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不再是个年轻男孩,但我的思维依旧年轻开放。如果你自满,就不会成功太久”。
——兰桂坊之父盛智文
领航名人馆——盛智文
年,从加拿大搬到香港工作
年,开办加利福尼亚餐馆,被视为兰桂坊的起源
年,获委任为香港海洋公园董事局主席
年,兰桂坊进军内地
年,获颁大紫荆勳章
年,改任海洋公园顾问
1兰桂坊创造出不一样的生活方式香港有很多不同的餐馆和酒吧区,但兰桂坊却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香港仍处于港英政府统治之下,受英式风格影响,街边没有太多餐馆,在外用餐只能着装正式地去酒店餐厅。
当时的盛智文,在时尚行业工作,他发现很多朋友都不想被打领带、穿西装的要求束缚,也不想去传统酒店用餐。
有了这个发现,盛智文决定开办兰桂坊,创造一种国外已有的更轻松的生活方式。
兰桂坊在香港开创了庆祝万圣节的习俗。
不仅如此,每隔几个星期,兰桂坊就会举办各式各样的活动,给都市人群创造一个又一个可以不再“宅”,而去社交,去消费,去享受生活的理由。
最初,这仅仅出于兴趣,但这个兴趣却把一条破旧小街打造成了35年来,香港休闲、派对的不二选择,香港不得不提的一席旅游景点、一个品牌、一种生活方式。
2永远开放思维,跟上科技发展步伐“因为科技,人们的口味大幅改变,特别是年轻人。每个人都有智能手机,这颠覆了每个行业和每个人的生活。因此你必须要融入新的潮流趋势”。
——兰桂坊之父盛智文
为了保证不过时,盛智文总是和年轻人待在一起,他的公司也僱佣了很多年轻人,以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
盛智文要求自己和兰桂坊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把新科技融入到与客户喜好的互动与娱乐中,使客户来消费更加便利,用于分析客户的行为喜好等,为客户提供更好、更精准的服务。
“虽然我不再是个年轻男孩,但我的思维依旧年轻开放。如果你自满,就不会成功太久”。
——兰桂坊之父盛智文
3深入考察各地文化后,进军内地近年来,盛智文又嗅到了内地休闲文化产业的商机,把兰桂坊开到了内地。
盛智文不仅看好内地市场的无限商机和未来发展潜能,还真心喜欢这个国家——年他放弃自己的加拿大国籍,加入中国国籍。
但内地各地的文化大有不同,都需要深入了解。盛智文首先选择了成都,他认为成都虽然不是一线城市,但成都人有每晚都出街享受生活和乐于消费的风俗。
“改变人们的习惯口味是很难的,长期可以,但一开始的时候会花费很多时间,所以需要有一个组合”。
——兰桂坊之父盛智文
因此他搭建一个组合,既包括市民现在喜欢的,又加入能引领他们尝试的新事物。
他的秘诀就是通过创意和举办活动,来提供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而不仅仅是打造一个区域的硬件。
4海洋公园的“再生之父”如果说盛智文是兰桂坊的“亲生父亲”,那么他也算是海洋公园的“再生之父”。
不同于兰桂坊的“从零到一”,盛智文是在海洋公园濒临绝境之时临危受命,接受了“从负转正”的任务。
当时迪士尼进军香港,许多人都认为海洋公园可能敌不过竞争,要被关停。
而盛智文认为,迪士尼和海洋公园不一样。迪士尼是舶来品,海洋公园是本土产品,有本土认知度。
迪士尼关乎幻想,在这个领域做得最好,但它的景点却是机械重复的,而海洋公园是关乎环境、教育、海洋、动物,每一天都有所不同。
“我们更换了员工制服,修复了栈道,重新粉刷了海洋公园。就像给一位老太太做整形手术,我给海洋公园做了整形手术”。
——兰桂坊之父盛智文
盛智文提出了一个55亿元升级公园的新计划,开始建造景点,举办活动,强调要营造正常运营和赢家的感觉。
他还举了个例子,“当时海洋公园的食物不好吃。我问运营者,为什么你们不更新食物,他们说,我们的所有顾客都来自内地,他们对公园的食物本来就没什么期待,为什么要给他们提供更好的东西?”
但是,盛智文指出,成功的秘诀在于为人们提供超过预期的产品和服务,他们才会再来!
盛智文把海洋公园的规格级别提升到人们前所未见的高度。年,海洋公园赢得了全球最佳主题公园奖,盛智文也因此被称做“米老鼠杀手”。
5滴酒不沾的“兰桂坊之父”“我的人生中,从不喝酒”。
——兰桂坊之父盛智文
与传统印象中的酒吧老板不同,盛智文把健康看作自己生活中的首要任务,几十年来他滴酒不沾,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我每天都坚持锻炼。不论发生什么事,在过去的37年内,我每天上午锻炼一小时二十分钟,从来没有落下一天”。
——兰桂坊之父盛智文
盛智文也坚持健康饮食,不吃油炸食品,相信所吃决定健康。他保持平衡的生活方式,在需要睡眠的时候睡觉。
他认为,健康就是财富,健康是第一位的。不论你有多少钱,生了病也无福享用。
撰稿:黄雪迪
编辑:爱美丽、巴塔木
推荐阅读:
·开直播、怼网友,网红编剧的人生是什么样的?
·中国户籍制度该如何改?
·收藏!这份出自39位全球顶尖人才的书单看了受益匪浅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