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员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cgia.cn/news/roll/1587384.html
杨森林曹雄/文
第一章黄河与中华民族
第一节黄河源头与历史
四、黄河资源
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最大的资源是水利资源,其次是流域的土地资源和其产出,以及相应的矿产资源和其他资源。
黄河花园口站多年平均实测黄河径流量为亿立方米。考虑人类活动影响,还原历史上逐年灌溉耗水及大型水库调蓄量,花园口断面多年平均天然年径流量应为亿立方米,加上下支流来水21亿立方米,黄河流域多年平均天然年径流量为亿立方米,位居七大江河的第四位,占全国径流量的2%。黄河流域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8.3%,流域内人均河川径流量为立方米,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2%;耕地亩均河川径流量为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2%。所以,黄河要实现流水管控制度,省际用水需要综合调度,限量运行。(一)水利资源
黄河流域水力资源主要集中在干流,理论蕴藏量和技术可开发量分别占全流域的75.8%和90.5%。理论蕴藏量共兆瓦,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3兆瓦,年发电量.6亿千瓦时,其中可开发的水电站装机容量.8兆瓦,年发电量.1亿千瓦时,分别占技术可开发相应量的95.2%和92.7%。干流水力资源主要集中在玛曲至青铜峡、河口镇至龙门和潼关至小浪底3个河段,梯级开发的自然条件和建设条件较好,淹没损失小,技术经济指标优越,综合利用效益显著,是国家重点开发建设的水电基地。
支流水力资源主要分布在上游的湟水和洮河,中游的渭河、汾河、洛河和沁河。
(二)水生资源
据年调查,分布于黄河干流的鱼类有种和亚种,分别隶属于13目24科85属。种群组成以鲤形目鱼类为主,共80种,占总数的64%;其次是虾虎鱼科9种,占总数的7.2%;鸵科6种,占总数的4.8%,其余各科数量较少。鱼类分布在上游地区16种、中游93种、下游种。黄河干流鱼类按食性可分为四类:主食着生藻类的有虾虎鱼等鱼类,主食底栖水生无脊椎动物的有黄河鲤、鲫鱼等鱼类,主食浮游生物并兼食藻类的有餐条、瓦氏雅罗鱼等鱼类.主食鱼类的有甘肃宁夏内蒙古黄河鲤鱼、鲫鱼、鲢鱼和鲶鱼等鱼类。由于黄河流经地区的气候条件、水文条件及河道边界条件的不同,黄河不同河段的鱼类也有很大差别。
(三)土地资源
黄河流域总土地面积万公顷(含内流区),占全国国土面积的8.3%,其中大部分为山区和丘陵,分别占流域面积的40%和35%,平原区仅占17%。由于地貌、气候和土壤的差异,形成了复杂多样的土地利用类型,不同地区的土地利用情况差异很大。流域内共有耕地万公顷,农村人均耕地0.23公顷,约为全国农村人均耕地的1.4倍。流域内大部分地区光热资源充足,生产发展潜力很大。流域内有林地万公顷,牧草地万公顷,林地主要分布在中下游,牧草地主要分布在上中游。(四)珍稀动物资源
黄河流域的野生动力资源十分丰富,据初步统计,以鸟类的雁鸭类、鸡形类及鹤类等为例,计有68种,约占全国该类总数的34%;哺乳动物的灵长类、食肉类及有蹄类有42种,占全国总种数的44%,其中有大量的稀有珍贵及濒危物种。两栖纲有尾目大鲵科中的大鲵,广泛分布于陕西、山西、河南及青海等省的山溪中。
鸟纲鹳形目中黑鹳分布于青海、甘肃、内蒙古和陕西等省(自治区),朱鹮主要在陕西秦岭一带生活繁衍。雁形目中的斑头雁广见于青海东南部,大天鹅分布在陕西秦岭以北及黄河下游地区,赤麻鸭生活在青海、甘肃、内蒙古及四川西北部水域,栖息高度可达米。鸡形目中的藏雪鸡,分布在流域上游地区—米间的裸岩山地;雉鹑分布在青海和甘肃等地海拔米左右的林地和灌木中;流域内还有高原山鹑、血雉、蓝马鸡、红腹锦鸡等。鹤形目中的黑颈鹤在青海和四川西北部有分布。
哺乳纲灵长目中有大熊猫在陕西周至和太白县生存,石貂、水獭、猞猁、金钱豹、虎、雪豹等在流域内西北地区山地和高原区均有分布。奇蹄目中藏野驴为青藏高原特有物种,见于青海及四川西北部。内蒙古有蒙古野驴结群栖居。偶蹄目中有珍贵的麝、毛冠鹿、梅花鹿、白唇鹿、马鹿、狍、野牦牛、藏黄羊、羚牛、斑羚、岩羊等重要保护动物。
此外,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和兽类分别为34种和44种,黄河流域分别占11种和12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63种、兽类44种,黄河流域分别占13种和11种。
(五)矿产资源黄河流域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产有种,在全国已探明的45种主要矿产中,黄河流域有37种。具有全国性优势的有稀土、石膏、玻璃用石英岩、铌、煤、铝土矿、钼、耐火黏土等8种;具有地区性优势的有石油、天然气和芒硝3种;具有相对优势的有天然碱、硫铁矿、水泥用灰岩、钨、铜、岩金等6种。黄河流域成矿条件多样,矿产资源既分布广泛又相对集中,为开发利用提供了有利条件。流域内有兴海一玛沁一迭部区、西宁一兰州区、灵武一同心一石嘴山区、内蒙古河套地区、晋陕蒙接壤地区、陇东地区、晋中南地区、渭北区、豫西一焦作区及下游地区等10个资源集中区,形成了各具特色和不同规模的生产基地,进行集约化开采利用。流域内有色金属矿产成分复杂,共生、伴生多种有益成分,综合开发利用潜力大。
黄河流域能源资源十分丰富,中游地区的煤炭资源、中下游地区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在全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被誉为我国的“能源流域”。
已探明煤田处,保有储量约:亿吨,占全国煤炭储量的50%左右,预测煤炭资源总储量2.0万亿吨左右。黄河流域的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五省(自治区),具有资源雄厚、分布集中、品种齐全、煤质优良、埋藏浅、易开发等特点。在全国已探明储量超过亿吨的26个煤田中,黄河流域有12个——甘肃陇东煤田,宁夏鸳鸯湖一盐池煤田,内蒙古东胜煤田、准格尔煤田,山西大同煤田、宁武煤田、河东煤田、太原西山煤田、霍西煤田、沁水煤田,陕西黄陇煤田、陕北侏罗纪煤田。流域内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主要分布在胜利、中京、长庆和延长4个油区,已探明储量分别约为90亿吨和2万亿立方米,分别占全国总地质储量的40%和9%,其中胜利油田是我国的第二大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