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传染性肝炎的一些看法

白癜风知名专家 http://m.39.net/pf/a_5941786.html

黄疸性肝炎当以六经辩证为纲

对黄疸型传染性肝炎的临床辩证,大致可分为以阳明为主的热重于湿证与以太阴为主的湿重于热证。若患者抵抗力低下,热毒炽盛,则可致邪入厥阴,而呈狂乱昏迷的湿热炽盛症,文献所称的“急黄”即属之。《诸病源候论》说:“脾胃有热,热气流于膀胱,使小便涩,而身面尽黄,腹满如水状,病因名肝腹水也”这些征候,颇似重症传染性肝炎,发展成为亚急性肝坏死病变的表现。此时,可有呈少阴阴虚为主的热毒伤阴证,也有呈现以太阴阳虚为主的脾困湿壅证。

黄疸在三阳,虽以阳明经证为主,但尚有如麻黄醇酒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所主治的太阳经证的黄疸,也有如《外台秘要》栀子汤(柴胡,黄芩,升麻,龙胆草,大黄,瓜蒌,芒硝)所主治的少阳阳明合病的黄疸;黄疸在三阴,虽以太阴经证为主,但尚有如《东医宝鉴》以茵陈附子干姜汤所主治的太阴少阴合病的阴证黄疸;也有如《外台秘要》瓜地散(赤小豆,丁香,黍米,瓜蒂,麝香,陆香,青布)所主治的邪入厥阴心包的急黄证。李东桓说:“假令治病,不问伤寒,蓄血结胸,黄疸等证,并一切杂证,各与于六经求责之。”故辨别黄疸,也与其他杂病一样,不管有九疸三十六黄之分,要以六经辩证为基础,才能做出较全面较灵活的辩证,以免顾此失彼。特别是各证在病程中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时刻在互相转化着的。明此,则能既知其常,又可知其变。

1?传染性肝炎的基础方:

对传染性黄疸肝炎的治疗,常选用山栀,郁金,茵陈为基本方。见热重于湿证,以基本方加黄柏,半支莲或大黄等清热以利胆;见湿重于热证,以基本方合胃苓汤燥湿以健胃作为常规。故黄疸性传染性肝炎的发病初期,应迅速改善消化道症状,特别是恶心,呕吐。这是控制病情进展的重要一环。如见舌苔黄腻或黄浊,脉象弦滑,每于基本方中配合小陷胸汤治疗,或加鸡内金,麦芽以醒胃,每每获较好的疗效。

2·暴发性肝炎:

特别值得注意的,凡消化道症状严重,黄疸迅速加深,精神疲乏,烦躁不宁,舌苔黄燥,脉象滑数或细数,虽起病仅三,五日,就要考虑其可能为暴发型肝炎,也就是接近上面所说的湿热炽盛证,乘其未陷昏迷,急以基本方加黄连,黄柏,大黄,以通涤胃肠热毒,实为要务,不可犹豫。如已现狂躁,或伴有出血倾向,舌苔黄燥,质红,需于上方加用神犀丹以解毒凉血,或可遏制病情的恶化。以此法治疗暴发型肝炎,肝昏迷前期患者均能取得一定疗效。此虽不是背水一战之计,而亦为图之于预的方法。

绍兴中医王秀全肝病专科

网站网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ngxiaoa.com/mxyy/62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