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病是肠胃有淤堵

阳明病是肠胃有淤堵

作者:程永民

第条: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

这个原文有点不太通顺,就是说阳明病有三种情况,有阳明病和太阳病一起的,有单纯的阳明病,还有少阳病和阳明病一起的,有这三种情况。太阳和阳明一起的就是有太阳病,同时有阳明病。

太阳病,病在表,身体可能调集津液到体表,可能会出汗,像太阳中风的桂枝汤证。汗出了肠胃里的津液就少了,肠胃里面的津液少了没有力量把肠道里的大便排出去,就容易形成大便积聚,就变成了阳明病。

有的时候不一定发汗,像太阳伤寒,津液是向体表调集的,没有发汗,但是肠胃里的津液少了。在太阳伤寒里面还有呕逆,气血一直向上向外来调集,津液被牵制了,造成脾约,这种阳明病和太阳病有关。

“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单纯的阳明病,胃家实,在《伤寒论》里面胃是指肠和胃。肠道和胃里面有淤堵,有物理空间的堵塞,称为实。

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因为少阳病的本质是胃弱,津液虚,津液少了,导致大便积滞,造成了胃中燥。

肠胃里面是干的,是实的,就容易形成干硬的大便。不管是太阳阳明还是正阳阳明,还是少阳阳明,如果胃实,肠道里边是实的,是热的,津液是足的,可以根据病人情况用大黄芒硝这类泻下药来攻。

如果是因为肠道里面没有津液造成的肠道淤堵,身体的能量不够了,这个时候就不能攻,应该是补津液,比如用脾四味,生姜、大枣、炙甘草。如果是小柴胡汤证,病人身体运行恢复了以后,津液回来了,大便就能排出去了。

有一次我白天跑步时间长,晚上想大便,但是排不出来。第二天早晨就排出来了,很顺畅,这是津液回来了。如果大便排不出去,身体没有能量,用大黄芒硝就是越俎代庖,就是逾越了身体用药来治病的,这种思维就是主观的。我们要看身体的状态,身体没有能量,没有力气把大便排出去,就要给身体补能量,补气血。所以说在每个条文里面,我们都可以看到《伤寒论》的核心原则,否则的话,如果主观臆断给病人治病,疗效是很低的。

第条: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阳明病,病位在里,能量为阳,它的特征是肠胃里面充实,物理空间是堵塞的。但是实际我们在看后边阳明篇的条文,有的时候能量不是阳的,津液不足或者能量比较弱的情况下,也是称为阳明病。所以我们说里阳证就是阳明病,这只是说为了学习的时候方便,我们简单做一个分类,这样让我们便于理解。实际在张仲景的定义里边,只是说是肠道和胃里面是充实的,就是阳明病,这个能量不一定是充足的。我们要知道这种情况。

在临证的时候,知道里面堵住了,如果是寒实堵住了,它也是阳明病,但是就不能用大黄芒硝,寒实可能需要用干姜、附子这些温热的药给身体补津液能量,等身体有了津液了,有了力气了,就可以把淤堵排出去。

所以给大家要强调一点,我们除了在阴阳、病位,气血足和不足,还有表、里、半表半里,这个六经的前提下,还有六经病的提纲,大家都要牢牢的记在心里面。“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是指的物理空间的堵塞,堵住了,是胃家实。

但是最明显的最典型的证是里面有实热的大承气汤证,小承气汤证,调胃承气汤证。书中讲的肠胃病,只要是实证,哪怕是寒的,也归入阳明病。像吴茱萸汤证,这个人头痛、吐涎沫,吐涎沫是胃里面有这种水饮的淤堵,胃是寒的,吴茱萸汤证也定成阳明病。

其实怎样定义不怎么重要,它是一种名相。我们要明白身体是怎样的一种势能,发生了什么问题。那个定义是帮助我们的,但不能被这些名相给束缚住了。如果束缚住了,就不能做到客观的观察人体,主观了就不容易正确的辨证,疗效就不好。刘老师在书中把这个讲的很全面的,只是在刚开始入门的时候,讲的简单,让大家容易理解建立六经的概念。

学中医三种模式:

1.伤寒师承班欢迎参加年6月3日-5日举办的网络伤寒研讨班!线下线上可以同时学习,线上是视频会议直播。培训后一年时间讲解重点条文,练习医案;临证时进行指导,陪伴式教学。

2.伤寒精进班适合参加过古中医培训的师兄,中医医师,每周条文讲解、练习医案,实行会员制,每年交会费(会员参加师承班培训减免会费部分)。

3.中医公开课中医爱好者可以加入中医公开课群,每周听中医公益讲座。

报名请点下方链接:

年6月伤寒网络研讨班,请抓紧报名!以后培训可能又变了!

指导老师:程永民,师从刘希彦老师学古中医。近年来在中医实践和教学,带教精进班和师承班,中医公开课群科普中医。

学中医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ngxiaoa.com/mxyy/109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