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伤寒middot第二十九日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效果最好 http://m.39.net/pf/a_4662128.html

《伤寒杂病论》

——第二十九条

原文: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陽;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注:①挛急:伸展不利。

②厥:手足发

③谵语:神昏妄言,也就是说胡话。

释义:(本条讲伤寒陰陽两虚症,误用桂枝汤而致病变加重的救误方法,以及可能发生的其他两种变症和治法。)

伤寒病,出现脉浮自汗出、小便频数、心烦、轻微怕冷、两小腿肚拘急疼痛、难以屈伸症状的是太陽中风兼陽虚陰亏症,治当扶陽解表,反而单用桂枝汤来解表,这是错误的治法。服药后就出现了四肢冰冷,咽喉干燥、烦躁不安、呕吐等症,是误治导致陰陽两虚。治疗应该先给予甘草干姜汤,使陽气来复,若服了甘草干姜汤后四肢厥冷转愈而见两腿温暖的,说明陽气已复。然后,再给予芍药甘草汤来复陰,陰液恢复,病人两小腿肚拘急疼痛即可解除,两腿即可自由伸展。若误汗伤津,致肠胃燥实而气机不调和,有谵言妄语等症出现的,可以少量调胃承气汤治疗。若反复发汗,再加上用烧针强迫发汗,汗多亡陽,导致少陰陽衰的,应当用四逆汤主治。

脉浮、自汗出、微恶寒,是病在表,属太陽表虚证;小便频数,是里陽虚不能摄敛津液;心烦、脚挛急,是陰液不足,失于濡润。此属陰陽两虚之人感受外寒,治当扶陽解表。仅用桂枝汤,是犯了“虚虚”之戒,属于误治。

误以桂枝汤解表散邪,导致陰陽之气更虚。陽虚不能温煦四末,则手足厥逆;陰液不能上滋,则咽中发干;心神失于濡养,则生烦躁;陰寒犯胃,胃气不和,则见呕逆。此乃陰陽俱虚,错综复杂之证,宜区分标本缓急治疗。权衡得失利弊,此病实以陽虚为急,需先用甘草干姜汤以复其陽。

甘草干姜汤方

甘草四两(炙)、干姜二两炮

炙甘草60g干姜30g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甘草干姜汤中甘草味甘,干姜味辛,辛甘合化则为陽,且甘草量倍于干姜,重在复中焦之陽,中陽振奋,脾陽健运,则厥逆可愈。

药后陽气得复,则厥逆消失,下肢转温。再用芍药甘草汤,酸甘化陰,缓急舒挛,筋脉得到陰血的濡润,挛急即可缓解。芍药不宜在陽气未振之前使用,因其酸苦陰柔,不利于陽气的振奋,又有收敛之性,也不利于表邪的外散。而在陽复邪去之后使用,则无此弊。

芍药甘草汤方

白芍药、甘草各四两(炙)

芍药60g炙甘草60g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芍药甘草汤中白芍苦酸,甘草甘平,酸甘合化,能养血敛陰,和中缓急,使陰液得复,筋脉得养,则脚挛急可缓解。

若患者谵语,则是邪从燥化,病已转入陽明,形成胃肠燥热证,宜用小量调胃承气汤,以润燥泻热。

调胃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去皮,清酒洗甘草二两,炙芒硝半升

大黄60g炙甘草30g芒硝60g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温服之.

大黄四两,去皮。用陈米酒洗甘草二两,炙芒硝半升。以上三味药,用水三升,先加入大黄、甘草,煎煮成一升,去掉药渣,再加入芒硝,然后放在火上稍煮至开即成,每次温服少量。

体虚之人感受外寒,治当扶正解表,两相兼顾;体虚甚者,则当先扶正,后解表。既不可只用解表剂发汗,更不可再用烧针发汗。若一误:再误,则汗多亡陽,需用四逆汤回陽救逆。

四逆汤方

甘草二两,炙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炙甘草30g干姜22.5g附子(生用,去皮,破八片)20g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甘草二两,炙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用生的,去皮,破成八片。以上三味药,用水三升,煎煮成一升二合,去掉药渣,分两次温服。身体强壮的人可以用大的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本条论述的是表证夹里虚而误汗的变证及随证救治方法,因患者感邪有轻重,体质有强弱,病邪之传变途径各异,故疾病的变化会多种多样,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以上也仅是举例介绍几种可能发生的病变,但这已较为充分地体现了“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辨证治疗思路与方法。

辨证论治:

1.陽不足

主症:肢厥,烦躁,吐逆。

成因:中陽不足。

治法:温中复陽。

方药:甘草干姜汤(甘草、干姜)。

2.陰不足

主症:脚挛急,经脉挛急。

成因:陰液不足,筋脉失养。

治法:酸甘化陰,柔筋缓急。

方药:芍药甘草汤(芍药、甘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ngxiaoa.com/mxxz/107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