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吃君按
一、餐厅盘点自年开始发布,分为年中及全年两次。
二、覆盖的餐厅为吃吃君(及小伙伴们)在相应时间内(年中:当年1月1日至6月30日/全年:当年1月1日至当年12月31日)品尝过的所有餐厅,不限地域、价位和菜式。
三、盘点中不单纯排名,常设条目如下:
1.最惊喜初尝餐厅;
2.最失望初尝餐厅;
3.最常去的餐厅(早餐及快餐除外);
4.最物超所值餐厅;
5.最差性价比餐厅;
6.最喜欢的餐厅(内部细分若干类别);
7.最佳审美餐厅(主要是菜品的摆盘和设计,以及环境);
8.综合最佳餐厅。
*条目或视具体情况变动。
1.最惊喜初尝餐厅
NURRestaurant
餐厅信息
地点:香港中环摆花街1号广场3楼
-
类别:融合菜
人均:HKD+(仅提供晚餐一个菜单)
NUR餐厅的第一道菜番茄
三月的香港还未彻底转暖,有时下起雨来,温度虽然依旧十几度,却颇有“乍暖还寒时候”的难受。选择和朋友去NUR餐厅一方面是因为这是家年方开业的新餐厅,未曾去过;二是短短一年不到,它便上了米其林一星。因此决定一探究竟。
NUR餐厅开放式厨房空间并不大,年轻厨师们在主厨带领下各自忙碌着。看见食客进来,他们会微笑打招呼,然后继续忙碌。NUR只提供晚餐,先前有两个菜单。今年3月去时已只有一个餐单,港币一人,共9道菜。
NUR餐厅主张自然、营养的跨国界美食。初尝经验而言,每一道菜都可圈可点,作为食客我可以理解到厨师的意图,并从味道中获得认同感。番茄实在美味,后来再度去品尝,依旧觉得美味。餐厅的餐前小点(amuse-bouche)亦是新意十足,厨师们将餐厅的小阳台改造成了一个小植物园,晚餐所用的很多原料都是从植物园新鲜采摘的。虽然7月初二度光临时,觉得没有第一次惊艳了,而且个别菜品的理念也无法使我产生共鸣。但第一次的惊喜依旧让我对这餐厅存有不少好感。
2.最失望初尝餐厅
BreadStreetKitchenandBar
餐厅信息
地点:香港中环云咸街33号兰桂坊酒店M层
-
类别:英国菜
人均:午餐HKD起;晚餐HKD+
猪腩肉
实在懒得说了,若非逼不得已,吃吃君是不会再去的。GordonRamsay算是在香港砸了自己牌子了。具体参见食评《GordonRamsay的餐厅好吃吗?》。
3.最常去的餐厅(早餐及快餐除外)
*以下两家餐厅,吃吃君在上半年均去了三次。但滩万(金钟店)无疑是来香港后,吃吃君去得最频繁的餐厅了。一方面是吃吃君非常喜欢这家滩万,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离公司近,常有机会蹭饭。滩万日本料理(金钟店)
餐厅信息
地点:香港金钟金钟道88号太古广场2座港岛香格里拉酒店7楼
-
类别:怀石料理/铁板烧及其他日本料理
人均:午餐HKD+;晚餐HKD+
汁烧喜知次
滩万在日本是一家老店了,早在年便开始营业。随后在日本国内开枝散叶,继而与香格里拉集团合作,在亚洲开了不少分店。除却香港,北京与上海亦有分店。但从综合素质而言,香港金钟香格里拉的滩万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怀石料理和时令菜单是其精华,铁板烧亦不错,寿司则一般。
因为我喜欢吃怀石料理,而滩万(金钟店)无疑是性价比很高的一个选择。中午的迷你怀石价格公道,水平稳定;晚上的“厨师特别怀石菜单”更是丰盛得令人惊喜,相比香港的其他怀石料理店,如WagyuKaisekiDen及天空龙吟以及日本的著名料亭,即便是晚上最贵的怀石餐牌亦显得亲民了。除却怀石料理外,滩万的时令菜单亦非常吸引人。每隔一段时间餐厅便根据时令物产推出极具日本特色的菜式,比如初夏的香鱼,初秋的鳗鱼,初冬的鳕场蟹等等,都是非常令人期待的。其菜单根据时令更换,因此每隔一段时间总会有再去品尝的冲动。
盐烧香鱼
银座岩寿司
餐厅信息
地点:香港中环咸云街8号亚洲太平洋中心29及30楼(寿司吧为30楼)
-
类别:寿司/其他日本料理
人均:午餐HKD+;晚餐HKD+
虾寿司
银座岩寿司香港分店与东京本店一样是米其林一星餐厅()。餐厅位于云咸街8号最高的两层楼,楼上的寿司吧视野不错,不过吃寿司时也不会转过头去看风景。楼下的美食俱乐部吉田则提供多种料理选择,铁板烧、炭烧及日本各地美食均有提供。这里的汁烧喜知次鱼非常美味,而且价格比较公道。
楼上的寿司吧简洁开阔,寿司水准也是香港数一数二的。干净的原木盒里装着当日运达的日本各地生鲜,吃吃君对其中午的Omakase很满意。虽然午餐的酒肴相对简单,但岩寿司的饭团小而精炼,不易散,醋味也比较温和,和我的口味。由于寿司实在有些撑人,因此上半年只去了一次寿司吧;楼下的美食俱乐部倒是去了两次(结果还是吃撑了)。
4.最物超所值餐厅
大班楼
餐厅信息
地点:香港中环九如坊18号地铺
-
类别:粤菜
人均:午餐HKD+;晚餐HKD+
鸡油花雕蒸大花蟹配陈村粉
之前一直想去尝试大班楼,但当天订位基本以失败告终。今年圣培露亚洲50佳餐厅榜单出来后,发现大班楼继续上榜(不过米其林自年起便摘了他家的星)。于是下定决心前去一吃。晚间套餐囊括了大班楼的几个招牌选择,鸡油花雕蒸花蟹配陈村粉是必吃的;豆浆煮的花蛤很是鲜滑;而简单的芥兰竟糯软得出奇。两人晚餐吃得非常满足,人均大概五百港币左右,非常超值。
大班楼的环境虽然比较简朴,但食物本身的质素很高。主厨坚持使用香港本地物产,向食客展示最为地道的香港美味。也让食客意识到香港并非物产匮乏之地。
5.最差性价比餐厅
厨魔BOInnovation
餐厅信息
地点:香港湾仔庄士敦道60号嘉荟轩2楼13号铺
-
类别:融合菜
人均:午餐HKD+;晚餐0HKD+
分子小笼包
作为年米其林三星的餐厅,厨魔实在有些名过其实。第一道餐前小点“鸡蛋仔”中,吃吃君便吃出一根头发。莫说是米其林三星餐厅了,即便是公司饭堂都不应该给食客此类“惊喜”。但我也不想因为这事儿而毁了一场刚开始的晚餐,于是便只是让服务员换了一份而已。餐厅竟然也丝毫没有愧疚打折之意,实在令人吃惊。
吃吃君点了第二档的Chef’sMenu(主厨菜单),虽然菜品有13道之多。但东一道泡沫西一道水的,实在没有多少是实在吃到嘴里的。所谓分子料理是一套内涵丰富的烹饪理念,整日玩弄其中故弄玄虚的把戏实在无甚趣味。整个晚餐下来,确实有一两道印象深刻的创意菜式,比如分子小笼包确实有趣,“茅台”也清新可口,其他菜式却早已毫无印象。但这个菜单定价竟然高达港币一人(未加服务费)!厨魔的环境也非常一般,座位安排得十分局促,服务也并不与餐厅定位相符。吃吃君觉得这也许是香港定价最虚高的餐厅之一了。
6.最喜欢的餐厅
中餐
龙景轩
餐厅信息
地点:香港中环金融街8号四季酒店4楼
-
类别:粤菜
人均:午餐HKD+;晚餐HKD+
豉油皇煎东星斑柳
龙景轩的早茶和晚餐都让人印象深刻。首先是食物稳定的高品质,其次是体贴的服务和开阔的餐厅景观。只不过龙景轩订位实在是令人头痛的一件事情,如果按常规出牌,实在非常难订到。整个上半年,吃吃君中餐厅吃得不算太多,龙景轩在其中脱颖而出,感兴趣的话也可以回复“32”查看吃吃君之前的龙景轩简评。
另外位于九龙丽思卡尔顿酒店层的天龙轩(米其林二星)亦不错。
日本料理
寿司
鮨鲁山
餐厅信息
地点:香港湾仔活道18号翠峰地下2号铺
-
类别:寿司
人均:午餐HKD起;晚餐HKD起
新子寿司(五枚握)
鮨鲁山属于那种令人一见钟情的寿司店,它和WagyuTakumi、WagyuKaisekiDen及吟彩同属一个公司。这几间餐厅的品质都非常稳定,吃吃君都比较喜欢。其中鮨鲁山是最得我心的一家,目前排在吃吃君香港寿司店排名的第一位。上半年吃吃君去了两次,都很满意,不过第二次的海草包裹的海胆味道不及第一次鲜美。
鮨鲁山只提供Omakase,但是晚餐有4档选择,午餐则有3档(价格低些)。大厨藤泽昌隆在最高的两档Omakase中提供了品种丰富,味道鲜美的当季酒肴,将寿司的量控制在8-10贯,不至于因为吃太多寿司而吃撑。酒肴虽然鲜美,但寿司依旧非常突出,每天的菜单都会根据当天运到的渔获而定。隔一段时间去总能吃到惊喜。比如夏初去便可尝到新子,鲔鱼的处理方式也非常多样,赤身、中腹、大腹的熟成度都把握得很好,渍鲔鱼也很鲜美。虽然鮨鲁山的鲍鱼肝酱及海胆不及米其林三星的志魂寿司来得惊艳,服务员的质素也有待提高;但从寿司醋饭的酸度、软硬度,鱼生的处理以及寿司的大小、松紧度上来看,吃吃君依旧最喜欢鮨鲁山。
其他日料
天空龙吟
餐厅信息
地点:香港尖沙咀柯士甸道西1号环球贸易广场楼
-
类别:怀石料理
人均:0HKD+(仅提供晚餐一个菜单)
六月时令刺身
虽然三月份去时,因为春日物产尚不丰裕,野菜和鲷鱼是当季的主角,菜单整体稍显单薄。但六月份的菜单实在惊艳,让我们一桌都吃得很开心。看来前任主厨佐藤秀明虽然去闯荡新项目TaVie旅(吃吃君初尝觉得一般),副主厨関秀道上任主厨后也依旧稳当。在晴朗的傍晚享受极富创意的现代怀石料理,实在是一件美事。
可以查看吃吃君的长食评《傍晚天空中的怀石料理》。
其他亚洲菜
Gaggan
餐厅信息
地点:68/1SoiLangsuanPloenchitRoad,Lumpini,Bangkok,Thailand
-652
类别:印度菜/分子料理
人均:2THB++(仅提供晚餐)
TreasureShells
今年圣培露亚洲五十佳餐厅的冠军,具体参见长食评《进击的印度菜-Gaggan》。
法餐
Pierre
餐厅信息
地点:香港中环干诺道中5号香港文华东方酒店25楼
-28251
类别:法国菜
人均:午餐HKD+;晚餐1HKD+
大虾梨酒烧佐芒果/梨酸辣酱配摩泰台拉香肠及菠菜
有好几个朋友向吃吃君反馈说,Pierre餐厅的午餐非常一般。但吃吃君只吃过晚餐,而且觉得是上半年最为满意的一顿法餐了。照理说作为米其林二星()餐厅,午餐的水准应该和晚餐一致才对。
PierreGagnaire是极富创新精神的名厨,也是融合料理运动的标志性人物,香港的这家Pierre也传递着他的美食理念。餐厅位于文华东方酒店25楼,白天应该是有很不错的海景的,但晚上望出去黑蒙蒙一片;于是我便沉浸在了7道菜的品尝菜单中。无论是餐前小点,还是菜品,亦或甜品都充满创意,味道的调配也条理清晰,层次明确。春季菜单的菜品结合春季东西方时令原料,在法国传统烹饪手法与现代料理理念结合的基础上,为食客创造出了十分满足的春季大餐。Pierre菜单非常丰盛,一道大甜品包含6种甜点,让人大呼过瘾。不过芝士拼盘依旧有点让人无福消受。
上半年,吃吃君也去回访了LAtelierdeJo?lRobuchon(米其林三星),但没有品尝到法国五月菜单。六月初的品尝菜单(8道菜)让我大失所望,难道是因为换了主厨吗?
扒房
MandarinGrill+Bar
餐厅信息
地点:香港中环干诺道中5号香港文华东方酒店
-28254
类别:扒房
人均:午餐HKD+;晚餐1HKD+
牛仔肉,如同一本书,内中自有丰富滋味
吃吃君并不是食肉狂,因此一年当中只会去三四次扒房。文华东方扒房的风格不像Morton’s、Ruth’sChris等美国扒房那么厚重,主厨UweOpocensky(文华东方酒店行政主厨,直接负责库克厅及文华扒房两间餐厅)在传统扒房的基础上进行了大幅度的创新。菜品变得更为精致,菜式选择也增加了很多。传统扒房的重心常在肉类的品质上,而对于菜品的精致程度则不是特别重视。
文华扒房的扒类肉质自然不用说,主厨还运用了多种现代烹饪手法去升华扒类的口感和味道。除了肉本身的鲜美外,配菜与辅料增加了味道的层次感。其他菜品也非常有创意(虽然未必招人喜欢,比如花盆里种着的蔬菜沙拉,看似是一盆花,其实除了花盆所有内容都可以食用;有朋友表示不太适应这种创意)。
其他西餐
81/2OttoeMezzoBombana
餐厅信息
地点:香港中环德辅道中5-17号历山大厦2楼号铺
-
类别:意大利菜
人均:午餐HKD+;晚餐HKD+
羊肚菌、白芦笋及低温蛋
自年以来,Bombana一直稳拿米其林三星称号。意大利菜用料丰富,味道浓郁,因此吃吃君比较倾向于中午吃。可惜上半年尚未有意大利松露,而餐厅是不使用澳洲松露(季节与北半球相反)的。因此为吃到传说中的意大利白松露,我打算秋日再去一次。不过Bombana的龙虾十分美味,烹煮得嫩滑多汁,上面配的海胆也异常鲜甜(虽然我不知道这样搭配的逻辑是什么)。另外当季的白芦笋也十分美味,完全将大部分香港的德国馆子甩在了千里之外。
建议即使中午去也选择单点菜单,因为午餐菜单的选择有限,价格亦不十分划算,不如单点自己最想吃的菜品。吃饭期间,大厨Bombana时常出来巡视外场,胖胖的大厨太像Baymax了!
海鲜、跨国界菜、融合菜等
六福菜馆
餐厅信息
地点:香港西贡市场街49号地铺
-
类别:海鲜/粤菜
人均:HKD+
是日鱼汤
西贡是一个非常具有东南亚小镇范儿的地方。市场街及海边全是各类餐馆,除了海鲜餐馆外,也有很多五花八门各类美食。六福菜馆(米其林一星)的门面属于非常不显眼的那种,楼下一个包间;顺着陡峭的窄楼梯上去还有一个不大的饭厅。不过这里的海鲜实在是没得挑。每日新鲜熬制的鱼汤,不需要什么佐料便鲜得让人一口难忘;大虾蛄肉质饱满,通身是黄;鲍鱼和蛏子王亦都非常美味。六福的海鲜不单食材新鲜,而且烹饪手法恰当,充分保留了海鲜的鲜美,又起到了锦上添花的效果。海鲜之外,椒盐奇脆豆腐也非常美味。
7.最佳审美餐厅
TateDiningRoomBar
餐厅信息
地点:香港中环苏豪伊利近街59号地铺
-
类别:法国菜/融合菜
人均:HKD+(仅提供晚餐)
Ricepaper
刘韵棋(RickyLau)的学厨经历既任性又随性,但她的菜品可是一丝不苟的。今年圣培露亚洲五十佳餐厅榜单还评选她为亚洲年度最佳女主厨(去年获奖的是台中乐沐法式餐厅的陈岚舒大厨)。
第一次去Tate走错了路,爬了半天山,才发现餐厅就在中环半山电梯的旁边。不过一身汗并非白出,Tate(米其林一星)的菜品不仅美味而且美丽,充满了女孩的灵气和精致。前菜的金木水火土,活泼调皮,每一道却又如此贴切。印象最深的是一道以米皮为主角的菜式,薄薄一张半透明的米皮上,斑驳地点缀着五颜六色的辅料,就好比一张迷幻的画作一般。贝类和菌类组成的一道菜犹如藤蔓攀附在圆形花门之上,典雅别致。甚至连餐后小点也充满了禅意(虽然太甜,我不喜欢)。上半年虽然吃过不少摆盘极为讲究的餐厅,但刘小姐的这家TateDiningRoomBar实在令人难忘。
金木水火土
8.综合最佳餐厅
天空龙吟
见“最喜欢的餐厅”条目中的相关信息
东京六本木龙吟餐厅(米其林三星)海外第一家分店(台北去年也开了一家),而且是唯一一家保持本店风格,全部食材皆空运自日本的龙吟分店(台湾店尝试用本土食材作为原料,风格上有所不同)。上半年吃吃君去了两次,六月菜单尤其惊艳,实在是上半年综合素质最好的餐厅了。
可以查看吃吃君的长食评《傍晚天空中的怀石料理》。
编外
1.最欣喜餐厅
京善京都怀石料理
餐厅信息
地点:北京东城区东四北大街东四六条85号(东四六条西口)
-
类别:怀石料理
人均:RMB+(仅提供晚餐)
刺身。在北京而言,还是很不错的
之前百无聊赖时在网上搜了下北京的怀石料理餐厅,结果只有滩万(北京店非常一般)、安缦酒店中的直树怀石料理(观察了下觉得好像和怀石料理关系不大)以及这家京善京都怀石料理。于是趁着六月初回北京的机会去品尝了一下京善。开在东四六条胡同里的京善门脸很小,却显得异常雅致,白底黑字的“京善”二字似乎与这尘世无扰。老板保田亮丞是京都人,而老板娘则是北京姑娘。两人将京都古朴的料理带到一样古老的北京,这真是一项美食朝圣般的事业。
虽然从绝对标准来看,京善的菜品素质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一方面受制于国内的生鲜进口流程,海鲜基本不可能当日从日本直达餐厅(但刺身的新鲜度还是很不错的,海胆也很鲜甜);另一方面一些菜品的料理也有精进空间,比如八寸中的鲍鱼过于坚硬,而星鳗的细骨处理也不合格,导致口感欠佳且有渣。但无论如何,这仍是上半年最令我欣喜的一家餐厅。
简洁典雅的吧台,以及忙碌的大厨
2.最难忘美食事件
为尼泊尔赈灾晚宴
是日菜单(请原谅照片上的阴影)
年5月18日,在米其林二星()餐厅thePrincipal(目前已结业)举行了为尼泊尔募捐的慈善晚宴。是次晚宴由22Ships的大厨NathanGreen发起,ChildWelfareScheme资助。全港11家餐厅的14位厨师为本次晚宴设计并合作完成了十道菜的菜单(Tate的女主厨刘韵棋负责了餐前小点部分)。整场晚宴汇集了12颗米其林星,其中米其林三星餐厅两家(志魂寿司、厨魔);二星餐厅两家(Amber/Caprice);米其林一星餐厅两家(NUR/Tate)。食客在关怀尼泊尔的同时亦体会到了美食与善心的结合。
吃吃君有幸参加了是次晚宴,虽然从7点多的鸡尾酒会一直吃到午夜十二点,确实是对厨师和食客们的双重考验;但一想到我的餐资将为尼泊尔赈灾奉献出微薄之力,便觉得这真是整个年目前为止最难忘的一次美食体验了。
投票咯~
吃吃君完全自费试吃,与店家毫无利益关系
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