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沙漠中的老虎口防沙治沙示范区
青土湖所在位置示意图
青土湖曾是民勤境内最大的湖泊,后因绿洲内地表水急剧减少,地下水位大幅下降,于年前后完全干涸沙化。年以来,民勤县有计划地向青土湖下泄生态用水,年形成水面3平方公里,年形成水面10平方公里,年形成水面15平方公里,青土湖艰难地阻挡着我国第三大和第四大沙漠的“握手”。
年民勤特大沙尘暴(资料图片翻拍)
上世纪五十年代的青土湖(资料图片翻拍)
1、湖边,有微风轻轻吹过,将湖面蒸腾的水汽向四周播散
前年夏天记者在和政探访大明第一才子解缙的遗迹时,曾经遇到新华社的同行,闲谈间,从泉城和政说开去,他们提到在民勤的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之间有一个已经消亡,近几年却又悄然再现的“青土湖”,非常美,值得一去。
我记下了它的名字。
田震在一首传唱已久的《月牙泉》中有这样的歌词:“就在天的那边,很远很远,有美丽的月牙泉。它是天的镜子,沙漠的眼,星星沐浴的乐园。”那么如今的青土湖是什么景象呢?
8月16日早晨7时半从宾馆一起床,就觉得太阳明晃晃得耀眼,果然出门之后,发现外边的世界并非我想象中那么清凉,热空气已经包裹了我,我想,它一定带着大漠深处燥热的气息吧?
我们的行车路线是从民勤县城出发,从县城出发沿民湖路行驶,途径大滩、泉山、红沙梁,到西渠镇,到西渠镇后直行,大约再走十几公里就到青土湖了。
出了西渠镇,乡间公路像剑一样直指北方。路两边的绿化带不是我们在甘肃惯常所见的刺槐、白杨、旱柳那样的树种,而是绵延不绝的红柳,它们像柔软的剑鞘紧紧地护住了公路。
红柳的外围,起初还能看到大片的葵花地,再到后来就是梭梭、白茨这些沙生植物了,再往后,还看到几座废弃的房屋,还有死亡的树木,但让我们惊异的是渐渐地在路边开始有水洼出现,水洼周围居然有了芦苇这样在湿地才有的植物,不到半人高,但星星点点带来盈盈绿意。
带路的向导说,这已经是青土湖的地界了。其实早在七年前,年由兰州晨报、甘肃省绿化委员会、甘肃省林业厅、新浪网、搜狐网、甘肃省慈善总会等单位发起的“沙漠盾牌·拯救民勤全球行动”中,我的同事们已经到这里来过。据他们回忆说,青土湖早已名存实亡,他们看到的是寸草不生的白茫茫的盐碱、芒硝地和望不到边的沙丘,人走在“湖底”,脚每一着地,都会带起冒着白烟的干沙。只有随处可见的贝壳,才能让人们怀想这里以前曾经是烟波浩渺、草丰水美的湖泊。
而现在,那面湖水在我们眼前又再生了,几年来,它的水量一丝丝汇集,身躯一点点长大,我们惊喜地发现零星的水洼越积越多,继而连缀成片,直到汇成了一面湖水,倒映着蓝天白云。我们并不是唯一的来访者,在芦苇间,我还看到一只水鸟单足站在水里,它白色的冠羽一尘不染,宛若来自天界。
站在湖边,有微风轻轻吹过,将湖面蒸腾的水汽向四周播散,在民勤连续浸泡过两日高温后的我终于心神宁静下来。
在湖边我们看到“青土湖”的位置示意图,如果把民勤绿洲比喻成沙海中的一叶扁舟的话,青土湖就是生出的一支又长又细的桅杆,深深刺进沙漠腹地。
看过青土湖后再往北走,坐落的是一座民勤人引以为傲的“防沙治沙”主题的大型纪念碑,两座大小不一的红色柱状体起自基座,直指至云天,中间有32个方格物将它们连接在一起。
向导说大的柱状体的象征着巴丹吉林沙漠,镌有温家宝总理那句“决不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铿锵有力的话语,略小的象征腾格里沙漠,而方格呢,象征的治沙常用麦草方格,它的本意不是连接而是将两大沙漠分割,同时代表着民勤人面对沙漠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
青土湖再次碧波荡漾
湖堤边茂密的芦苇
2、人们的内心深处又萦绕起对青土湖的柔声呼唤
本来,两大沙漠被长公里、宽10至20公里呈东北、西南走向的内蒙古自治区的雅布赖山及南部的甘肃省民勤县生态绿洲所阻隔,但近几十年来因气候变暖及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得两大沙漠有“牵起手”来的趋势。
根据卫星监测结果结合地面调查专家得出的结论是,在雅布赖山东南的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孟根布拉格苏木境内、西南的甘肃省民勤县北与阿拉善右旗接壤处,以及雅布赖山的中部,3条黄色的流动沙丘带把两大沙漠连了起来,并且黄沙以每年15米至20米的速度南侵、向腾格里沙漠靠拢。
据分析,两大沙漠“握手”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在强北风的作用下,巴丹吉林沙漠的流动沙丘南侵所致。因阿拉善盟位于西风带,年平均七级以上大风天数超过30天,大于每秒15米的大风日数和沙尘暴日数历年平均54.1天,最多年份达95天,大风频繁,使干燥疏松的沙粒随风移动、搬运、堆积,近年又呈递增趋势,再加上位于巴丹吉林沙漠西南的祁连山与西北的阿尔泰山形成一个天然的“风洞”,加速了风力移沙速度;另一主因是人为因素和连年的气候干旱,使两大沙漠之间的植被遭到破坏。
甘肃的民勤县和内蒙古自治区的阿拉善右旗无所选择地必须直面这一严酷的事实。
此时,人们的内心深处又萦绕起对青土湖的柔声呼唤。
曾几何时,民勤还是一片汪洋湖海,我国最早的地理书《禹贡》记载的11个大湖之中,有一个湖的名字叫“潴野泽”。它的位置在祁连山以北,石羊河下游。上世纪末,中国与德国科学家经过实地考察,发现在甘肃民勤县北部的腾格里沙漠中,古代曾有一个面积至少在平方公里,水深25米,最大水深超过60米的巨大淡水湖泊,它的高水位形成于距今3.3万年至2.3万年前。那时的腾格里沙漠地区湖泊广布,而且水位有过多次波动,反映出这一时期河西走廊及阿拉善高原的气候特点是湿润多雨,生态环境保持着一种原始完整的状态。
考察得知,从年前到年前,正是地球历史上第四纪大冰期结束后比较温暖的时期,冰期时代由祁连山冷龙岭上积累下来的众多冰川,无法抗拒炽热阳光的烘烤,消融瓦解,顺坡而下,汇成滚滚洪流,浩浩荡荡,一泻千里,直达潴野,于是便造就了一个波澜壮阔的大湖。
这一巨大的湖泊一直存在延续到距今多年前的汉代,不过,当西汉王朝在河西建郡立县,移民开垦之后,由于上游引水灌溉,流入潴野泽的水量便逐步减少,潴野泽于是一分为二,东面的叫东海,西面的叫西海、也叫休屠泽。休屠是匈奴一个藩王的封号,因其部落驻牧于古潴野泽之滨,故湖名又改为“休屠”。
隋唐时期,东海和西海的湖面随着武威绿洲的快速开发,特别是石羊河上中游各支流的拦截利用,呈继续萎缩态势。但是,虽然湖泊水面收缩,灌溉农田的面积却在不断地扩充。特别是从明朝开始,大量的移民屯垦,人口激增,石羊河水资源已不敷灌溉之用;绿洲的开发,上游的拦截利用使注入湖泊的水源减少,休屠泽这时又改称柳林湖。到了后来,柳林湖也逐渐露出湖底,并很快被外地移民划畦开垦。民国之际,昔日的泱泱大湖,青土湖的水域面积大约平方公里,但这时只剩下一湾芦苇丛生的浅水,湖名又改成了“青土湖”。
沙漠生态日渐好转
红柳花盛开引来蜂绕蝶旋
3、有时“母子相会”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青土湖这个湖名的出现,仿佛代表了上天一种不安的昭示。到了20世纪50年代末,青土湖逐渐缩小直至干涸而变为沙滩、碱盆。
潴野泽,这个吸纳百川的汪洋大泽,在数千年的沧桑巨变中,终于这样悄无声息地消失了,给人们留下的是无尽的感伤……
这个曾以海相称的大湖,痛苦地挣扎、痉挛,最终在大地之上像一颗眼泪一样干涸不见了。
人们听见的是水晶碎裂的声音和深长的叹息。
8月15日傍晚,在民勤县城的文化广场的展示墙上,记者看到青土湖昔日水鸟翔集的老照片,还有一组大型的雕塑《青土湖》:岸边有轮转的翻车,水面是疾进的渔舟……其实在田园风光之前,响彻青土湖周边的应该是一支牧歌。
但从休屠泽的字面理解,就知道这里是匈奴故地。
民勤流传过很多美丽的传说:相传每当风清月明之际,湖中笙歌管弦,悠扬悦耳,数里可闻;也有的说,青土湖早年有金水牛潜伏于水下,逢天年干旱,它便钻出水面,向四向八方喷洒雨露,使周围水汽腾腾,时雨不断,庄稼经常获得丰收。后来,金水牛被外国人盗去,于是民勤便陷入干旱的窘境中。另外还有一则流传广泛的传说:当年驻牧青土湖畔的匈奴休屠王在与汉军的战斗中失利,他想率部投降,不料消息走漏,他被另一个匈奴藩王浑邪王杀害,并且抢走了他的祭天金人。他的部众因拒绝成为浑邪王的臣民而一起投湖自杀。从此以后,青土湖里就出现了奇怪的现象,每天晚上湖中就隐隐约约传出唱歌和演奏乐器的声音,歌声非常凄凉,可是怎么听也只能听清两个字:“失我”,“失我”。后来一个有学问的人经过此地猜到了歌的内容,原来是那首有名的匈奴民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失颜色。
那么“失我青土湖”呢?
青土湖这弥足珍贵的沙生植被带西边是巴丹吉林沙漠,东面为腾格里沙漠。
它们同样的浩瀚无际,同样地侵蚀着人类的家园。
我们从中国地形图上就可以看到这两座沙漠的惊人面积。横贯内蒙古西端阿拉善盟的东西长公里、南北宽公里的巴丹吉林沙漠,是世界第四、我国第三大沙漠;其南部是分布在阿拉善盟境内、部分在甘肃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的腾格里沙漠,是我国第四大沙漠。
“腾格里”为蒙语,意思是像天一样广大。蒙古族牧民认为,巴丹吉林沙漠是母亲,腾格里沙漠是儿子,巴丹吉林沙漠从天上飞到东南,形成了腾格里沙漠。
而让这样的“母子”相会对我们人类来说,又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昔日的死亡之地又焕发出勃勃生机
生态好了,百姓又安居了
民勤人民治沙的宏大场景
4、疏勒河、黑河和石羊河的下游分别对应的是罗布泊、居延海和休屠泽
纵观青土湖几千年来的历史变迁,人们自然会想到它的命运与石羊河的命运休戚相关。
在千里河西,祁连山的雪水滋养了疏勒河、黑河和石羊河三大内陆河水系。
而疏勒河、黑河和石羊河这三条内陆河无一例外地和昔日赫赫有名的三个大湖连接在一起,它们分别对应的是罗布泊、居延海和休屠泽。
“老大”疏勒河流域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西部,位于酒泉市辖玉门市和安西县境内,西邻新疆自治区哈密地区,东接甘肃省嘉峪关市,南依祁连山与青海省接壤,北靠马鬃山与内蒙古自治区毗邻。疏勒河干流全长公里,流域面积4.13万平方公里,其中昌马峡以上祁连山区干流全长公里,昌马峡至双塔水库中游地区干流长公里,面积1.2万平方公里;双塔水库至哈拉湖下游地区长公里,向西汇入罗布泊。
“老二”黑河从发源地到居延海全长公里,横跨三种不同的自然环境单元,流域面积约14.29万平方公里,北部与蒙古国接壤,东部以大黄山与武威盆地相连,西部以黑山与疏勒河流域毗邻。分属三省(区),上游属青海省祁连县,中游属甘肃山丹、民乐、张掖、临泽、高台、肃南、酒泉等市县,下游属甘肃金塔和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
“老三”石羊河流域和疏勒河、黑河相比,它所涵盖的流域面积和所经的自然环境单元要小得多,但所在的流域是我省河西地区人口最集中的地区,它的流域涉及武威、金昌、张掖和白银4市9县(区),自东向西由大靖河、古浪河、黄羊河等八条上游支流及其汇集而成的下游石羊大河的干流组成。
石羊河真的已经过度劳累了,甘肃省水利厅的一份资料显示,石羊河流域水资源量约16.6亿立方米,开发利用程度曾经高达%,严重超过其承载能力,完全依靠超采地下水维持,致使流域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民勤县和内蒙古的额济纳旗一样成为我国四个沙尘暴策源地之一。
和过去的青土湖一样,在上个世纪30年代,居延海仍以水草丰秀著称于世。随后,西居延海、东居延海便先后干涸了。直到年随着黑河水的注入,东居延海才逐渐恢复。历史常以惊人相似的面孔反复出现。年底,石羊河流域生态的综合治理也拉开了帷幕。
年,石羊河水首次注入青土湖,形成了3平方公里的湖面,从此民勤县每年都有计划地向青土湖下泻生态用水,年形成水面10平方公里,年形成水面15平方公里,艰难地阻挡着我国第三大和第四大沙漠的“握手”。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晨报,文/图刘小雷)
猛戳阅读原文,你会爽呆的!!民勤的亲们,点吧!!
↓↓↓↓
精彩民勤点这里?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