当中去。房子、汽车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和你之间的关系,有两个“你”一定要了解,一个是镜子里面的你,一个是看不见的一个你,你要跟他很协调。

  人都有欲望,一般都会说,要要要,我要几栋房子。可是我想说,你的房子有这颗心吗?有这颗灵吗?你的装饰品是买来的还是收藏的?这有很大的差别,当我搜集到这个东西,我会回忆起那天我跟谁在一起,那它在我们家就是一个意识,有感情的。

▲spagoritz-carltonvail

END

本文转自网络,转载仅作分享

如有侵权,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ngxiaoa.com/mxxz/55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