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白癜风 http://m.39.net/pf/a_5777827.html
清代医学家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妇科治案中,寓有调经八法。
作者:黄永澄
《临证指南医案》是记录我国清代著名医家叶天士临床经验的一本名医医案专著,其搜罗宏富,征引广博,实用性强,不仅比较全面地展现了叶天士在温热时证、各科杂病方面的诊疗经验,而且充分反映了叶天士融会古今、独创新说的学术特点。
其中关于妇科调经部分的记载,更是匠心独运,启发了很多后来学者。医院黄永澄教授早年总结书中所录叶氏调经、崩漏79案经验,归纳为调经八法。现分享如下:
1
郁伤气血治以疏和
女子肝气易于怫郁,经病常由情志不遂,气机郁遏而成;郁则气血运行失畅,症见经事愆期,经水涩少,痛经,闭经等。
故叶氏主用疏(气)和(血)法,主以逍遥散出入为方。
药以柴胡、香附、郁金、川棣子、玄胡行气解郁,川芍、当归、白芍、泽兰、山楂、益母草和血调经。
又据气郁与血滞之偏重及兼寒、兼热、犯胃侮中等不同机理,处方用药各有侧重。
气滞偏重,以疏为主,方用逍遥散去术、草,入香附、郁金;血滞为重,则以和为首,启用桃仁、灵脂、茺蔚子、三棱、莪术活血通经;郁而化热,则佐丹皮、山桅、生白芍、胡连以清肝泄热;郁而兼寒,则兼小茴、乌药、桂枝、葱白以温经通络;气郁犯中者,则选橘红、半夏、姜汁、神曲、川连理胃和中,或投肉桂、小茴、当归温中降逆。
2
痰湿互结予以宣通
叶氏认为“久郁凝痰滞气”或“气阻水湿”可致经闭,因为郁则气滞、津液留止而成痰涎,水湿不运,壅聚凝结,痹阻隧道,血行不畅,症见经水色淡后期,呕吐痰水食物,甚或经断。
对此叶氏主用宣通法,以香附、厚朴、青皮理气行滞,苍术、半夏、陈皮、茯苓、山楂、姜汁消痰散结,痰去则胞脉通而月事以时下。
气阻水湿而为肿满经闭、腹胀足浮者,叶氏以前方易广皮、茯苓为青皮、苓皮,去苍术、半夏,加砂仁、玄胡、大腹皮、山楂、茺蔚子以加强破气行水消郁之功,使水液流行,经事自通。
3
血瘀经阻活血通经
叶氏认为经血由冲脉而下,冲隶阳明,胃中受冷则冲脉血凝或因“酸涩入里,气血呆钝……经为隧涩。”是谓气滞渐至血结,左右隧道不行,症见经少、经闭、经愆、痛经、经漏等。
叶氏选用香附、桃仁、灵脂、归尾、赤芍、山楂、泽兰、牛膝、三棱、莪术以推陈出新,活血通经。
病有兼寒兼热之变,药有清化温化之别,热瘀者少腹坚硬,心下有形,大便坚秘,投以桃仁承气汤去芒硝之咸寒,加生地、郁李仁清热通瘀;寒瘀者下焦常冷,腹鸣作胀,增乌药、小茴、肉桂以温经消瘀;酸涩血滞者,配入薤白汁取味辛胜酸;气血凝滞者,合木香汁、姜汁以气芳散滞。
4
血热肝火投以清泄
“营热经不通”,叶氏认为“经不调,经来气攻触,皆性躁,气分有热”。营分血热,证见经期吐衄,经迟腹痛,并发风疹,脉象细数;肝经气分郁热,证见经来气窜攻触,头目胀痛,脉象弦数。
叶氏主清泄法,以凉膈散去芒硝,加丹皮、赤芍、生地、生白芍清营分之热,以加味逍遥散去白术、甘草,加炒黄芩、钩藤涤气分之火,均佐血药归须、益母草、丹参等使火泄而经调。
5
阳明胃弱温运调冲
冲、任、血海均属阳明主司,饮食不节、苦寒辛散皆伤胃系,阳明胃土衰微,经事乃难向安,故见有经闭、经漏、经期浮肿便溏等证。
叶氏以扶持中土、温运脾胃为法。临证根据病之深浅,药分轻重。
中气不足,症并食欲不振,院闷腹胀者,方用四君子汤益胃健运;脾胃阳虚,症兼食衰泛涎,便澹浮肿者,方用理中汤温补脾胃;胃阳不运,症合脘痹闷胀,呕恶食少者,方选二陈汤去甘草加苏梗、枳壳疏运胃阳。
6
阴血虚弱药宜滋养
十二经气血汇集冲脉而下,乃为女子月经之本,血亏则如水之无源,阴虚则热生灼血,故阴血皆虚,经病丛生,可出现经期不准、经少、经闭、崩漏、倒经等证。
叶氏主滋养法,其血虚夹热者,以加味逍遥散去白术而重用归、芍养营清热;阴弱内热者,药用阿胶、女贞子、枸杞子、雄乌骨鸡滋补阴血,佐以生地、白芍、知母、天冬、青篙汁育阴清热。悲思耗损心阴,心气不得下通者,药选人参、生地、苓等养心阴兼益心气;沉香解郁结,引气下行;琥珀通心经、和血脉而通调经血。
7
冲任阴虚滋阴固冲
“肝肾至阴损伤,八脉不为约束”,缘肝肾精血耗损渐至冲任阴虚,每见经事愆期、经少、经闭、崩漏等证,久而不复常演为虚损之疾,症见形悴色苍,眩晕心悸,心腹中热,腰膝趾骨皆热,脊膂腰脾酸楚如坠,便坚不爽,脉象细弱,入暮病剧,天晓安然,冬令稍安,夏季病加。
叶氏主以滋阴固冲法,重用血肉有情之品,以阿胶、河车胶、人乳粉、龟甲填补精血,以生地、白芍、天冬、旱莲、女贞滋养阴液;杞子、沙苑、杜仲固冲脉,白薇以凉肝。
症轻者则以复脉汤去参、桂、姜、枣、麻仁,加白芍育阴补血;若血竭肝伤者,加乌贼骨、鲍鱼汁、小麦润养肝血;若崩中下血过多者,酌加龙骨、桑螵蛸、石莲固涩止血;若阴不敛阳、虚阳浮越者,加鸡子黄、牡砺、生白芍柔肝潜阳。
8
冲任虚寒法用温养
冲任乃妇女经血之枢纽,冲任脉损,无有贮蓄,乃变生种种经病。冲任奇脉内怯,尤有崩漏劳损淹缠之虑,多见于经久不愈之崩漏、闭经等症。其症多见形赢色夺,喜暖恶寒,冲心呕逆,少腹绵痛,腰脊酸弱,肢体常冷或下腹麻痹,年久不孕,尺脉沉迟。
叶氏重用河车胶、鹿茸、鹿角霜(胶)、羊肉肾、沙苑子、肉从蓉温精益血,肉桂、小茵、艾叶、香附、当归、紫石英温煦奇经,必入人参大补元气,共奏温阳之功,或常服斑龙丸缓图取效。
肝肾至阴损伤,每致冲任阴虚;肝肾精血不足,肾气不充,每致冲任虚寒。而总不离乎肝肾精血之虚,故叶氏治肝肾内损延及冲任之经病,皆主张重用血肉有情之品,谓“草木药饵,总属无情,不能治精血之惫。
叶氏临证多年,尊古而不泥古,辨证精细、立法妥帖、处方中肯、灵活而有准则,不愧为清代医学大师。
本文内容来源于江苏中医杂志年04期《叶天士调经八法探讨》,作者:黄永澄往期文章:
千古妇科第一方,治更年期、失眠、痤疮、不孕…疗效卓越
朱南孙妇科善用药对公布
女科名医傅青主临证歌赋心法
“经方玫瑰”,巧妙运用于女性不同体质的调理
罗大伦:阴阳一调百病消——女性祛斑、调阴阳之法
沈氏女科年家传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