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少年丨三碗ldquo承气汤rd

?该音频已在喜马拉雅发布,可搜索“掌上扁圣”账号收听

扁圣书院的各位同学:

大家好!

先来看一下上节课给大家留下的两道思考题:

1、小明乘着时光机回到了年初,发现平时身体就比较虚弱的姥姥感染了新冠病毒,你认为下列哪个方子最适合治姥姥的病?

A、九味羌活汤

B、麻黄附子细辛汤

C、人参败毒散

D、银翘散

2、金朝名医张元素用下列哪个药方,治好了牛气哄哄的刘河间的病,成为千古美谈?

A、九味羌活汤

B、麻黄附子细辛汤

C、人参败毒散

D、银翘散

你答对了吗?

上两周我们通过学习,解锁了《发表之剂》的八个阵法。分别是主攻寒邪的“麻黄汤阵”,主攻风邪的“桂枝汤阵”,主攻外感风寒、水气内停的“小青龙汤阵”,主攻表寒里热的“大青龙汤阵”,主攻风寒湿及内热并存的“九味羌活汤阵”,主攻阳虚外感的“麻黄附子细辛汤阵”,主攻正气不足外感风寒湿的“人参败毒散阵”,以及主攻风热感冒的“银翘散阵”。

这一周,我们开始翻越《汤头歌诀》的另一座高山:攻里之剂。

首先来搞明白一个概念:什么是里?

里是与表相对的,笼统来分,脏腑、气血都属于里的范畴。如果“里”中有垃圾不能及时排出,就会在身体上表现出各种不适症状,所以我们需要利用一些手段把淤积给通开,把垃圾通过大小便排出去。这就叫“攻里”。

大家还记不记得“发表之剂”又叫什么法?对的,汗法,是从皮表把外邪发出去。攻里之剂呢,也叫“下法”,是通过大小便把毒邪排出去。

我们选择的“攻里阵法”一共有六个: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木香槟榔丸、枳实导滞丸和温脾汤。为了便于大家的理解和记忆,我们分作两周来解读和认识它们。

01

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用芒硝枳实厚朴大黄饶

救阴泻热功偏擅急下阳明有数条

张仲景老先生在遣方用药方面是非常了不起的,他极其善于抓牛鼻子,用药稳准狠,几味药就能起到出神入化的效果。上一单元的麻黄汤、桂枝汤、麻黄附子细辛汤,都是出自他的妙手神思。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也都是他的杰作。

这几个方子妙在哪里呢?我们先分述、再综述。

大承气汤出山需要具备的条件是:阳明腑实证。

阳明经通常指我们的胃肠经,阳明腑实呢,就是胃肠道中被堵住了。为什么会堵住呢?因为我们身体各路郁积的邪热都汇集到了胃肠腑中,导致这里面太热了,像被火烤一样,食物残渣被烤成了燥屎,就是很硬的大便结块,粘黏在肠壁周围,或者堵在肠道中间,导致排泄困难。胃肠道是人体代谢的一条中枢要道,就好比我们家里的马桶被堵了,整个家里就会被浊气充满。浊气也会郁结形成“结核”,滞留在我们的胃脘部,造成痞硬、胀满。痞硬是什么感觉?正常我们的胃脘部按一按是柔软的,但大家不要刚吃饱饭去按啊,痞硬呢是用手按上去发板、发硬,有闷痛的感觉。这时候摸一摸病人的脉,一定是又数又实、快而有力的,同时小便一定是深黄色的。舌苔黄燥或者焦黑,有的会燥裂起刺。还会出现神昏谵语、发狂等。

阳明腑实证还有一个代表特征,让病人躺在床上,压一压肚脐旁边的天枢穴,一压病人就会条件反射地疼,会本能地拒绝被按,因为肚子里面有燥屎硬块,是实证,符合大承气汤阵法的使用条件。如果你按一按,病人反而觉得很舒服,那么肚子里面就是虚的,没有东西,这时候大承气汤是一定不能用的。

那么大承气汤如何来解决阳明腑实这道难题呢?我们看它一共有四个成员:大黄、芒硝、枳实、厚朴。大黄又叫大将军,威严肃穆,擅长陆地作战,对于胃肠道的糟粕有着秋风扫落叶一样的威力和速度。但大黄善于攻积却不善软坚,对肠壁上太过干燥、坚硬的污垢,就需要洗洁剂来帮助分解软化。芒硝味道咸寒,寒能泻火、咸能软坚,正好在这里起到洗洁剂的作用,帮助大黄一起把顽固的污垢清理的干干净净。

但大黄和芒硝的组合也有弱点,它们善于对付的有形垃圾,对浊气形成的痞硬胀满却无从下手。这时候怎么办呢?味道苦温的厚朴出场了,厚朴的药性和它的名字一样,又厚道又朴实,非常对脾胃的脾气,我们知道苦味是能降气的,厚朴正是用它温厚的力道,推动胃中的浊气下行,把胀满消除,同时增加胃肠蠕动。如果痞满情况较重,就重用厚朴,如果痞满较轻,则减轻厚朴的用量。枳实药性尖锐沉降,像一把小锤头,是破气小能手,能把抱成一团的浊气给分开。大黄和芒硝就像马桶冲水和清洁剂,能清洗刷除马桶内一切有形的垃圾。厚朴与枳实就像通马桶的皮搋子,用“气功”把浊气还有拥堵的热邪一股脑通下去,胃肠道疏通了,蠕动和代谢恢复正常,人的病自然也就好了。

急下阳明,意思就是能迅速通开胃肠道。所以大承气汤是“峻下”剂,大家记得这个词“峻下”。主要应对四个敌军:“痞、满、燥、实”。

教给大家对这首汤歌的一个趣味记忆:皇(大黄)后(厚朴)只是(枳实)笑(芒硝)

02

小承气汤

小承气汤朴实黄谵狂痞硬上焦强

益以羌活名三化中风闭实可消详

一听“小承气汤”,就知道比大承气汤的力量要稍弱一筹。

小承气汤组合的成员是枳实、厚朴、大黄,比大承气汤少了一味芒硝。我们在上面讲了,芒硝是味道咸寒的,最擅长软坚化燥,既然用不到它,说明胃肠道中干结坚硬的垃圾不多,所以小承气汤阵法对付的敌军阵容中少了一个“燥”字。它主要应对的是“痞、满、实”。

在这个阵法中,大黄继续充当统帅的大任,它的用量也和大承气汤一样都是4两,就像冲马桶的用水,只有足够多足够有力,才能把肠腑中的垃圾清扫一空。枳实和厚朴仍然是一个破气,一个降气,分工协作把痞满的罪魁祸首浊气给清理排空。但由于少了燥邪这股势力,痞满的症状要比燥邪与实邪狼狈为奸时期轻得多,枳实和厚朴在这个阵法中也大减了用量。因此它属于“轻下”剂。

“益以羌活名三化,中风闭实可消详”的意思呢,就是在小承气汤的基础上加上羌活,就组成了“三化汤”,能够散风通便,让伤风之后二便不通这样的症状痊愈了。

03

调胃承气汤

调胃承气硝黄草甘缓微和将胃保

不用朴实伤上焦中焦燥实服之好

调胃承气汤组合中一共是三个成员:大黄、芒硝和甘草。

同学们比较一下,这个阵法比起大小承气汤,少了哪两味药呢?没错,就是枳实和厚朴,上面我们讲过,枳实和厚朴主要是应对浊气郁结,攻克“痞满”症状的。既然这两个成员没出现,说明调胃承气汤不需要解决浊气郁结的问题,只需要攻克“燥、实”两座堡垒即可。

大黄仍然在这里胜任将军,用量仍然是4两。芒硝协助它做好软化分解工作,并且用量比大承气汤中增了近一倍。二者同心协力把肠腑清理得干干净净。甘草味道甘平,颜色也是黄色,从五味和五色上来讲正好与脾胃同气相求,它出现在“调胃承气汤”阵法中,除了调和大黄与芒硝的峻烈之性,还能顾护胃气,保护脾胃不被大黄与芒硝锐利的锋芒所伤。所以调胃承气汤阵法整体比较柔缓,既能解决中焦燥实,还能不伤脾胃。属于“缓下”剂。

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在古方中三个承气汤里用到的大黄,都是经过酒洗的,因为大黄本身质地重浊,药性是向下降的,而酒的力量是上行的,能把大黄寒凉涤荡的药性带到上焦,把胸膈头面部的热邪一起泻下来,否则很可能下焦的热退了,上焦的热还在飘飘荡荡,引发目赤耳鸣、咽喉炎、脖子肿等问题。

这次的三个阵法比较容易理解,我们来综合比较一下:大承气汤是“峻下”,使用条件是四个:“痞、满、燥、实”。小承气汤是“轻下”,使用条件是三个“痞、满、实”。调胃承气汤是“缓下”,使用条件是两个“燥、实”。

好了同学们,大小承气汤和调胃承气汤的讲解就到这里了,照例给大家留下两道巩固题:

1、请根据你的理解,选出三个承气汤分别对应的成员、出场条件及特点。(多选)

成员

出场条件

特点

大承气汤

A大黄B芒硝C枳实D厚朴E甘草

A痞B满C燥D实

A缓下B轻下C峻下

小承气汤

A大黄B芒硝C枳实D厚朴E甘草

A痞B满C燥D实

A缓下B轻下C峻下

调胃承气汤

A大黄B芒硝C枳实D厚朴E甘草

A痞B满C燥D实

A缓下B轻下C峻下

2、明朝嘉靖皇帝非常喜欢服食丹药,还喜欢在大冬天穿单薄的宽袍大袖,很久之后的有一天他病了,出现食欲不振、便秘、狂躁、神昏、谵语等等症状,如果你是大夫,你认为下列三个汤头中,哪一个最不适合他?

A、大承气汤

B、小承气汤

C、调胃承气汤

希望大家一定认真做好复习,我们下节课再见咯!

相关链接

养生智慧:

短片丨12分钟学会八段锦:宣通气血,百骸调畅!

健康丨生一场气,等于五脏六腑发生一次地震!

有道丨岁太医传下来的《养生十则》,受益匪浅!

收藏丨穴位就是中药,经络就是药房!

中医课堂:

中医少年丨原来中药汤剂中,处处皆是《孙子兵法》!

中医少年丨一滴汗里,读懂驱邪“八大阵法”(上)

未病课堂(十五)丨荨麻疹:让你拼命抓挠的到底是个啥?

本草日历丨一天一页“中药密码”(十七)

扁圣书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ngxiaoa.com/mxwx/73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