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硝的使用
作者/韩世荣
芒硝系硫酸盐类矿物芒硝族芒硝,经加工精制而成的结晶体,主含含水硫酸钠(Na2SO4·10H2O)。过去有朴硝、皮硝、玄明粉(元明粉)之分,认为朴硝杂质较多,芒硝质较纯,玄明粉质最纯,现均付精制品,不再区分。
如需用粗制品,则处方注明“皮硝”。
味咸苦,性寒。归胃、大肠经。功能泻热通便,润燥软坚,清火消肿。
用于实热便秘,大便燥结,积滞腹痛,肠痈肿痛;外治乳痈,痔疮肿痛。
有歌诀道尽其功效:
软坚药王推芒硝,泻热导滞润肠燥。
瘰疬喉烂口疮绞,湿疹肛肿用之妙。
常用量为6~18g。外用适量。《神农本草经》言其“主百病,除寒热邪气,逐六腑积聚,结痼留癖,能化七十二种石”。它是一味泻下药,其新用途不断被发现。
成都中医药大学的邹学熹教授用以治疗流痰(包括现代医学的骨髓炎、骨结核之类的疾患)、内痔、化胆结石并皮肤科湿疹。邹教授治湿疹以芒硝为主,配苦参、雄黄、蛇床子、千里光等品名芒硝浴疹汤。
本品煎水外洗皮肤,既能清热消疹,又能解毒止痒。邹教授认为,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芒硝生于盐卤之地,状似末盐,凡牛马诸皮,须此治熟。”本此性,人之皮肤痒疹亦能清而消之。
河南名医乔保钧擅用芒硝治疗老年皮肤瘙痒,其方法是用芒硝g,冬桑叶30g,共煎10分钟,滤液兑入温水中洗浴,每日1次,3~5次显效。
刘启女用芒硝治疗急性湿疹10例,经1~3天全部治愈。方法是:每次用芒硝~g,加适量冷水溶化后供湿敷用,每日3~4次,每次敷30~60分钟。
应用
(1)鱼鳞病:疗效尚称满意。方法是将芒硝用热水化开,待温度合适时将患部浸入或热敷,每次20分钟至半小时。
(2)慢性湿疹:芒硝对过敏性湿疹所致的皮肤肥厚粗糙有苔藓样改变、干燥脱屑者,常能起到软坚散结,生肌润皮之效。患者家里有条件者,可在木桶里用芒硝溶液泡浴,则疗效更佳,即是高度过敏体质亦可如法治疗,并不会引发过敏反应。
(3)油漆过敏:现代百姓家所用家具如柜子、床板、桌椅等,多为复合板,油漆面多。有人在自家新房里接触油漆常常引起皮肤过敏,轻者皮肤瘙痒,重者皮疹红斑丘疹并见,痒痛兼作,个别患者的眼部也出现肿胀。此时就可以用芒硝溶液待凉冷敷患处。眼部肿胀明显者,可用芒硝加桑叶浓煎,冷敷患处。此处取芒硝的消肿止痛作用。
(4)冻疮:用芒硝、黄柏各等份,煎水趁热熏洗或浸泡患部,每日1次,每次15分钟左右。
(5)骨科术后皮肤板硬:取芒硝适量,开水溶解。趁热(以皮肤能耐受为度)将患部放入或用热毛巾蘸取芒硝溶液热敷患处。1日1~2次。每次半小时左右。
此外。对于掌跖角化症、毛囊角化病、垢着病、角化性皮肤病多用芒硝。古人善用芒硝者首推张仲景,其用方以大承气汤为代表。其次是张子和,他是泻下派的代表人物。
汗、吐、下三法乃医圣张仲景建立的理法,张从正大加推崇,并加以发挥至炉火纯青的地步。他认为治病首要驱邪,邪去正安,元气自复。而祛邪不外乎汗、吐、下三法。所谓汗即发汗,凡解表者皆汗法;所谓吐即涌吐,凡上行者皆吐法;所谓下即泻下,凡下行者皆下法。下法是张从正心法之核心,在这方面有非常精当的见地和应用,深受后世称颂。《儒门事亲》中《汗下吐三法该尽治病诠》一文是其学术思想的集中体现。
对张子和汗吐下三法,《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给予了中肯的评价:
“《儒门事亲》其例有说有辨,有记有解,有诫有笺,有诠有式,有断有论,有疏有述,有衍有诀,有十形三疗,有六门三法,名目颇繁碎,而大旨主于用攻。其曰《儒门事亲》者,以为唯儒者能明其理,而事亲者当知医也。从正宗河间刘守真,用药多寒凉,其汗吐下三法当时已多异议,故书中辨谤之处为多。丹溪朱震亨亦讥其偏,后人遂并其书置之。然病情万状,各有所宜,当攻不攻与当补不补厥弊维均,偏执其法固非,竟斥其法亦非也。唯中间负气求胜,不免过激。欲矫庸医恃补之失,或至于过直。又传其学者不知察脉虚实,论病久暂,概以峻利施治,遂致为世所藉口。”
张子和八百年前使用泻下药治病曾攻克不知多少疑难顽症,但也招致不少后人的讥评。泻下药可以治疗好多疾病,但不能走极端,不论适应证一概施以峻剂有时祸不旋踵,近几年曾因孟浪使用芒硝致人死亡的草医胡万林之流就是胡乱使用芒硝的典型。
往期精彩回顾:
大咖说|杨志波教授谈皮肤患“湿”
皮肤科用药不在于“歪”,猛用虎狼药只能取效于一时,后患无穷
皮肤病疗效的关键原来是它
皮肤科大咖的治皮绝技:以皮治皮!
皮肤科的“最药”“要药”“对药““角药”“霸药”“引经药”你造吗?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选自《韩世荣(当代中医皮肤科临床家丛书·第二辑)》,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由“杏林墨香”订阅号独家发布。更多精彩,敬请期待。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购买途径全国新华书店
医药专业书店
天猫,京东,当当,亚马逊等各大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