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死海,这就是一场视觉盛宴

运城盐湖是中国最古老的食盐生产地之一。在夏天,它时而赤红如血,时而绿如松涛,时而宝石般靛蓝,呈现出多彩的景象。在冬天,它晶莹剔透,如冰如晶,一片圣洁。这不是科幻小说里的风景,它是中国北方的运城盐湖,世界第三大硫酸钠内陆湖,也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食盐来源地之一。运城盐湖位于中国北方的山西省,几千年来一直为当地人提供食盐。据历史学家判断,这里第一次生产食盐的时间大约在年前,而盐湖边的人类遗骸则暗示着这个时间还可能更早。从7世纪到10世纪,该盐湖占中国盐业总产量的四分之一,由于食盐自古以来的重要地位,这也使得运城成为了重要的行政中心。盐的地位在当地至高无上,以至于盐湖附近的寺庙里都供奉有盐神。盐在中国烹饪发展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人自古就使用盐腌制的方法来保存食物,在考古过程中经常发现盐腌制的食物也证实了这一点。不过,当地人和游客长期以来对这片被称为中国死海的盐湖心驰向往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这里的景致实在令人难以忘怀。夏天的时候,由于杜氏盐藻在盐湖中的大量繁殖,盐湖水看起来像许多五彩的宝石洒落在各处。杜氏盐藻是一种独特的耐盐藻类,在水中呈蓝色和绿色,随着盐度增高和温度升高还会逐渐变成亮红色。从上面看,这些多彩的颜色被盐脊和高速公路分割开像一个个发光的被子覆盖着整个湖面。在冬天,这些艳丽的色彩褪去被晶莹的白色所取代,水晶般的结构像冰雕一样从湖面升起,显得冷峻而超凡脱俗。这些珊瑚状结构实际上是芒硝,是一种亚硫酸钠,在低于零下5摄氏度的温度下形成的石英状晶体。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盐湖已经从食用盐生产转向了工业用盐的生产。从那时起,该地区传统的制盐方法也被收录为山西省官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随着近年来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业的产值迎头赶上,大量游客的涌入也使古老的盐湖重新焕发了活力。不过,这样五彩斑斓盐湖景致的制造者藻类其实代表着一种环境问题,虽然一个更干净的湖泊可能意味着永远告别那些多彩的景致,但是野生动物和当地的人们却会因此受益。究竟需要一个更加可持续性的盐湖造福后代,还是五彩斑斓的湖水满足一场视觉盛宴,答案其实已经很明显了。作为山西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运城盐湖还需要修炼更多的内在美。(文中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撰文不易,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ngxiaoa.com/mxyy/121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