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和芒硝,均属降下药,但有区别。
1大黄
大黄为植物性药,对胃肠蠕动力稍大,尤其是北大黄为甚,四川和陕西大黄则柔和一些,河北的大黄横劲大,用后腹痛。
使用大黄是为了通下,因此,最好有顺劲,才能达到目的。
川大黄为锦纹大黄,号称“将军”,有“冲墙倒壁”之喻,故称“川军”。熟军柔和些,入血分力量大。
大黄可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及胃出血,有清热消炎之力,可谓从根本上治。
我以前治上消化道出血,参考《医学衷中参西录》,选方用大黄、生赭石、肉桂,压成药面,服之有效。
大黄在《伤寒论》承气汤中后下,可达到泻下作用,至多用12~15克;肠胃坚实者可能不泻,但也有的用6克泻得不得了。
此药和番泻叶、火麻仁、郁李仁、商陆、芫花、大戟、甘遂不同,后几味药刺激性较强。
2芒硝
朴硝杂质多,经细制加工而得芒硝;另有玄明粉,也是朴硝之类。冰硼散中有玄明粉,可消炎,治口疮有效,也用于“结膜炎”。
硝石亦称火硝,与朴硝同类,制火药用它,“发性”大,《金匮要略》取之与矾石同用,曰硝石矾石散,治女劳疸(即黑疸)。
芒硝性寒微苦,酸苦涌泄为阴,用量一般9~15克为宜。
3硝黄配伍
硝黄配伍,成为一对,相互促进,在《伤寒论》大承气汤中作主药使用。
大黄,《本草经》谓其可“主百病,除寒热邪气,逐五藏积聚,留癖”,能蠕动肠胃,合芒硝软坚散结,对存有“宿食”、“燥屎”者有效。但临床上有时光降燥屎不行,还应加行气药枳实、厚朴,则力量更大。
我认为无邪热者不用大黄,无坚积者不用芒硝。若属虚证,两者都宜慎用或不用,免生“虚虚”之弊。
注:本文选摘自《岳美中医学文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岳美中原著,陈可冀主编,年3月。本北京哪里能治好白癜风头部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