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质量变异现象

一、中药饮片贮存中常见的质量变异现象

中药饮片是中药材经过炮制处理后的制成品,可以直接供应调剂配方、煎制汤剂或作为制剂原料。饮片的质量标准必须严格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炮制规范》等相关规定。

中药饮片的贮存保管是否妥当,直接影响着饮片的质量、临床疗效及患者安危。因此做好中药饮片的贮存养护工作事关重要。中药饮片在贮存中由于储存条件不当,使药物的颜色、气味、形态、内部组织等出现各种各样的变异。常见的变异现象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1.虫蛀

虫蛀,是指饮片被虫蛀蚀,从而降低疗效或失去药用价值的现象。虫蛀对中药的危害较为严重,是常见的一种质量异常现象。

蛀虫对饮片的危害通常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蛀虫将饮片蛀成孔洞,严重时饮片内部被蛀空,使饮片重量减少、有效成分损失,降低药物的治疗效果。

(2)蛀虫粪便、分泌物、虫尸、虫皮、虫屑等污染中药饮片。

(3)蛀虫可能携带致病菌、霉菌,从而引

起其他危害。

(4)中药饮片被虫蛀之后,有些品种易走油(如当归、党参)而引起质量进一步变质。淀粉、糖、脂肪、蛋白质等成分,是有利于蛀虫生长繁殖的营养物质,故含上述成分较多的饮片最易生虫,如白芷、北沙参、薏苡仁、柴胡、大黄、鸡内金等。

2.霉变

霉变,是指饮片受潮后在适宜温度条件下,引发寄生在其表面或内部的霉菌大量繁殖,导致发霉的现象。霉变对饮片的危害仅次于虫蛀。我国地处温带,特别是长江以南地区,夏季炎热、潮湿,饮片最易发霉。霉变饮片不能再供药用。

当霉菌在潮湿的环境下,遇到适宜的温度(20℃~35℃),即可萌发菌丝,并分泌酵素,侵蚀饮片组织内部,使其腐烂变质、气味走失,而且有效成分也遭到很大的破坏,以致不能药用。凡含有糖类、黏液质、淀粉、蛋白质及油类的饮片较易霉变,如牛膝、天冬、马齿苋菊花、蕲蛇、五味子、人参、独活、紫菀等。此外中药鲜药因含水量较多,也容易发生霉变。

3.泛油

泛油习称“走油”,是指因饮片中所含挥发油、油脂、糖类等,在受热、受潮或贮藏保管不善时其表面返软、发黏、颜色变浑、呈现

油状物质并发出油败气味的现象。泛油是一种酸败变质现象,影响疗效,甚至可产生不良反应。

含油脂多的饮片,内部油脂易于溢出表面而造成走油现象。一般可分为两种,一种为含挥发油的饮片,其泛油是因挥发油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加速外移聚集,随后在外界作用下形成泛油变质,如当归、苍术等;另一种为含脂肪油的饮片,其泛油是因其中的脂肪酸变为游离脂肪酸后才会溢出表面,随后在外界作用下分解、腐败,发生变质,如柏子仁、桃仁、杏仁等。另外,含糖量多的饮片,常因受潮而造成返软而而“走油”,如牛膝、麦冬、天冬、熟地、黄精等。

4.变色

变色,是指饮片的色泽起了变化,如由浅变深或由鲜变暗等。各种饮片都有其固有的色泽,这也是中药饮片检查中的主要质量标志之。饮片变色,是由于所含色素受到外界影响(如温度和湿度、日光、霉变、化学药剂的使用、硫黄熏蒸等)使使饮片失去了其原有的色泽,影影响饮片质量。比如硫黄熏后,产生的的二氧化硫遇水成亚硫酸,具有还原作用,可使饮片褪色;再如由于保管不善,某些饮片的颜色由浅变深,如如泽泻、白芷、山药、天花粉等有些饮片由深变浅,如黄芪、黄柏柏等;有些饮片由鲜艳变暗淡,如如红花、菊花、金银花、腊梅花等花类药。因此,色泽的变化可以直接反映其内在质量。

5.气味散失

气味散失,是指饮片固有的气味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或贮藏日久气味散失或变淡薄。药物固有的气味,是由其所含的各种成分决定的,主要是由挥发性物物质组成,这些成分往往是治病的主要物质,如果气味散失或变淡薄就会使药性受到影响,从而影响药效。饮片发莓泛油、变色等,均能使其气味散失;环境温度过高,使含挥发油的药物如肉桂、沉香等气味逐渐散失,失去油润而干枯,且温度越高挥发油挥发的越快;豆蔻、砂仁粉碎后气味会逐渐挥发散失。

6.风化

风化,是指某些含结晶水的无机盐类药物经与干燥空气接触,日久逐渐失去结晶水,变为非结晶状的无水物质,从而变为粉末状,其质量和药性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如胆矾、硼砂芒硝等

7.潮解

潮解,习称返潮、回潮,是指固体饮片吸收潮湿空气中的水分,表面逐渐湿润并慢慢溶化成液体状态的现象。潮解使得饮片功效降低并难以贮藏。如青盐、咸秋石、芒硝等

8.粘连

粘连,是指有些固体饮片,由于熔点较低遇热则发黏而粘结在一起,或含糖分较高的饮片,吸潮后粘结在一起,使原来形态发生改变的现象,如芦荟、没药、乳香、阿魏、鹿角胶、龟甲胶、天冬、熟地等。

9.腐烂

腐烂,是指动植物类饮片,尤其是鲜药,在一定的温湿度下,微生物繁殖生长,从而导致饮片腐烂败坏的现象,如鲜生姜、鲜生地鲜芦根、鲜石斛等。饮片一旦出现腐烂现象即不能再入药。

二、中成药贮存中常见的质量变异现象

中成药是按照处方加工成各种剂型的药物对其养护不当也会发生变质,并往往与剂型有关。最常见的变质现象有虫蛀、霉变、酸败挥发、沉淀等

1.虫蛀

虫蛀与原料药的性质及在生产、运输、贮

存中受到污染等因素有关,一旦遇到适宜的气候环境就会发生。易虫蛀的常见剂型有蜜丸、水丸、散剂等。

2.霉变

易霉变的常见剂型有蜜丸、膏滋、片剂等。3.酸败

易发生酸败的剂型有合剂、酒剂、煎膏剂、糖浆剂、软膏剂等。

4.挥发

挥发,是指在高温下中成药所含挥发油或乙醇的散失。如芳香水剂、酊剂等。

5.沉淀

沉淀,是液体制剂的一种常见变质现象。中成药的液体制剂,在温度和pH的影响下易发生沉淀,常见的剂型有药酒、口服液、注射液等

本文内容来源于《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原著于徐德生、郭霞珍等团队,如涉及版权请及时联系本文编辑处理。

说明:以上内容均源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ngxiaoa.com/mxxz/62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