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求必应群经验集-确有其效的总结
一、(慢性)鼻炎治验。
1、针灸治疗。
(1)新吾针(常规55针,平时我们临床可选用35*50针具);
(2)鼻三针:迎香、鼻通(上迎香)、印堂或攒竹;
过敏性鼻炎、急性鼻炎、鼻窦炎、鼻衄、嗅觉障碍。
迎香,针尖向鼻翼平刺5—8分,鼻通针尖向下平刺5分深,攒行、印堂、向下平刺3~5分。
2、药物治疗:如图5种药各1ml配在一起,连用一周(地塞米松选用,缓解急性症状可不加,效果依旧良好,孕妇和哺乳期禁用);配好滴或者喷在鼻子里,轻症一天1次,严重着可1~2次,滴完一定揉一会,让鼻子保证充分杀菌;此方适用于所有鼻炎!
b12要避光否则会变色影响药效;主要避光冷藏就好一般现配现用不建议患者带回去配合针灸扎完滴一次就行,严重者可一天滴两次。
二、妊娠呕吐治验
妊娠呕吐是一常见症状,虽不是大病但时间长了对胎儿发育不利。而且此时孕妇又不愿意服药,本人常用中药外治,方法是生姜半夏各适量捣碎贴脐,屡试屡效。
具体操作:姜半夏加工成粉,生姜打碎1:1调和,然后贴肚脐上,这里说明,姜汁就是调和剂,无需加其他,晚上睡觉前贴上,第二天一早拿掉即可。有些群友反应半夏有毒怕用,其实大可放心,孕妇并不禁用内服半夏,且这里是外敷,并不是内服,很安全。
三、痤疮治验
方法一:痤疮汤剂
淡附子5g甘草5g生地20g炒白芍15g桂枝10g当归10g
牡丹皮10g丹参10g僵蚕10g荆芥5g红花5g炮姜5g
桔梗5g川芎5g炙麻黄5g
用法:煎服,每天一剂,两次温服。此方在丁香园中医版块获得,用之确有效果。
某某,被痘痘困扰3年之久、黔驴技穷、几近绝望之时。效果:原本经常泛油的皮肤不油了,长出来的痘痘也很快消退了,之后也几乎不长新的了,只是在熬夜后偶尔散发一两颗。我服药前的症状主要是长比较大的包,炎症的表现比较明显,而且有较大的硬结,痘痘成熟后会出脓。服此药后很明显的不再长类似的大包了,但是如果一值班、熬夜,偶尔还是会有散发的几颗,但比起之前确实好多了,痘痘数量少了,也比以前的小,痊愈也快,也基本没有硬结。(附“注定是庸医”的方解:主要是《成方便读》的阳和汤:以熟地大补阴血之药为君;恐草木无情,力难充足,又以鹿角胶有形精血之属以赞助之;但既虚且寒,又非平补之性可收速效,再以炮姜之温中散寒、能入血分者引领熟地、鹿胶直入其地,以成其功;白芥子能去皮里膜外之痰;桂枝入营,麻黄达卫,共成解散之勋,以宣熟地、鹿角胶之滞;甘草不特协和诸药,且赖其为九土之精英,百毒遇上则化耳。附子引火归元,牛膝也可以引火下行,前提是有火。所谓子可养而不可害,贼可驱不可留。)
方法二:外敷:各类痤疮,特别是热性皮肤,青春期阳气升发明显时期的痤疮,背部也有的,用季德胜蛇药片,用醋水1:1调敷,效果非常好,是江西名中医左老的经验。
方法三:痤疮一扫光
外用:甲硝锉50片,维生素B6(片),白果仁克(碾碎),加60度白酒1公斤浸泡两周后滤渣备用,一天2-3次搽擦患处。内服:甘草、川军、虎杖、炒枳壳、丹参各10克,蒲公英、山楂各20克,二花、夏枯草、白花蛇舌草各30克,一天一剂分三次服用,每次服用时饮白酒1口,给药半月。忌辛辣及刺激性食品。这个方子我用了很多年了,效果没的说!
方法四:挑刺疗法;第七颈椎及第一胸椎附近找反应点,一般有些红色或者褐色点;进行挑刺,效果非常好,挑刺法对各类皮肤病效果都有很不错的效果。
四、牙痛治验
无名牙痛方,水煎服,日一剂,两次温服或频服
防风9细辛3升麻6生地15丹皮9青皮12,主方,单位是g
以下为具体位置主方后加的药物,本身没有量,我加上去,仅供参考,单位也是g
此方出处较多,在无门吴氏亦收录,屡用屡效,效如桴鼓,各类牙痛均可,多热性牙痛效更加,取“火郁发之”之意。
五、颈肩腰腿痛外敷验方
一、颈肩腰腿痛方面的外敷验方(外用)
伸筋草30g,透骨草20g,细辛20g,红花30g,鸡血藤25g,桑寄生25g,炙川乌20g,炙草乌20g
水没过泡一个小时,大火煮开,小火煮二十分钟,就可以用了,用厚纱布浸泡,患处外敷烤电(TDP灯),止痛效果很好。注意此方不可内服,剧毒!是外敷用!
二、膝关节积液外敷特效方(外用)
怀牛膝克,天南星25克,乳香,没药各5克,芒硝50克生姜克白糖克
先将生姜,白糖共捣如泥。其它药物共研细末,和糖泥混合调均糊状,贴敷患处,用保鲜膜绑紧。待发热4一6小时后去除,每天一次,换新药。2~5付药既可消除积液。
一般在7一14天内全面康复!
三、膝关节痛
针灸:内外膝眼、鹤顶(重灸)、阳陵泉透阴陵泉、太冲、阿是穴委中刺络放血拔罐
六、便秘治验
屁股缝旁一寸,三寸针直刺;久性便秘可以挂电针
注意:针感必须放射到肛门,肥胖的患者可以4寸针直刺
这个针同理可以运用到提肛、子宫脱垂、脱肛、痔疮、都很有效果。
七、痛风治验一、内服
1、土茯苓30g、萆薢30g、薏苡仁(生)30g、威灵仙30g、秦艽15g、泽泻15g、赤芍15g、泽兰15g、土鳖虫12g、百合(生)30g、盐车前子30g、石韦30g、金银花10g、忍冬藤30g、滑石粉20g
主治:痛风;出处:彭坚《我是铁杆中医》
2、威灵仙泡脚内服治疗痛风。
二、外洗:大黄40g、山慈菇20g、土茯苓20g、芒硝20g、冰片1.5g(冲)主治:痛风(外洗用)
出处:天津一附院;疼痛时候用这个外洗;这个止痛效果好。
这个外洗的主要特点是疼的厉害,一般是应急用,在痛风发作时候用的。不是专科痛风门诊,但这两个方子都是确有疗效的。一个快速止痛,一个稳定治疗并降尿酸。我们临床门诊还是以内服方为主。痛风我们病号并不是很多。老师觉得麻烦一般不开外洗止痛的这个。但这个是老师私藏的,止痛效果确切。我也给朋友用过(只外洗)效果很好。
三、外敷:如意金黄散蜂蜜或清茶调,外敷。有痛风石的,红肿厉害的,强烈建议火针治疗,可以直接挤出痛风石,也可以借助拔罐火针后拔出痛风石。
八、冻疮治验
1、手脚冰凉及冻疮(外用泡):鸡血藤30艾叶50防风50花椒40忍冬藤40干辣椒30桑寄生40;有受伤破口的可去掉花椒和干辣椒;
2、祖传偏方:晒干的红辣椒泡在开水中,稍冷泡生冻疮的地方,水凉后把红辣椒取出来贴到冻伤的地方用布包好,第二天早上取下来,使用两次可痊愈;
3、当归四逆汤的效果不错;
4、桂枝生姜煮水泡手,效果很好;
5、可以用十滴水外涂;
6、绿药膏+-2混合外涂,效果超好;
7、冻疮熏艾条效果也挺好的,反馈过来的经验,确有效果,且效果良好;8、祖传偏方:用辣椒秧子的根熏冻疮部位;
9、用霜打过的茄子杆和辣椒杆(不用霜打过)煮水泡(尽量能承受的热度,越热越好,注意烫伤,水凉了就继续加煮好的热水)泡冻伤的手脚很好用,有破皮的不要用;
10、用山楂泥外敷。带上薄膜手套,东北太冷,我姥姥给我小姨这样弄,弄好了。我小姨手冻的开裂流水,还肿十个手指带手套都带不了。这个最好使了。上大学去南方我脚冻伤,过年回家,弄了几次就好了,很好用。
九、褥疮治验
一、黄连素研成粉末+盐酸环丙沙星调成软膏状,创面常规消毒+外敷软膏;每平方创面黄连素0.19g+盐酸环丙沙星0.5ml于创面~每日2~3次7天一个疗程。
二、褥疮溃烂
1、阿莫西林胶囊:把这个药掰开,里面药粉,取药粉适量,撒在疮面,三天见效;
2、云南白药粉,用法用上;
3、艾灸灰,用法用上
十、三叉神经痛治验
一、内服方:三叉神经痛速效方白芍12g、牡蛎30g、丹参15g、甘草9g
加减胃火盛:加葛根生石膏各30g黄芪蒲公英各20g蒲黄10g
阴虚火旺:加生地黄20g鳖甲牡丹皮栀子各10g
有瘀者:加赤芍桃仁各10g
肝火旺盛:加龙胆草黄芩各10g夏枯草20g
二、针灸:3寸针透针治疗;火针治疗
十一、脱发
一、脱发专方
熟地、当归、川芎、白芍、天麻、钩藤、木瓜、羌活、菟丝子、红花、桃仁、何首乌、女贞子、旱莲草、胡麻仁
此方效果及佳,用量均为常规用量,可根据患者情况辩证加减。
二、脱发其他治法,均反馈效果极佳
桑叶3-6克,熬水擦拭即可,坚持一个月,或者新鲜桑叶7片捣汁外用
三、针灸治疗:百会为中心四神聪附近围针斑秃患者包围性针刺;留针时长最少2小时~也可梅花针每日抠刺,生姜汁外涂
四、斑秃脱发
1、当归50g首乌g砒石g白酒mL泡7一15天外擦一月痊愈(注意外用);
2、或者用蒜涂抹局部
十二、口腔溃疡治验
一、外用
1、吴茱萸粉贴脚心(百试百灵)
取一指肚左右吴茱萸粉,滴一滴食用醋,不要太多,将吴茱萸粉弄成药泥,用胶布将药泥贴在脚心涌泉穴上,睡前贴晨起揭掉,一天只贴一只脚,倒换贴敷;
2、青黛掺水搅拌,泥状直接敷在溃疡处,效果极佳;
3、涌泉穴贴大黄粉加水调和,晚上睡前贴,第二天拿掉,一般早上起来就不痛了;
4、维生素c+维生素b2适量碾碎了涂在溃疡处特别好;
5、细辛3克研磨,放神阙穴24小时,试过很多次,效果非常好!!!
6、口腔溃疡,康复新液,用棉签涂溃疡表面,溃疡多的话含簌,第二天就不痛了,涂两三天就愈合了。
二、内服:甘草泻心汤,重用甘草。
另,在丁香园中医版块的经验,有口腔溃疡三方,用之基本屡用屡效。
1、甘草泻心汤(脾虚、中焦湿热型)
(1)学中医的都知道甘草泻心汤能治疗口腔溃疡。本方已经得到千百年的验证,其有效性毋庸置疑。记住,不要怀疑的它的有效性这是前提。我个人认为这也算是有循证医学证据吧。不光中医,有些病人也知道。记得10年前,有个患者非要介绍给我一个治疗口腔溃疡的神方,递给一张发黄的处方,说吃几幅就好,我一看竟是甘草泻心汤。
(2)黄煌教授认为这个方子是特效粘膜修复剂。个人认为确实是经验之谈。
(3)我有一位同学中医功底很深,他认为五个泻心汤治疗口腔溃疡基本就够用,这话我信。经方神奇有目共睹。有黄连、干姜、甘草、还有大黄、附子,再稍作加减,独到的剂量搭配,差不多。
(4)个人应用体会:本方确为黄教授所说,能加快粘膜修复,缩短愈合时间。但在预防复发方面,似乎力量稍弱。(我本人认为就是缺少了养阴药)。这个方子主药是黄连,干姜,甘草这三味,如果溃疡处红肿热痛,应该将生甘草加量至20g以上(个人体会),同时再适当配用一些清热解毒的中药,不然干姜就无法用到理想剂量(会加重红肿疼痛)。黄连干姜应该作为对药来对待,缺了那味,效果都差,尤其是干姜,
我认为干姜才是缩短疗程的主药,尤其是疮面超过两周的,必加温药才能加速愈合。
2、关于三才封髓丹(气阴两虚,下焦湿热、相火偏旺)
蒲辅周最为欣赏此方,国内推崇此方者不计其数。本方最妙之处就是黄柏砂仁配伍,其配伍寓意深远,注解虽多,但都难尽精妙。其实我个人认为:实践有时是走在理论前面的。奇效验方的精妙之处,不一定非要在既往理论下强行解释。黄连与肉桂,黄柏与砂仁,黄柏与苍术,黄连与吴茱萸,黄连与干姜,黄连与附子,无不都蕴含神奇与精妙,我觉得用任之堂主人的两个圈圈来解释似乎更合理,更加符合实际。3、甘露饮(阴虚、上焦湿热)
陆志正路老喜用本方治疗口腔溃疡。还有四川于国俊,湖南彭坚。我个人体会:这个方子在处理阴虚与湿热方面恰到好处,在收功、防复发要好于上面两个方子。
如果把这三个方子放在一起,比较比较,就会发现其实大有规律可循。甘草泻心汤(黄芩黄连干姜半夏甘草党参大枣)
三才封髓丹(黄柏砂仁生甘草人参天冬熟地肉苁蓉)
甘露饮(黄芩茵陈炙耙叶甘草枳壳生地熟地天冬麦冬石斛)
首先:湿热正好分布是在上中下三焦,甘草泻心汤中焦,甘露饮上焦,封髓丹在下焦;其次,正好是脾虚,气虚向阴虚转化。
所以某某医师喜用某某方,大家无需非要比较出优劣好坏。只需稍稍加减一下,其实就变成另外一个方子了。我个人认为:如果把潜阳丹加上,就更全面了,基本上是阳虚--气虚--阴虚、上焦湿热--中焦湿热---下焦湿热。这样基本构架就形成了。附注:如果单个疮面时间超过两周,就应加大温药的力量。个人体会。
十三、痔疮治验
一、内痔出血:消痔汤
黄芪30g党参15g白术10g柴胡3g升麻3g灶心土60g槐角10g茜草15g仙鹤草30g翻白草30g
当归15g黄芩炭10g甘草6g不限证型,只要内痔出血,皆有良效!
二、外痔
1、苦参汤熏洗
2、外洗:地榆50克,蒲公英30克,川芎20克,白芷30克,金银花30克,大黄30克。煮水外洗;泡洗。注意:期间忌食辣椒、五香粉、胡椒、咖喱、巧克力、酒等辛热之品。
3、痔疮方外用方:连翘30黄柏30白鲜皮30无花果叶盐(克)水5Kg熬1个半小时去渣浓缩20OmL外擦除根(先用不绣钢锅熬1个半小时去渣,大火熬到砂锅可以装下继续熬,熬到一mL就成蜂蜜状的膏了,就可以了)。
三、针灸:适合所有类型痔疮
挑刺疗法:无论内外痔混合痔,均可挑刺疗法
治疗在T7至腰骶椎旁开1.5寸范围内寻找痔点(红色丘疹,1个或数个不等)。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逐一挑刺,挑断白色纤维并挤出血或黏液,消毒后创可贴贴敷。每星期治疗1次共治疗1~3次。同时再配合便秘四针配合活血。
十四、降糖治验
一、降糖方:三七50g、西洋参50g、黄连50g、泽泻g、玉竹(焙)g、黄精g(焙)脾胃差+炒山药g;阳虚+肉桂50g
研磨成粉,一天3g
二、黄连素:降糖,尿糖作用
糖尿病人每日口服4次,每次0.4g服用1~3个月,血糖恢复正常水平
十五、咽炎、久性咳嗽、扁桃体发炎治验
一、针灸:廉泉旁开1寸各两针,俗称咽部三针。严重者可以廉泉旁加两针,1.5寸针刺激,加天突穴。列缺照海通喉咙,双侧丰隆祛痰,下边行间太冲,上边肩井导气,在下脾经的公孙太白。咽喉痛可加揪痧(揪痧手占少许凉水,好出痧,减少患者皮肤疼痛)少商耳尖放血、
二、扁桃体发炎小偏方
1、蒜敷合谷:将大蒜(紫皮者佳)捣烂如糊状,敷于双虎口(即合谷),时间1-3小时,以局部皮
肤发痒为度。
2、扁桃体发炎:中成药:三叶青粉
3、慢性咽炎茶饮
(1)可以用木蝴蝶、金银花、栀子、泡水喝,代茶饮,用量均常规用量;
(2)金银花、桔梗、甘草、山豆根、麦冬、胖大海泡茶喝效果好,用量均常规用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