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的饮食习惯多以偏辛辣油腻,致使肠道湿热内蕴,发为痔疮。不过,主要原因还是胆胃上逆体质,痔疮可是成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俗话说“十人九痔”。
对于不想打针吃药做手术的患者,得了痔疮又该怎么办呢?首先辨清自己得的是内痔、外痔还是混合痔。常说痔发于肛门齿线以上者为内痔,齿线以下者为外痔,齿线上下均有者为混合痔。
(一)不同体质的痔疮调理。
1.实热型:
患者症见口渴喜饮、唇燥咽干、小便赤短、大便秘结、便时痛疼出血,脉洪大或弦数,舌质红,苔黄燥。
治宜:清热止血,润燥通便
方用:槐花散加味或地榆散加味,兼表证发热者,选用防风通圣散上宣肺气,下通积滞,表里双解,调气运血。
槐花散加味方:槐花12克,炒荆芥、麻仁、枳壳各9克,丹皮、侧柏叶、生甘草、地榆各10克,生地、仙鹤草各15克。
地榆散加味方:地榆12克,黄芩、黄连、山栀、槐花、茯苓、当归、甘草各10克,赤小豆15克。
2.湿热瘀滞型:
患者症见腹胀纳少、肛门坠重、便秘溲赤、甚或身热、肛门凸出红肿、旁生肿块、宿滞不散、痛疼难安。
治宜:清热除湿、活血化瘀。
方用:五神汤加味或活血散瘀汤。
五神汤加味方:银花20克,牛膝、车前子、茯苓、黄芩、归尾、赤芍、甘草各10克,地丁15克。
活血散瘀汤:归尾、丹皮、赤芍、桃仁、栝蒌仁、槟榔、大黄各10克,川芎、苏木各9克,枳壳6克。
3.虚寒型:
患者症见身倦神疲、面色苍白、大便稀溏、小便清长,食少腹胀,便时内痔脱出,出血色晦暗,脉沉迟或弱细,舌质淡白。
治宜:温中健脾、固脱止血。
方用:归脾汤、黄芪建中汤加减。
归脾汤:人参、当归、白术、茯神、枣仁、远志、诃子、龙眼肉、黄芪各10克,木香、甘草各6克,加灶心黄土一块,升麻3克。
黄芪建中汤加减方:黄芪15克,陈棕炭、桂枝、陈皮、白芍、旱莲草、侧柏炭、白术各10克,生姜3片,大枣7枚,升麻6克,甘草9克。
4.气血亏损型:
患者便血日久,症见面色无华、气短心悸,少言懒语,四肢倦怠,食少乏味,肛门坠重,或血燥便秘,排便困难,痔脱难收,脉细弱,舌质淡。
治宜:气血双补。
方用:八珍汤或补中益气汤。若虚寒中兼湿热者,可用当归连翘汤,于补虚之中兼清湿热,和血疏风。
八珍汤:熟地15克,白芍、白术、茯苓、当归各10克,人参12克,川芎、甘草各9克。
补中益气汤:当归、生地、白芍、连翘各12克,地榆、人参、黄芩、焦山栀、荆芥、白术各10克,阿胶12克,白芷、甘草各6克,防风、乌梅各9克,大枣6枚。
(二)调理痔疮的食疗方法
1.枣肉槐花大肠
食材:槐花、大肠、猪肉、红枣适量(可根据个人口味搭配)
做法:猪肉剁碎,加入槐花、红枣,拌好肉馅;大肠洗净,将肉馅塞满大肠;用线将大肠两头扎紧;水烧开,放入大肠,煮烂为止。
吃法:这个食疗方,最宝贵的是它的汤,所以煮好之后先喝汤,再根据自己的情况吃大肠,以不过饱为准。
2.黑木耳调理痔疮
原料:东北野生黑木耳,超市有卖的。
做法:泡开洗净,放在水里煮直至沸腾再煮几分钟,一次ml,喝个三两天,一天两次。
3.常吃陈皮粳米粥可以调理预防痔疮。
4.鱼腥草又称狗贴耳,痔疮的“克星”,只要每天吃一点,赶走痔疮不复发,连便秘也没了。它既是野菜又是青草药,农村人喜欢做成一道消暑的凉拌菜,鲜用或者是晒干可以入药,清热解毒非常好。晒干泡茶喝,能清热解毒、消肿疗疮、利尿除湿、清热止痢、健胃消食,而且可以煮水浸泡屁股,治疗痔疮。
5.煮白萝卜水,可喝水,也可以用水洗痔疮(泡一会)。
(三)以不同类型的痔疮调理方法
1.白龙软膏(生肌膏)《中医验方汇编》
主治:痔疮,溃烂(肉芽生长、痔核、溃疡)。
处方:白及12g,龙骨12g,血竭12g,象皮6g,儿茶6g,熟石膏6g,漳丹6g,川白蜡6g,冰片6g。
用法:共研细末,以适量公猪板油炖去渣,再以净油蜡再煞成膏,用于脱去痔核后之溃疡面。每日将肛门洗净,敷药2次。
2.蝉冰膏《穴位贴敷治百病》
主治:混合痔。
处方:蝉蜕15g,冰片12g,麻油30mL。
用法:先将蝉蜕用微火焙焦存性、研末,入冰片共研细末,用麻油调匀即成。每晚临睡前,先用金银花20g,木鳖子12g(捣碎),甘草12g,煎汤熏洗患处,然后用棉签蘸油膏涂敷于痔核上,连用5-7日。
3.缩嵌糊《中医外治疗法集萃》
主治:治疗内痔嵌顿或环状外痔。
处方:青黛20g,五倍子30g,黄连30g,樟脑5g,冰片10g,薄荷脑10g,明矾10g,赤石子20g。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储瓶备用。使用时将生理盐水调和适量药粉敷患处,覆盖纱布,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至痔核还纳,痔核还纳后,每日取药粉5g加生理盐水20mL调匀,用甘油注射器注入肛内,连注3~5日。
4.消痔膏《中医外治疗法集萃》
主治:用于内、外痔。
处方:冰片10g,芒硝15g,栀子30g,大黄30g,苍术30g,金银花30g,地榆炭60g,槐角炭60g,白芷30g,黄柏30g,五倍子15g。
用法:上药共研细粉末,过80目筛,将患处温水洗净擦干,取药粉20g,用茶叶水及凡士林调成膏状,涂于肛门周围,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早、晚各1次,10日为1个疗程。
5.紫云膏《中医外治疗法集萃》
主治:适应于各种炎性外痔病人。
处方:紫草15g,乳香15g,没药15g,黄连20g,大黄15g,延胡索10g,象皮30g,麝香1g,冰片20g,凡士林g,香油适量。
用法:将紫草、乳香、没药、黄连、大黄、延胡索、象皮共研细末,过目筛;再将乳香、没药放入香油中浸泡5小时,然后将香油加热至沸。待水蒸发后,乳香、没药被炸成乳白色,用细筛过滤去渣,待油温降至30℃时加入凡土林,再继续降至10℃时放入麝香、冰片搅匀。冷却后加入散剂搅拌均匀即可。温开水清洗肛门。用甘油灌肠器于肛内灌入紫云膏2g,肛门肿胀处外敷紫云膏,覆盖无菌纱布,胶布固定,每日1次。
(四)经验小方调理痔疮
1.生大黄g川黄连g穿山甲g上等血竭30g将上述中药打粉装胶囊。每次5粒,每日3次。
功效:专治各种中轻型内外痔疮,一个月一疗程。疗效简便可靠。(实验方)
2.药店买椿根皮g每次用30g熬水,熬出两碗,在熬好后放入红糖一匙,早晚各喝一碗。(不乏一些便血者,经验方)
3.去药店买中药地龙50g让药店给研成粉末,然后让他们给装入胶囊,每次服用六颗,早晚各一次。(药店一般给做,混合痔疮也可)
4.药店买当归10克,生黄芪20克,熬水喝三天,大便通畅。
当归具有很好的活血补血、润燥滑肠的作用。黄芪有很好的消肿的作用,适量食用黄芪水,可以起到通便消肿的效果,对于预防和调理痔疮有很好的疗效。
5.儿茶5克、黄莲5克、冰片0.5克(以上三味中药店有售),再买西药扑尔敏1片、强地松1片,把这些中药、西药放在一起研成末,用金霉素眼药膏调匀备用。在每次大便后,用淡盐水清洗患处,再涂上药膏。一般连用3-7天,疗效不错。
(五)调理痔疮按揉,艾灸或者针灸穴位
1.在骶骨和尾骨关节处向下推至尾骨尖,再向上推。上下推个五六下,再扒一扒肛门。每天做一次,一周后两天一次,三四周后三四天治一次,方法甚为简便。
有患者反馈,说按此方法,第二天微见血丝,第三天已不见血。至今几个月未见复发。治疗时若发现骶尾骨之间有几根横着的条纹,于是重点推它。
2.拇指用力按压孔最穴,或钝头笔、按摩棒在穴位上搓揉,稍用力至略酸痛为宜,按摩时间2~3分钟。长期坚持。
孔最穴为肺经的郄穴,郄穴为脏腑经脉之气深聚之处,有宣肺解表、肃降肺气、凉血止血等功效。“肺与大肠相表里”,也就是说它们的经络是互通的,中医叫“相互络属”,肺气可以推动大肠的气我们刺激孔最穴,就可以促进大肠气血的运行。
3.用风湿膏药贴委中会。要用最便宜的那种上海白膏药,一个穴位用半张。配合上面的孔最穴(按揉)效果更好。
4.艾灸调理痔疮的采穴:孔最穴,二白穴,次髎穴(上中下),秩边穴,长强穴,承山穴。
5.刮手治疗痔疮,一般刮5-10分钟,出水泡或出痧为止,两个食指都要刮。从指尖向手掌刮,直刮如图的侧面就可以。刮痧用力均匀,用光滑而不割手的器械。坚持一段时间,“菊花”不见了。
6.商丘穴属足太阴脾经,也是脾经五输穴之经穴,可针可灸。配合肾经的复溜穴结合使用,预防和治疗痔疮效果会给明显。
建议有的朋友可以打混合拳,先解决燃眉之急,然后在按照其他的方法调理达到彻底解决。
来源于网络搜集整理,转载只为传播,内容仅供参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