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皮的作用

牡丹皮 Mudanpi

  《神农本草经》

  为毛茛科植物牡丹(PaeoniasuffruticosaAndr.)干燥根皮。产于安徽、山东等地。秋季采挖根部,除去细根,剥取根皮,晒干。生用或酒炙用。

  性能:苦、甘,微寒。归心、肝、肾经。

  功效:清热凉血,活血祛瘀。

  应用:

  1.温毒发斑,血热吐衄。

  本品苦寒,入心肝血分。善能清营分、血分实热,功能清热凉血止血。治温病热入营血,迫血妄行所致发斑、吐血、衄血,可配生地黄、赤芍等药用;治温毒发斑,可配栀子、大黄、黄芩等药用,如牡丹汤(《圣济总录》);若治血热吐衄,可配大黄、大蓟、茜草根等药用,如十灰散(《十药神书》);若治阴虚血热吐衄,可配生地黄、栀子等药用,如滋水清肝饮(《医宗己任篇》)。

  2.温病伤阴,阴虚发热,夜热早凉、无汗骨蒸。

  本品性味苦辛寒,入血分而善于清透阴分伏热,为治无汗骨蒸之要药,常配知母、生地黄等药用(《温病条辨》)。

  3.血滞经闭、痛经、跌打伤痛。

  本品辛行苦泄,有活血祛瘀之功。治血滞经闭、痛经,可配桃仁、川芎、桂枝等药用,如桂枝茯苓丸(《金匮要略》);治跌打伤痛,可与红花、乳香、没药等配伍,如牡丹皮散(《证治准绳》)。

  4.痈肿疮毒。本品苦寒,清热凉血之中,善于散瘀消痈。

  治火毒炽盛,痈肿疮毒,可配大黄、白芷、甘草等药用,如将军散(《本草汇言》);若配大黄、桃仁、芒硝等药用,可治瘀热互结之肠痈初起,如大黄牡丹皮汤(《金匮要略》)。

  用法用量:煎服,6—12g。清热凉血宜生用,活血祛瘀宜酒炙用。

  使用注意:血虚有寒、月经过多及孕妇不宜用。

  古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寒热,中风瘈疭、痉、惊痫邪气,除坚癥瘀血留舍肠间,安五脏,疗痈疮。”

  2.《名医别录》:“下水,止烦渴,散颈下核,痈肿。”

  3.《本草纲目》:“滋阴降火,解斑毒,利咽喉,通小便血滞。”

本文摘自《中药学》,转载请注明出处。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版权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ngxiaoa.com/mxyy/107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