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介绍今天的植物以前,我先给大家讲一个古代的故事。据说以前有个黄郎中,曾经子承祖业开始每天采摘黄连、黄芩以及黄根等五种药材,被人们亲切地称作五黄先生。之后有一次孕妇因泻肚子来求医,可恰巧阆中不在,无黄先生的朋友马峻站出来,不小心将治疗腹泻的黄连记成了黄根,之后这位孕妇一直狂泄不止,不仅自己差点没命,就连腹中胎儿也没有保住。之后因为这件事情,五黄先生被警告应该将这两种药物分开,以免再出现类似情况,之后黄根更名叫做大黄,一直流传到现在。
今天的主角就是这则故事中被迫改名的大黄,人称其黄良、牛舌,属于蓼科大黄属的多年生高达草本植物,常年分布在丘陵、草地以及树林里。可以野生繁殖和认为栽培,其植株根茎健壮,可以将干燥根部和根茎拿来入药。每年秋末到春季发芽前,这个季节适合采挖,将须根清除掉,然后把外皮刮干净,然后切块。之后可以直接生用,或者是拿酒来配合着用,这种植物可以主要治疗腹泻、清热凉血以及解毒。
大黄的功能
大黄有强悍的泻下功能,通常是用于治疗便秘的药物,可以和一些药物搭配后,增强大黄的泻下功能力。如果用量稍微少一些,再搭配麻仁这类的药物,可以稍微缓解一下泻下能力。另外,还可以搭配干姜这类的东西,治疗冷积便秘,还能清热泻火以及凉血止血,功效非常齐全。而有关这类植物的使用,主要还是应该注重各种植物的搭配以及用量,不同药物配合后作用不同,用量效果也截然不同,使用以前一定要谨遵医生指导对症下药,切忌随意使用。
其实对于种草药物有着比较奇特的记载,我们只要知道了中草药物的行走方式,就能够完全明白中药的药效。不过不同的药物它的行走速度完全不同,部分药物走得特别快,就比如今天的大黄植物,它就是一种走的很快的植物,在人体内基本上不会停留,几乎是直接就闯了过去,中间毫无阻碍。如果是受到阻碍的药物,比如卡在一个地方就不动了,等过段时间才会重新开始走。另外,有一些药物就是守而不走,每次你服用以后,它们走的会特别慢,甚至会在某个部分守很长时间。
一些守而不走的药物,大家应该也不陌生,比如甘草就是如此。这类比较偏甘甜的药物,都很喜欢守而不走,而一些苦涩的药物,发而走的速度特别快。但万事总有特例,比如黄连走的就很漫,还有服用小部分的甘草,速度更是慢到不行。那么这些药物该如何搭配呢?这里搭配要学着相互牵引,就好像是有两个人,如果全是容易着急的人,就会相互催促,好比大黄以及芒硝。这两种药物一搭配,喝下去立马就会腹泻。
除此以外,药物的功效如何,跟它所属的品性味道也有联系。比如大黄苦涩,偏寒可以用于去火,而性寒则可以清火。大黄其实在许多医师眼里都是不错的草药,甚至有一些古代的医学大奖,将大黄成为起死神丹。比如明朝的医师吴又可著作《温疫论》里面,就提过了大黄这种植物,而且还记载了详细的治病救人过程。当时吴又可就是通过大黄帮助一个患有瘟疫的男子进行救治,之前通过了很多方法都是无法治疗。直到后面用大黄以及配合一些药物后,才成功缓解了他的问题。要知道当时这位患者已经奄奄一息,即便是这还是救了过来,所以吴又可就将它叫做起死回生神丹。
其实类似于大黄的神奇植物有许多,只是平时多数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