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热温良分别指什么学中药之前先花几分

牛黄君中药小课堂在学习了六种不同的中药之后,大家是不是对中药也产生了很多兴趣呢?今天我们要讲的是中药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什么是中药?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使用的药用物质及其制剂,主要包含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等。1中药的发展简史:中药起源于人类生产活动和医疗实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用药知识与经验愈见丰富。先秦时期,《诗经》、《山海经》及《五十二病方》对多数药物的应用及某些方面药物基本理论已有记载。《皇帝内经》对中药学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为本草专著的问世奠定了中医理论基础。不可不知的中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成书于东汉末年,记载药物味,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总结了四气五味、有毒无毒、配伍法度、剂型选择等;初步奠定了中药学理论基础。《新修本草》:隋唐时期苏敬等人撰写,记载药物味,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我国第一部药典性本草,开创图文对照编撰药学专著的先例。《证类本草》:宋代唐慎微撰写,记载药物种,方余首,图文对照,方药并收,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本草纲目》:明代李时珍撰写,记载药物种、图余幅、方0余首,本书突出了中医辨证用药特色,对世界医药学产生巨大影响。《中华本草》:共载药味,备考药物中;该书是对中华民族余年来传统药学成就的一个全面总结,同时也是对20世纪祖国药学发展水平的集中反映。2中药药性理论:中药的药性是依据药物作用于机体后的反应归纳概括出来的,是以人体为观察对象;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和有毒无毒等内容。(中药药性和功效应用不是古人凭空想出来的,是根据人体服用后的表现归纳总结出来的,是经过多年无数中医大夫的反复验证的。所以小编一直坚信,中医中药是有效的,是永远不会被淘汰掉的)《神农本草经》讲:“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及有毒无毒”是对药性的最早描述。3四气指药物具有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大多数药物的寒热药性是源于药物服用后,对寒热病症或寒热症状的改善加以概括认知的。如黄连能清泄心火、胃火,改善心热烦躁或胃热口渴等热证,故性寒;石膏、知母能改善高热、烦躁、口渴等气分热证,药性寒凉;肉桂、干姜,能够温胃散寒,改善胃寒腹痛等寒证,其性温热。也有部分药物是口感认知的,如薄荷入口有凉爽感,其性凉;生姜入胃有温暖之感,为温性。药物不偏寒热,则称为平性。4五味指辛、甘、酸、苦、咸五种药味辛味具有“散”“行”“开”的特性,有发散、行气、活血等作用特点。如麻黄、桂枝能发散表邪,陈皮、枳实能除气滞、散淤血。甘味具有“补、和、缓”的特性,有补虚、和中、缓急止痛、缓和药性和调和药味等作用。如甘草、大枣及众多补虚药物均具甘味。酸味具有“敛、涩”的特性,有收敛、固涩等作用。如有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止血、固精、缩脲、止带等功效的药物,乌梅、五味子、龙骨、牡蛎等均有酸味。苦味有“泻”“燥”“坚阴”的特性,“泻”指降泻、清泄、通泻等作用,如苦杏仁、葶苈子能降泻肺气以止咳平喘,赭石、枇杷叶降泻胃气以止呕;大黄、芦荟能通泻大肠;栀子、夏枯草能清泄热邪;黄柏能泄肾中虚火而存阴。咸味具“软坚”特性,有软坚散结、软坚泄下的作用。如昆布、牡蛎能软坚散结消散痰核、瘰疬,芒硝能软坚泄下通便。淡味具“渗”、“利”特性,有利水渗湿的作用。如茯苓、薏苡仁等归经是指药物对机体某一或某些部位(脏腑或经络)的选择性作用。如龙胆、夏枯草长于清肝火,治肝火上炎证,主归肝经;黄连、栀子长于清心火,治心火上炎证,主归心经;石膏、知母长于清肺、胃热,主归肺胃经。升降浮沉是表示药物作用趋向性的一种性能一般讲作用趋向于上为升,作用趋向于下为降,作用趋向于外为浮,作用趋向于内为沉。如柴胡、升麻能升阳举陷,其性上升;苦杏仁降肺气以止咳平喘,其性为降;薄荷、牛蒡子能疏散风邪,其性向外而浮;五味子、山茱萸能够收敛止汗,其性向内收敛而沉。有毒无毒是指药物对人体能否造成伤害的一种性能用以反应中药的安全程度。中医对“毒”的认知,有以下观点:其一“毒”乃药物之总称;其二“毒”是指药物具有某种偏性;其三“毒”是指药物峻烈的程度;其四“毒”是药物对人体的毒副反应。5配伍理论: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依据病情需要和药物的特性,按照一定的法则,将两种及以上的药物配合使用,称中药的配伍。中药配伍讲“七情”,即单行、相需、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简单解释就是两药配伍,互不影响叫单行;两药配伍,增强疗效叫相需;一种药物提高另一种药物某方面治疗功效叫相使;一种药物能被另一种药物减弱毒副作用叫相畏;一种药物能减弱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叫相杀;两药合用功效降低叫相恶;两药合用,产生新的毒副作用叫相反。6中药应用十八反、十九畏歌诀十八反: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芨攻乌藻戟遂芫具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十九畏: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小故事:巧用药名寄相思古时民间有位中医,善用中药名作对联。一天,客人一进门就指着门口的灯笼说:“灯笼笼纸,纸(枳)壳原来只防风”,医生笑答“鼓架架鼓,陈皮不能敲半下(夏)”。客人进院后,赞叹道:“避暑最宜深竹院。”医生随口答道:“伤寒尤妙小柴胡”。客人在院子里坐下后,又出一联:“玫瑰花开,香闻七八九里,”医生不假思索就说“梧桐子大,日服五六十丸”。客人看了病,告辞时说:“神州到处有亲人,不论生地熟地。”医生对道:“春风来时尽著花,但闻藿香木香。”好啦!下课了,同学们。明天同一时间再见哦~供稿丨邓志颖编辑丨喻紫婧六源堂传播健康理念,弘扬中医文化化珍稀为普及,让牛黄惠泽大众溯本寻源求扶正,祛邪治病为亲朋







































小孩白癜风能治愈吗
白癜风治疗去哪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ngxiaoa.com/mxwx/33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