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中国钾盐钾肥工业

有什么办法根治白癜风 http://baidianfeng.39.net/a_xcyy/130708/4206061.html
青海盐湖所创建于年3月,在我国著名化学家柳大纲和著名地质学家袁见齐的带领下开始了柴达木聚宝盆的系列勘察与研究,迄今为止依然是我国唯一专门从事盐湖研究的科研机构。建所五十余年来,在钾盐钾肥行业所作贡献有:1.完成了我国盐湖资源的调查与评价建所以来多次组织盐湖科考队,行程数十万公里,对全国的主要盐湖资源进行了比较系统深入的调查,积累了丰富的基础资料,基本摸清了我国盐湖的分布、类型、资源概况及开发前景。编写出版了《柴达木盆地盐湖》《西藏盐湖》《内蒙古盐湖》《新疆盐湖》《古代异常钾盐蒸发岩的成因》《中国盐湖自然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中国盐湖志》《中国盐湖粘土矿物研究》等专著,为国家和有关省区的盐湖资源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对西部经济、科技发展规划和资源环境整治的宏观决策起到了参考作用。与其他单位合作完成的青藏高原综合考察研究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特等奖。自上一轮盐湖调查至今,我国盐湖资源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目前我所正在开展新一轮调查工作。2.建立了我国盐湖地质和盐湖化学理论体系青海盐湖研究所科研人员在前人工作基础上,经过长时间系统研究,开拓了盐湖年代学、盐湖古气候古环境、盐卤稳定同位素和低温地球化学等研究内容,阐明了异常钾盐蒸发岩成因问题,形成了较完整的盐湖成盐演化、成矿规律理论体系。在盐湖物理化学调查、盐卤资源综合利用、稀散元素的分离提取,以及水盐体系、浓盐溶液化学、盐湖水化学、盐卤分析化学等多方面的工作中,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形成了盐湖化学的理论体系。盐湖科学成为了类似海洋科学的分支学科,为中国盐湖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3.奠定了我国钾肥工业的技术基础盐湖所科技工作者经过多年的野外考察在察尔汗盐湖先后发现了光卤石矿和天然光卤石沉积,据此兴建了我国第一个盐湖钾肥厂,生产规模由千吨级逐步扩大到百万吨级。其中卤水开采、盐田日晒制取光卤石、光卤石矿采装机械、土法加工到冷分解浮选法和反浮选法提取氯化钾的主要技术和工艺流程,大部分采用我所的研究成果,并广泛应用于盐湖大中小型企业,均收到很好的经济效益,为我国盐湖钾肥工业的起步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年“察尔汗盐湖提钾研究”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中科院重大成果奖、青海省科技大会奖。4.硫酸钾等钾盐系列产品研究获得成果盐湖所通过小试、中试和工业化试验,获得了硫酸钾、氢氧化钾、碳酸钾、碳酸氢钾、硝酸钾等钾盐系列产品。特别是发挥青海富钾资源的优势,就地取材,生产出无氯钾肥——硫酸钾。青海盐湖所研究员吴景泉带领其研究组,创造出“用盐田光卤石(或粗钾盐)和天然无水芒硝转化法制取硫酸钾”的新技术。这一技术迅速在两家企业中得到应用,完成两个万吨级的工业化试验,实现了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的双突破,为盐湖地区建设大型硫酸钾企业提供了设计和技术依据,并获得了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5.推进固体钾盐矿的开发研究和产业化在云南江城,完成了“灰绿色钾石盐矿浮选法制取氯化钾的生产工艺开发研究”,并成功进行废矿高效脱泥,攻破了高黏土含量低品质钾石盐资源开发利用世界性的技术难题。在老挝开展了固体钾矿开发的相关研究,以盐湖所提供技术依托的中寮矿业钾盐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氯化钾装置在老挝万象市建成并于年11月19日投产试车。年与老挝开元矿业有限公司共建了钾盐地质与环境实验室。近几年在老挝针对固体钾矿所开展的相关资源调查及开发利用为我国企业首次在境外开发钾矿资源提供成套技术,该成果为缓解我国钾肥资源严重短缺的状况、加快我国周边国家矿产资源开发和实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国家战略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6.创办《盐湖研究》专业期刊《盐湖研究》是原国家科委批准的学术类自然科学期刊,由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年正式创刊并公开发行。《盐湖研究》是国内外唯一一份盐湖科技领域的专业性期刊,主要报道盐湖、地下卤水和盐类矿物中资源元素的赋存特征、分布规律、成矿机制,及其化学过程、溶液结构、物性参数和吸附特性的最新研究成果,交流盐湖战略性元素分离提取及相关无机盐化工新方法、新工艺、新产品的专利技术等。期刊设有研究亮点、基础研究、实验报告、进展评述、简讯、团队与企业等栏目。《盐湖研究》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是反映盐湖科技创新、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和盐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公共平台和重要窗口。

企业荣誉

“察尔汗盐湖提钾研究”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中科院重大成果奖、青海省科技大会奖。“用盐田光卤石(或粗钾盐)和天然无水芒硝转化法制取硫酸钾”的新技术获得了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大柴旦盐湖调查、盐卤硼酸盐化学和综合利用的基础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多项钾盐钾肥相关工作获省部级奖励。

截止到年7月1日,共申请发明专利件,授权发明专利件(其中钾盐方面相关专利96件),通过捐赠、许可、拍卖、转让等方式,获得知识产权收益余万元,获得中国专利奖一项。先后入选青海省首家“全国企事业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单位”“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全国专利文献服务网点”等。制定国家标准4项,行业标准2项,地方标准3项,团体标准4项。

企业规划

开展库车盆地构造演化与成盐关系研究,揭示盆地的形成演化过程和构造演化对成盐聚钾的控制作用;选择古近纪和新近纪盐岩地层,对富钾盐泉水的物质组分和来源进行示踪,阐明富钾盐泉与上覆下伏盐层的物质联系;开展富钾盐泉钾异常区盐体结构与控矿构造探测、油气勘探井钾异常综合地球物理测井,建立我国隐伏钾盐矿体探测技术体系,评价盆地内钾盐资源禀赋特征;揭示库车盆地成盐成钾与地质构造、气候事件的关系,阐明含钾建造的后期改造与再成矿机制,建立基于成矿模式的钾盐预测理论和方法,提出库车盆地找钾战略靶区。针对泰国-老挝钾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渗水等矿山安全问题,利用地球物理技术方法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示范;针对泰国-老挝钾盐开采后的采空区回填等矿山地质问题,研发新型充填材料和充填技术,开展应用和示范;针对泰国-老挝钾盐开发利用后的尾矿(大量氯化镁),研发绿色经济循环工艺,实现钾盐资源的综合高效利用,开展绿色钾盐矿山建设。

20世纪50年代青海

中国科学院盐湖科学调查队在察尔汗盐湖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提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ngxiaoa.com/mxxz/85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