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画
术语
解析
一包针
指千年健药材内有许多黄色纤维束,折断后纤维束多而明显,且参差不齐、外露如针。
二画
术语
解析
二杠、大挺、门庄
具一个分枝者习称“二杠”,主枝习称“大挺”,离锯口约1cm处分出的侧枝,习称“门庄”,具二个分枝者习称“三岔”。
丁头
专指三七药材上部生有若干瘤状隆起的支根痕,又称“乳包”。
八哥眼
系指胡黄连药材断面的维管束群,其特点是由4-10个类白色点状维管束排列成环,酷似鸟类“八哥”的眼睛。
三画
术语
解析
大力子
牛蒡子习称“大力子”,东北产者习称“关力子”;浙江桐乡产者习称“浙力子”。
大头羌
指宽叶羌活中根茎粗大、不规则结节状、顶部具数个茎基、根较细者。
糟皮粉碴
指赤芍外皮薄,疏松易剥落;断面白色泛红,呈粉性。
子芩
指黄芩的新根(子根),其内外鲜黄,质佳。又称“条芩”或“枝芩”。
子眼
指吴茱萸药材表面具有多数点状突起或凹下的腺点,即油室。
子裙
是指鳖甲上所附的硬皮,其边缘厚而软,形成肉鳍。又称“裙边”。
马牙嘴
指炉贝药材呈棱状圆锥形和长卵圆形,形似马牙状,其顶端较瘦尖,均成开口状。
马头、蛇尾、瓦楞身
是对海马药材的形象描述。其头部略似马头;体部具纵棱,有瓦楞形的节纹并具短棘;尾部渐细而向内卷曲,犹如蛇尾。
四画
术语
解析
开眼
指车前子稍凸的一面中部有一灰白色小圆点,为种脐。
元宝贝
指浙贝中的大贝,为鳞茎外层的单瓣鳞叶,呈半圆形,外凸内凹,状如元宝。
无影纹
指羚羊角的尖部,其质嫩者可透见红色血丝或紫黑色斑纹,无裂纹。
云锦花纹
指何首乌的块根横切面皮部有由多个异型维管束组成的云朵状花纹,又称“云纹”。
长嘴
指老鹳草药材(果实)上带有宿存花柱,形似鹳之长喙。
瓦楞
指瓦楞子药材背面所具有的放射肋,又称“瓦垅”。
车轮纹
指药材断面木质部射线呈均匀放射状排列的纹理,古文亦称之为“车辐”。
毛笔头
指辛夷药材呈长卵形,外被长茸毛,形似毛笔头。
化渣
指药材经口嚼而无残渣。
公丁香
指丁香的花蕾,芳香气味浓烈,质佳。
风化
指药材中某类含水化合物或钠盐类的商品,在空气干燥条件下,表面逐渐出现的粉末状物。
凤眼前仁
指大粒车前子因其籽粒为较大的长椭圆形,形似“凤眼”而得名。
凤眼圈
指防风药材横断面有一黄色圆心,其外层为浅黄白色,如传说中凤凰的眼睛。
乌金衣
指牛黄表面的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有时可见。
乌药珠
指乌药纺锤状块根,有的中部收缩成连珠状。
乌鸦头
指川乌、草乌的根形似乌鸦的头部。
方胜纹
指在蕲蛇背部两侧各有黑褐色与浅棕色组成的“V”大斑纹17~24个,其斑纹顶端在背中线上相接,形似古代书生的方胜帽形状。
火燎升麻
指升麻药材的加工过程中用火燎去须根,故升麻表面发黑色,可见到火烧过的须根痕。
心
泛指药材中央部位与边缘部位形态及质地不同的部分。
水波纹
指羚羊角基部,有10~20个隆起波状环脊,握之合把,有舒适感,又称“合手”。
五画
术语
解析
玉带束腰
指山慈菇药材中部有2~3条微突起的环节,如腰带状,又称“玉带缠腰”、“腰带”或“腰箍”。药圈
石榴嘴
指正品山楂顶端所具有的残存宿萼,其中央凹陷,形如石榴的宿萼。
龙头虎口
指蕲蛇头部呈三角形而扁平,鼻尖端向上,口较宽大,犹如龙头虎口,又称“翘鼻头”。明代以前蕲蛇又有“反鼻”之别称,现日本仍以汉字沿用此名。
归头、归身、归尾、全归
是当归药材各部位的别称。“归头”是根头部(短缩的根茎和根的上端);“归身”是主根;“归尾”是侧根(支根)和须根。全体称“全归”。
田七
三七原以产于广西田阳(古名田州)者为著,故名。
怀山药
指山药为河南的道地药材,多集中在河南沁阳(旧称怀庆府),故名。
凹窝
指①部分根及根茎类药材顶端的凹陷茎痕,为地上茎脱落后留下的痕迹。②赭石与凸起面相对应的另一面有同样大小的凹窝。
白眉
指白扁豆药材一端呈隆起的白色种阜。
白茯苓
指茯苓个切去赤茯苓后所余的白色部分。
白颈
指蚯蚓头部第14-16环节,颜色呈黄白,为生殖环带。
冬七
指每年11月前后种子成熟后采挖的三七药材。其体形瘪瘦,传统经验认为品质较次。
冬板
指在冬季宰杀所取的驴皮,供制阿胶用。其质量最佳。
皮
指①根及根茎类药材的外部;②果实及种子类药材的外皮。常用色泽、粗细、厚薄、松紧来描述“皮”的性状。如山奈“缩皮凸肉”;三七“铁皮”、“铜皮”;黄芪、党参“皮松肉紧”。
皮松肉紧
指部分根类药材的横断面皮部疏松,而木部较为结实。
皮硝
为未经精制的芒硝,杂质多,不可药用。
丝腺环
专指僵蚕的断面,多数有4个亮棕色或亮黑色丝腺环。
母丁香
指丁香的果实,芳香气味稍淡,质量较次。
母根
一般是指根及根茎类药材的主根。
六画
术语
解析
芝麻点
指天麻药材表面所特有的略突起的芽,呈断续排列的小点,排列成横环纹。
朴硝
为较不纯净的硫酸钠结晶,不作内服用,只供提制芒硝的原料。亦有将精制时结于下面较粗的结晶称“芒硝”,上面的结晶称“朴硝”。
过桥
指黄连根茎部分细长的节间,如桥悬两岸,又称“过江枝”、“蚂蜂腰”。
扫帚头
指防风根头顶部多有棕色或棕褐色毛状残存叶基,形如扫帚。
尖子银花
指金银花药材花小而尖端不开口者,质佳。药圈
当门子
为麝香仁中不规则圆球形或颗粒状者的习称,表面多呈紫黑色,油润光亮,微有麻纹,断面深棕色或黄棕色。
吐丝
指菟丝子经水煮后,种皮裂开时,伸出黄白色卷旋状的胚,形似春蚕吐丝状。
同心环
指根类药材横切面有数轮同心排列环纹的异型构造,較大者形似罗盘,又称“罗盘纹”。
肉
指①根及根茎类药材内部与“皮”相对应的部分,或外部与“心”(木质部)相对应的部分。②果实及种子类药材的中果皮或种仁。远志肉;诃子肉;山萸肉。
年节间
为黄精药材的鉴别特征之一。是指根茎表面具有的环节之间的距离。
朱宝砂
指细小颗粒或粉末状,色红明亮,触之不染手者。
朱砂点
指药材平整横切面上可见散在的棕色或黄橙色油点,即油室。
竹节羌
指羌活中根茎环节间延长,形如竹节状者。
伏板
指在夏季宰杀所取的驴皮,供制阿胶用。其质量最次。
企边桂
为剥取十年以上的肉桂干皮,两端斜削,夹在木制的凹凸板中间,压成两侧略内卷的浅槽状而得名。
羊膻气
为白鲜皮药材所特有的一种类似羊之腥膻的气味。
冰糖碴
专指块大、色黄、质润泽的黄精的透明断面。
观音坐莲
指松贝底部平、微凹入,平放能端正稳坐。
如意头
指白朮的全体多有瘤状突起,根茎下部两侧膨大的部分,形似如意之头。又称“云头”。
红牙大戟
指红大戟因其外皮红棕色、状如兽牙而得名。
纤维性
指药材折断面不整齐,呈纤维状或裂片状。
和剂堂药业主要从事中药材、中药饮片及药食同源类食品的生产和销售,原材料来源于道地药材生产基地,生产设备先进,工艺技术成熟可靠,对质量关键点的严格控制,从而做到了产品的可追溯性及产品质量的可持续性,以卓越的产品品质,赢得消费者满意。
“和剂堂”取意于“和风细雨润万物,剂调苍生祛病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